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小土豆”争议:一次价值分歧的符号悬浮

化橙Cena 2024-01-14 14:02:00

继哈尔滨冰雪大世界退票风波之后,用以描述南方人来哈尔滨旅游的“南方小土豆”再起争议。本是展现东北人热情好客、文旅传播拟人化的词语,开始被指“幼稚化语言”、男性凝视的矮化表达、性缘叙事的不合时宜,于是微博词条“南方小土豆这一称呼合适吗”挂上了热搜,引发大众的讨论。

1月6日中新经纬特约专家、财经评论人石述思表示,哈尔滨人本意并无部分网友所指的“南方”与“土豆”涉及的地域、身高歧视,只是一种表达热情好客的用词,这一争议暴露的是南北文化的巨大差异。

然,从当前讨论来看,南北文化差异并不足以囊括“南方小土豆”引来的聚焦,因为质疑本身,并不仅仅局限于“南方小土豆”这一词语的南北文化语境差距,还有“南方小土豆”与“东北硬汉”的刻板印象,及其争议探讨下个人感知的无意识忽略。

而“南方小土豆”在传播中产生的变形,只是放大了这一感知。因此,厘清理解偏差需要进一步关照“南方小土豆”这一符号带来的不同理解方式,不停留于南北文化差异这一结论,才能找到拟人化呈现更合适的传播机制与争议话题的应有态度。

一、南方小土豆:包裹性别叙事的符号争议

“南方小土豆”的流行,与2022年冬奥会掀起的冰雪运动热情、南方人对北方冰雪世界的向往密切相关。而真正令哈尔滨接住这份热情的,自然是其文旅配套服务与网络场景传播的到位。无论是冰雪大世界退票风波的处理,还是哈尔滨“讨好型人格”的调侃,都拉了不少路人缘。

那么,“南方小土豆”的争议是如何开始的呢?互联网传播的变形是关键。当“尔滨”成为顶流,围绕哈尔滨开始的诸如“南方小土豆”的南方游客感慨、南北特产互换的产品推介,从人到物、从讨论到做事,哈尔滨已然成为了当下的“流量密码”。

央视农业在阐释农业大摸底的总结道破天机,“过于简单的总结会导致一些误解”。在对农产品等这样具体产业的追根溯源,可以用数据做支撑充分呈现事实,而“南方小土豆”起源于南方人自己的随口表达后的泛化就显得模糊了。

B站“央视农业”《网友强烈要求全国农业大摸底?我们摸很合理吧!》视频下的网友留言

在博主“梗指南”的描述中,“南方小土豆”成为一个梗,源起于南方人对北方温度的不适应的服装搭配,以及身高差距带来的地区辨认度极高,逐步演化成了对南方游客的热情表达。当热情好客的昵称表达,远离了东北大地的文化语境,投掷于互联网上变成了奇特的媒介景观:或主动用性缘叙事谈“专宠”,或被动“线索消除”令人感到身高歧视。

博主“梗指南”对“南方小土豆”的诠释

后者或能涉及到地区、身高的南北差异,但前者的性别气质探讨,显然已经指向了“南方小土豆”理解分歧的核心:一个包裹性别叙事的符号,在父权制的强权逻辑批判成为显学的今天,成了一个公开的靶子。

“南方小土豆”在求偶语境的玩梗之中,将南方女性特征与北方男性特征凸显,弱化乃至于省去南方男性与北方女性的声音,由此有了质疑声,“北方人也不喜欢,凭什么男的就是不值钱,女的就糙汉,南方的男生们又怎么了,真的就是平等创每一种性别及南北引战”。

“南方小土豆”被质疑的网友表达

从这个意义上,“小土豆”俨然是一个比“南方小土豆”更有指向性的词语,“身穿浅色羽绒帽服、头戴可爱帽子”。当试图将外地游客泛化成南方地区这样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由于指向的不明确而带来的误读,就是“简单结论带来误解”的必然。

这在李艳妮、马天鸿、陶梦烛等人对南京珠江路创新街区的研究中有所展现:官方传播文本(政策文件和新闻咨询)强调珠江路街区服务的转型发展,公众感知文本(微博和马蜂窝评价)则关注电子销售与商业服务带来的生活体验。

事实上,这种官方投射形象与公众感知形象的差距在社会性议题中的探讨已成常态,服务维度与体验维度尽可能合流是一个方向,而要彻底避免不合群的声音,对于螺旋上升发展的客观现实而言,便是难以实现的不合理诉求。

二、主体性论调:感知为何可以被“上纲上线”?

当我们厘清“南方小土豆”这一符号本身存在指向模糊、易于陷入性别气质与刻板印象的争议旋涡之后,仍无法解释一个问题:人们在述说自己感知、指责他人表达不合时宜,为何“上纲上线”到幼稚化语言、性缘叙事这类话题呢?

毕竟,“南方小土豆”容易引争议,不用就行了,泛化到娇妻文学、掩盖主体性的群体无意识是否是小题大做?这种疑问本身,体现了当下互联网舆论传播“舆论议题多元性”“观点言论片面性”“影响范围局限性”的特点(乔睿、齐宗峰,2023)。

议题多元意味着每个问题都泛泛而谈、难以深入;观点片面则成为争议产生的开始,影响范围圈层性明显则加剧了争端无法凝结成共识的现象,互联网舆论场便沦为一场又一场的注意力争夺战。

由此,我们便能发现上纲上线与合理质疑的边界模糊:感到不舒服的主观质疑是否允许?互联网平权带来的小众感知得以圈层化的可能,在互联网传播之前,这些感知就不存在吗?被放大的感知,又是否要仅仅停留在合理性探讨上,下意识忽视个体诉求背后的深远意义呢?

一如有人批评南方小土豆是烂梗,一定会有人从另一个角度思考爱与被爱是一种客观需要,为何要对立起来?博主“3号厅检票员工”代表了一部分的观点,理是对的,但执行的通路却截然相反——当人们默认“自己应该被保护”,那所谓的保护人就拥有了支配你的可能。这是主体性论调对“南方小土豆”一词不喜的根源:语言所承载的远比我们想象得要多,在排除指向不明的性别气质争议、省去幼稚化语言减弱的思想深度之外,只是其隐藏的“应该这样”的规训,便令人心惊。

从这个意义上,用“上纲上线”四个字传递的信号,只会令真正困扰与问题被掩盖。这样看,让个人感知与情绪得以充分表达,以疏代堵,突出个人主体性是一个更有建设性的方案。可伴随而来的第二个问题是,当判定为“上纲上线”的观念分化如何处理?

如网友的疑惑,“当一个并没有文中恶意的人,在不知网络风向的情况下,为了拉近和年轻人的距离,叫了这么一句小土豆,要怎么办?”答案是回归到生活语境。

微博词条“南方小土豆 幼稚化语言”下的网友表达

三、争议启发:模糊概念回归个体,回应关切而非质疑

为什么要回归生活语境?因为互联网碎片化传播特性,天然偏好于简单结论。最近的哈尔滨文旅大热,在“尔滨”接到的泼天富贵里,广西“小砂糖橘”同样服装代指却形成了完全不同的感官,网友们对哈尔滨的暖心关怀好评如潮。

原因除却前文论述之外,“南方小土豆”含义的不够简单明了也是重要动因:广西盛产砂糖橘,且游学小朋友橙色服装,萌娃与地域结合,“小砂糖橘”的指向明显,足够简单。而南方人身高不及北方,且有“南方小土豆”隐藏的女性气质传递,叠加上“广东以北都是北方”的戏言、传递的南北方是个相对概念,表达相对含混也指向模糊。

UP主“有轶见的Kris”《被“南方小土豆”掩盖的真正问题是……》视频下的网友留言

而UP主“有轶见的Kris”所阐释的由亲疏关系带来的称呼分寸,以及失却线下交流语境的理解差异,则是回归生活语境的最好佐证:

其一,认识到有话题度的流量,就可能有质疑批评声,这是一个客观现实。因此,与其花精力去对线,维护内心的理想秩序,不如思考人们关注的落点在哪,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正、又当如何修正。这是一种比回应质疑更有效的方式,回应个体的关切。

其二,语态亲民的“亲”,要的是合力,是真正的贴近有标识性的典型,而相对模糊的概念需要回归具体的人。正如想要亲近年轻人而使用梗、却踩中“雷区”,更多友善的人或许如对待微信里的“微笑表情”一般,一笑而过。重要的或许不是使用了什么样的形式和方法,而在于你想要亲近的心意。人们对于“尔滨”的欢喜,在性价比之外,何尝不是被其用心与真诚打动呢?

三是质疑的终点不是致歉,而是共识的沉淀。当前诸多争议性议题往往导向于沉默,等待下一次的再起,起伏之间并未对议题深入探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在舆论场的表现尤为明显。近期“文科生是服务业、就是舔”言论被起诉的风波再次说明,解决提出问题的人并不能解决问题,而质疑背后的当代文科教育归途、大学生就业议题的深入才是真正有效的沉淀。

从这个意义上,“回归生活语境”是一种隐喻。在信息传播时,意识到你的关注与思考也会激起涟漪,谨慎定性要结论、大胆表达诉求谈感受;在网络表达时,想到网线连接的不是一个数字符号,而是一个真切有温度的人;在议题探讨时,不仅仅局限于网络言论的只言片语,而是在体察生活之上进行批判性解读,为社会共识的凝结助力。

显然,“回归生活语境”不是避开网络讨论、只专注线下生活,而是不因模糊而忘记我们活在具体的环境里。在简单结论之后多想一步,在表达观点时多看一点,也许就能发现,生活的复杂,远远不是争个输赢可以勾勒。可见,“南方小土豆”的争议,只是再一次令我们意识到价值分歧的存在,回归具体又有多么重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北京大学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ID:pku-csmr),作者:化橙。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