《闪光的乐队》:“事倍功半”的人海战术

冷眼看电视 2022-01-22 14:53:10

从《王牌对王牌》开始,“人海战术”已然成为了浙江卫视屡战屡胜的流量杀手锏。而面对去年一整年都较为冷清的音综市场,浙江卫视又再一次用超豪华的嘉宾阵容在年末点燃了观众们的热情。

12月25日《闪光的乐队》上线浙江卫视,节目汇集了杨坤、张震岳、萧敬腾、杨丞琳等风格迥异的27位音乐人,以乐队的的形式参加公演音乐节,通过风格的碰撞、重组,创新出绝佳的音乐舞台。同时,节目还将一部分的重点放在了音乐人的社交之上,嘉宾们会在音乐社区中共同生活,公演结束后还设置了专门的after party。

然而,很明显,这一次的“人海战术”并没能帮助浙江卫视再次缔造流量的神话,《闪光的乐队》在首期登顶收视榜单后便逐渐呈现出了下滑的态势,传播表现欠佳。超强的神仙阵容及社交与音乐的类型糅合不仅没能让《闪光的乐队》完成音综的破局,反倒像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让整个节目的制作陷入了“事倍功半”的怪圈。

音乐元素杂糅,嘉宾阵容缺乏整体把控

目前,观众们对《闪光的乐队》的质疑主要集中于主题的偏移,即《闪光的乐队》作为一档以“乐队”命名的节目,却没能让嘉宾以“乐队”的形式进行演出,这在一定程度上与观众在开播前的预期产生了较大的差异。

而实际上,作为一档卫视向的音综,《闪光的乐队》很难真的将节目全盘交由“乐队”,这一极为小众的音乐领域之上。因此,为了考虑到卫视更多年龄段的观众需求,以“乐队”为引打造一种的合家欢式舞台反倒是更聪明的做法。只是很遗憾的是,《闪光的乐队》没能找到一种合适的方式去嫁接乐队与合家欢式舞台的呈现模式,以至于最终将自己卡在了一个十分尴尬的位置,让整个节目失去了核心的落点。

首先,虽然《闪光的乐队》具备着去年最豪华的音综阵容,但仔细来看,这或许也是去年众多音综中嘉宾曲风与领域最为分裂的一次尝试。嘉宾中,真正与“乐队”贴合的只有张楚、梁龙、周晓鸥、信、萧敬腾、胡宇桐,而很显然,这几位嘉宾既不属于同一个时代,甚至在摇滚这一单一的分支中也风格各异,彼此之间并不了解。

而其他的嘉宾则有实力派的歌者杨坤、品冠、杨丞琳、张碧晨,独立音乐唱作人尚雯婕,民族风的阿朵,说唱歌手王琳凯,偶像出身的Amber、周洁琼、朱星杰,网络歌手王靖雯等。其中尝试过乐队形式的嘉宾寥寥无几,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多位嘉宾的演唱风格本就不适合以乐队的形式进行呈现。

这样的割裂在节目的初舞台中就已然显现。歌手们依照音乐领域被分为2-3人一组进行舞台串烧,然后即使是隶属于同一类型,歌手之间的演唱风格也不尽相同,张碧晨与杨丞琳的合唱中,一个声音厚重另一个较为甜美,虽都呈现了各自极佳的演绎,但却让整首歌丧失了更完整的美感。

而在信、张震岳、萧敬腾最后《海阔天空》的合唱中,音域较低的张震岳完全不适合《海阔天空》的高音,萧敬腾的唱腔在信的高音压制下也无法展现出自己的特色。《闪光的乐队》将摇滚、情歌、民族风、说唱、电音,各类音乐元素与唱法强行揉在了一起,不仅没能让实力派的嘉宾实现1+1大于2的效果,还打破了嘉宾各自的舞台表现。一整期看下来,节目隆重但却并不精彩,更像是一场拼盘的商演,让人抓不住节目的重点。

更遗憾的是,初舞台的混乱并没能在后续的公演中得到相应的调整。《闪光的乐队》第二期的选曲又是各类曲风混搭,嘉宾结组也几乎以个人意愿为主,而这也就导致,嘉宾很难跳出自己的舒适圈,去尝试更大胆的风格,节目整体音乐的呈现也成为了一盘散沙。《闪光的乐队》拒绝了狭义的“乐队”的框架,却没有将音乐引向一个更有新意的呈现形式。

情节设计套路化,社交元素未能有效凸显

淡化了“乐队”的元素后,《闪光的乐队》借由了嘉宾阵容的优势,选定“社交”作为了节目的标签,旨意为音乐人们牵线搭桥,打造一场音乐人寻觅知己的旅程。

诚然,对于这样一组涵盖了老中青的风格各异的嘉宾阵容来说,“社交”的主题即符合逻辑又能呈现得自然而然。例如节目中,李玉刚会对晚辈朱星杰、金润吉改编的《新贵妃醉酒》给予最大的认可与鼓励,而相反地,两位最为年轻的音乐人在摇滚老炮张楚被忘词反复困扰时安抚了前辈的焦虑。

但是,这样的有价值的互动在节目中实在是凤毛麟角。《闪光的乐队》中多数嘉宾的筹备舞台的纪录更像是流水账式的串联,不仅没能凸显出应有的“以歌会友”的社交元素,甚至连情节的重点与故事线都很模糊。

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强化“社交”的概念,《闪光的乐队》还设计了各类繁杂的流程。每轮歌手竞演结束后,华少都会进行5-10分钟的采访,引导嘉宾们介绍创作过程中的经历。而实际上所有谈话的内容本可以在此前的真人秀片段中得到体现,以采访的方式讲述只会让竞演的流程更加冗长。

此外,整个公演结束后,嘉宾们还要参加After Party,在室外围坐一周,讨论感情观等一系列的与音乐完全无关的内容。而由于此前嘉宾都是两到三人成组,所以每位嘉宾与组外的嘉宾们依然并不熟识,在基本的了解都未建立前,嘉宾之间也必然难以产生出足够的化学反应。

除了“社交”元素的呈现,《闪光的乐队》中有关于音乐制作与公演的流程与赛制也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节目邀请了张亚东担任闪光制作人,但张亚东在初舞台时也仅仅是坐在后台与嘉宾们一同观看舞台,进行寥寥几句点评的后采。到了第二轮公演筹备阶段,张亚东虽然是以制作人的身份出现,但也仅仅出现在了几组嘉宾的真人秀片段中,与嘉宾共同探讨音乐的设计,随即又消失不见。

实际上,若想打破乐队的格局建立全新的竞演模式,利用好张亚东的身份作为串联会是十分讨巧的做法,然而在《闪光的乐队》中张亚东的作用完全未能得到展现,反而像是个若隐若现的幕后评审,让节目的元素更加凌乱。此外,节目中还设计了选手时间内投,实时公布的赛制,但从对情节的推动上,很难从中推测出环节制定的必要性及节目意图。

总体来看,《闪光的乐队》是一档看似环节多样,内容丰富,但实际上有点偷懒了的音综。豪华阵容的流量担保让《闪光的乐队》忽略了对内容与模式的打磨,导致节目初期的“地基”并不牢固。而当整个节目缺乏一个完整且自洽的逻辑进行串联,所有附加的角色、环节便会如同散沙一般,既不能对主题的诠释起到推动作用,各自的片段也很难得到有意义的深入,最终让整档节目的叙事混乱且浮于表面。

而《闪光的乐队》所暴露的也同样是目前众多音综所面临的困境。当观众的审美逐步提升,当音乐市场已出现了结构性的变动,等待音综的是一场基于模式创新的革命。“人海战术”早已不再是制胜的法宝,或许化繁为简,回归初心,踏踏实实地对题材进行打磨,才能让节目拥有全新的活力。

1 阅读:506
评论列表
  • 2022-01-23 09:46

    周洁琼终于唱了一首适合她嗓音的歌了。但是周晓鸥和声与她匹配度不是很好。他独自solo时还好。可能真的是和声时不是周晓鸥的key

冷眼看电视

简介:提供独家节目解析,深扒节目制作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