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8字文章折服光绪成状元,发电报气袁世凯,后创立四川大学

繁花史阁 2024-11-01 09:47:49

在清朝末年,腐朽的科举制度中竟出现了一位出身寒门的状元。

他的名字是骆成骧,只因在考卷末尾写下八个字,竟令光绪皇帝当场动容,忍不住钦点他为状元。

这八个字究竟写了什么,竟让皇帝如此动情?清朝最后的这位状元,真的只是凭着一句话就赢得了光绪的青睐吗?

骆成骧生于四川资州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家境贫寒到什么程度?父母辛劳一辈子,依然挣不出几个银元。

骆成骧的父亲是个土生土长的农夫,没有太多文化,但他始终坚信“书中自有黄金屋”,尽管家里连饭都吃不饱,却一心希望儿子能够读书成才。

母亲体弱多病,家中欠债累累,穷困潦倒的生活环境没有磨灭父母的信念,父亲四处借钱,为他买来书本,让他点起家中那盏微弱的油灯,在无数个寒夜中读书识字。

小小的骆成骧,也仿佛明白父母的心意,年纪轻轻就背下了许多经史子集。

年仅九岁时,骆成骧便随父亲远赴成都求学。

在锦江书院求学时候,骆成骧文思敏捷,短短几年便在各类考试中屡屡名列前茅,连四川学政张之洞在巡视时看到他的文章也连连称奇,认为此子将来必定不凡。

这个家境窘迫的少年,凭借才华赢得了无数老师和同学的赞赏。十三岁那年,他考取了县试第一名,成为当地的才子,更是在成都著名学府尊经书院入读,师从名儒王闿运。

这是骆成骧求学路上的重大转折,得此名师指点,他的学识更上一层楼,诗书文章样样精通,逐渐成了当地的名人。

尽管学业上屡有进展,骆成骧的生活依旧拮据。

每日靠书院发放的“膏火费”度日,时常连温饱都无法保证,但他始终毫不动摇,孜孜不倦地钻研经史。

从秀才到举人,骆成骧一步步地攀登着科举的高峰。经过多年的寒窗苦读,他终于在28岁那年考中了举人,这意味着他有资格参加全国性的会试,冲击进士乃至状元的头衔。尽管家境贫寒,但他并没有被现实的困境压倒。

那时的科举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骆成骧必须前往京城北京参加会试。

筹措路费便已是历尽艰辛,他用尽积蓄,再加上乡亲们的帮助,才勉强凑齐了进京所需的费用。

在这段赶考之路上,命运却给了他不少考验。

在出发的途中,骆成骧遇到了一伙强盗,抢走了他为数不多的盘缠,甚至差点夺走他最为珍视的“进士金榜”——这是他考中举人后获得的凭证,如果没有这份凭证,便无缘进入紫禁城参加殿试。他拼命护住了这张金榜,才得以保住继续考试的资格。

那一年连绵暴雨,河水暴涨,骆成骧几乎被困在渡船上。他摇摇晃晃地颠簸过水路,几次呕吐不止,疲惫不堪。

到达北京城时,他的身心已经几近崩溃。

让他始料未及的是,当他拿着金榜试图进入紫禁城时,却被城门守卫拦了下来。

那时正值清朝戒严时期,八国联军的侵略阴云密布。守卫不信他的身份,怀疑他是骗子,竟打算将他逐出城门,命运的再次捉弄几乎让他崩溃。

就在这关键时刻,幸运之神再次眷顾了他。一位路过的高官注意到他手中的金榜,认出他是举人出身,亲自向守卫们解释了他的身份,才放行了这位风尘仆仆的年轻人。

骆成骧终于得以进入北京,准备迎接人生的重大时刻——殿试。

殿试那天,骆成骧早早地来到考场。

他知道这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场考试,成功与否不仅关乎个人前途,更关系到他能否为家乡争光,为父母实现多年的心愿。

殿试的题目由光绪帝亲自拟定,涉及军事、节俭、民生和水利等四大国事。

骆成骧看到题目后,心中燃起了一股强烈的责任感。他挥笔疾书,将自己多年来的所思所想,尤其是对国家治理的见解尽数写在了考卷上。

文中,他猛烈批判了当时官僚机构的腐败,指出若继续纵容贪污、奢靡之风,必将引发更大的国难。

此外,他强调皇帝应亲政,以摆脱依赖他人、成为傀儡的局面,这样国家才能真正走向复兴。

最终,他真正打动光绪帝的,是策论结尾的八个字:“主忧臣辱,主辱臣死。”

这八个字深刻地传达了骆成骧对君臣关系的理解。君主为国家忧心忡忡,臣子若不能尽心辅佐,便是耻辱;若因臣子无能导致国家受辱,臣子便应以死谢罪。

这句肺腑之言像是一根针,刺中了光绪帝的心。

这位年轻皇帝一直希望扭转大清的颓势,却因慈禧太后掌权而事事受限。面对内忧外患,他心力交瘁,始终无法实权在握。

骆成骧的这八个字正道出了光绪帝的心声,使他不禁潸然泪下。就在那一刻,光绪当即决定,状元非骆成骧莫属。

骆成骧高中状元之后,被任命为翰林院编修。作为清末科举状元,他并未沉溺在个人荣誉中,而是投身于国家变革。

戊戌变法期间,他与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志士积极往来,支持改革,推动西学新学,积极参与“蜀学堂”的创办,推广新的教育理念。

慈禧太后主导的宫廷反动派对维新派进行镇压,导致戊戌变法失败,维新志士“六君子”被杀。

骆成骧因政治主张相对平和,侥幸躲过一劫,却也遭受打压。为了表达对变法失败的哀痛,他在家中闭门思过,并深刻反思如何以教育之力拯救国家。

变法失败后,骆成骧意识到官场的险恶,决定将自己的抱负转向教育事业。

在四川,他创办了“蜀学堂”,并推动四川高等教育的发展,参与创办四川大学的前身——四川国学专门学校。

他深信,只有通过教育才能让后代拥有真正的独立思想和判断力,才能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有用之才。

在骆成骧的推动下,四川教育逐渐崛起,成了民国时期学术的重要基地。许多名师大儒、文化精英都受他的教育理念影响,成了蜀中学子的精神楷模。

清亡之后,袁世凯称帝企图复辟帝制,骆成骧虽已归隐乡里,但得知此事时仍感愤怒不已。

他对袁世凯的复辟梦不屑一顾,认为这是国家的一大祸害。他联合川军将领陈宧发出三封电文,措辞激烈,表明四川与袁世凯断绝关系,坚决不承认其帝位。

陈宧正是骆成骧的学生,这些电文的号召力极大,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小了袁世凯的影响,使得袁最终退位。

袁世凯含恨而终,而骆成骧得知消息后,长舒一口气,感到自己终于为光绪帝报了这一仇。

在他的晚年,骆成骧继续专注于教育事业,不再理会纷争的政局。

他被推选为四川省临时议会会长,为教育发展出谋划策,创办多所学府,为四川学子提供了求知的机会。成都人称他为“五老七贤”之一,这位清朝状元用他的余生为家乡的教育尽心尽力。

骆成骧的一生充满了跌宕起伏:从贫寒农家到殿试状元,从维新志士到教育领袖,他在时代风云中几经沉浮,却始终以家国为念,用行动践行自己的信念。

他的故事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四川学子,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0 阅读:0

繁花史阁

简介:环球资讯站,聚焦时事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