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泛扑教授团队肝病领域研究成果斐然(口头报告集锦)

建中康康 2025-04-15 06:06:35

编者按

2025年3月26-30日,第34届亚太肝病学会年会(APASL 2025)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会上,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纪泛扑教授团队携12项研究成果亮相,内容涵盖了丙型肝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肝纤维化、慢加急性肝衰竭 (ACLF) 、肝细胞癌(HCC)等领域,其中3项口头报告,9项壁报展示。《国际肝病》深度追踪,撷取部分精华,为广大同道传递中国肝病之声。

口头报告

研究一

中国西北地区慢性丙型肝炎基因3型患者的临床特征:一项多中心横断面研究(大会编号:OP0058)

第一作者:刘奕杉 通讯作者:付建军,高宁

研究背景

全球不同地区HCV基因型分布存在差异。HCV GT1是我国最常见的基因型,其次是GT2、3和6。中国GT3患者亦呈现较为明显的地域分布性,西部地区流行率最高。尤其是GT3b亚型,在西南地区的流行率高达26.4%。目前,西北地区尚缺乏GT3自然病史、疾病特点及预后的相关研究。本研究分析中国西北地区11个临床研究中心 DAAs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探讨HCV GT3及其亚型的临床特点及肝硬化发生的危险因素。

研究方法

收集2017年12月至2023年11月来自中国西北地区的10个临床研究中心的865例GT1、2、3、6型患者及西安市中心医院的137例GT3、6型患者,共计1002例患者的基线人口学信息、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资料纳入研究。比较分析不同基因型CHC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CHC合并肝硬化的相关影响因素。

研究结果

纳入GT1 427例、GT2 242例、GT3 299例(GT3a 210例,GT3b 87例,未分亚型2例)、GT6 34例。GT3患者年龄(51.3±0.5)岁,低于GT1(53.2±0.6)岁和GT2患者(53.7±0.8)岁(P<0.05),尤其是肝硬化亚组中,GT3(52.09±0.51岁)患者年龄明显低于GT1(59.41±0.85)岁和GT2(58.07±1.12)岁(P<0.01);GT3男性比例和肝硬化比例分别为77.9%和47.8%,均高于GT1和GT2患者(P值均<0.01,图1)。GT3患者基线ALT(90.1±4.21)U/L、AST(79.02±3.08)U/L、TBIL(26.57±3.60)mg/dL、AFP(5.34 ng/ml)、APRI(1.40)、FIB-4(3.14)均明显高于其他基因型(P值均<0.05);PLT 130×109/L和ALB(40.61±0.41)g/L均较其他基因型低(P值均<0.01,图2)。GT3a与GT3b亚型患者的年龄、性别、肝硬化比例、合并症、HCV RNA定量、PLT、ALT、AST、ALP、ALB、APRI及FIB-4等均无显著性差异。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 PLT≤150×109 /L和ALB≤35 g/L为GT3型患者合并肝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研究结论

中国西北地区HCV GT3以年轻男性患者为主,其肝脏炎症、纤维化程度及肝硬化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疾病进展较其他基因型更快,其中低白蛋白水平和血小板计数降低是GT3患者合并肝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图1. 中国西北地区不同基因型丙型肝炎患者的基线特征

(源自APASL 2025会议)

图2.中国西北地区不同基因型丙型肝炎患者的基线特征

(源自APASL 2025会议)

研究二

全球酒精相关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相关肝细胞癌的疾病负担、时间趋势及未来预测(1990-2050年):基于GBD 2021数据的群体研究分析(大会编号:OP0165)

第一作者:邢梓轩,谭晶月,邓玉皎 通讯作者:祖建,纪泛扑

研究背景

肝细胞癌(HCC)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抗病毒治疗有效降低病毒性肝炎相关HCC,酒精性和代谢性疾病负担的持续增加,本研究旨在评估1990-2021酒精相关HCC(LCA)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相关HCC(LCN)的全球疾病负担、时间趋势,并预测至2050年。

研究方法

基于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 2021)数据,分析1990-2021年LCA和LCN的流行病学特征。计算年龄标准化死亡率(ASMR),应用连接点回归模型确定平均年度百分比变化(AAPC)及趋势特征。通过分解分析评估人口结构变化对死亡率趋势的影响,并采用预测模型预估2050年前疾病趋势。

研究结果

1990-2021年间,LCA与LCN的ASMR均呈上升趋势(LCA的AAPC=0.35,95%CI:0.22-0.48;LCN的AAPC=0.82,95%CI:0.63-1.02)。美洲地区的ASMR增幅最大(LCA:AAPC=1.78,95%CI:1.45-2.11;LCN:AAPC=2.03,95%CI:1.76-2.30),而非洲和西太平洋地区增幅最低。尽管预测2021-2050年全球ASMR将下降,但东地中海和东南亚地区男性ASMR仍将上升。研究结果显示人口结构变化(人口老龄化)是过去30年LCA和LCN相关死亡总数将持续增加的主要原因,也是全球各个地区将来30年LCA和LCN相关死亡的主要驱动因素(图3)。

图3. 1990-2021年及2022-2050年全球及六大WHO地区人口增长、年龄结构和流行病学变化对酒精相关HCC(LCA)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相关HCC(LCN)死亡增长的贡献。(A) 1990-2021年LCN;(B) 2022-2050年LCN;(C) 1990-2021年LCA;(D) 2022-2050年LCA。

(源自APASL 2025会议)

研究结论

尽管全球ASMR预计在2050年前下降,但人口结构变化将继续推高死亡总数。地区差异持续存在,东地中海和东南亚地区预计将出现显著增长,亟需调整预防策略和卫生政策以应对这一日益加重的疾病负担。

0 阅读:6
建中康康

建中康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