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斯猛批欧洲盲目追随嗜血的拜登

一块儿红砖头 2025-02-17 09:33:06

近日,德国慕尼黑召开的安全峰会引发广泛关注。在俄罗斯看来,这一峰会长期以来充当为乌克兰撑腰的平台,但今年随着国际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化,峰会的风向截然不同。美国政权更迭,拜登政府下台,特朗普政府上台,这一转变在全球范围内掀起波澜,尤其是欧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政治冲击。

拜登执政期间,奉行支持乌克兰 “战至最后一个乌克兰人” 的策略,背后是美国军工复合体妄图从俄乌战争中持续获利的贪婪算盘。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特朗普政府计划与俄罗斯结成能源联盟,谋取欧洲经济利益,上台伊始便急于将乌克兰当作 “见面礼” 送给俄罗斯 。(美国总统本质都是当官捞钱,只不过拜登代表军工复合体,特朗普代表能源复合体,他们捞钱的方向不同)

政策的巨大转变,让乌克兰陷入了绝境。之前被拜登政府鼓动与俄罗斯开战,如今又被特朗普政府当作弃子,这种戏剧性的变化,对乌克兰而言难以接受。而更惨的是那些追随拜登政府,支持乌克兰 “战至最后一人” 的欧洲国家。俄罗斯历史上曾被称为 “欧洲宪兵”,军事力量强大,其铁骑曾踏足华沙、柏林和巴黎。一旦乌克兰被俄罗斯轻易拿下,那些明里暗里支持乌克兰的欧洲国家,未来堪忧。

面对无法挽回得困境,美国副总统万斯在慕尼黑峰会上的发言释放了复杂的信号。他猛烈抨击欧洲国家,指出欧洲已被拜登政府带入万劫不复得境地,直言欧洲当前最大威胁来自 “内部问题”。他批评欧洲政客漠视欧洲民众得真实需求,盲目跟随拜登政府支持乌克兰战争,使用冷战时期苏联语言如 “虚假信息” 打压异己,自以为傍上拜登政府就可以老子天下第一对俄罗斯打打杀杀。

然而,拜登政府违背了核平衡基本规则,在一个核大国头上动土。战争开始,德国和法国都看出了问题,就是不阻止拜登政府的胡作非为,终酿成大错。眼下俄乌战争怎么收场?如果不现在结束俄乌战争,那么可想而知乌克兰在不久的将来不存在了。而花费巨资打胜仗的俄罗斯跟谁找补?

用脚趾头都能想得到俄罗斯会找支持乌克兰战至最后一个人的国家算账。到时候,强到只会打仗的俄罗斯有谁能挡的住?因此,现在欧洲必须转变思想和特朗普政府统一战线,不要再做颠覆俄罗斯普京政权并肢解俄罗斯联邦的梦,那是拜登的用来挣钱的谎言。现在拜登政府已经下台,特朗普政府绝不会去支持乌克兰战至最后一个乌克兰人的傻事。希望欧洲国家的领导人立刻清醒过来!

如果欧洲国家的领导人再执迷不悟,到时候俄罗斯铁骑再一次踏平巴黎的时候,美国一定会袖手旁观甚至拍手叫好。战争不是游戏,是会死人的,也会播种仇恨的。只有像拜登政府那样的靠军工复合体谋取私利的党团才会四处扇风点火挑起战争。现在必须结束俄乌战争,越快越好。

万斯的发言虽尖锐,却揭示了残酷现实:欧洲政客追随拜登政府追求完全不可能得目标,把乌克兰逼到悬崖边缘。一旦泽连斯基政府失去美国和欧洲得支持,他就会铤而走险。要知道,乌克兰虽无核弹,但有能力破坏核电站。一旦核电站爆炸,其危害等同于原子弹。

今时今日1986 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阴霾至今笼罩欧洲。然而,14 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4 号机组保护壳再次被无人机炸开,这是强烈警示。如果乌克兰被逼入绝境,欧洲将面临生死存亡。泽连斯基作为乌克兰三军统帅,被西方国家晾在一边,既无援助也无支持,在这种绝境下,他完全有可能下令炸毁核电站,以此逼迫欧洲和美国重新关注乌克兰命运。这种极端行动不仅会让俄乌战争局势失控,甚至可能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慕尼黑安全峰会将欧洲的脆弱与分裂暴露无遗。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转变,让欧洲陷入两难抉择:继续支持乌克兰,可能面临俄罗斯的强硬回应;与俄罗斯妥协,又担心之前的投入付诸东流。而乌克兰的绝望行动,更可能将整个欧洲拖入深渊。面对这场危机,欧洲该如何应对?是继续在美俄之间摇摆不定,还是寻求独立自主的外交和安全策略?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共同探讨欧洲的未来走向。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再次被炸,不仅是对欧洲的警示,更是对全世界的警告:俄乌战争的结局,将决定欧洲乃至全球的未来。欧洲国家若不能妥善处理乌克兰问题,等待它们的,或许是一场无法挽回的灾难。

2 阅读:526

评论列表

海晨

海晨

7
2025-02-18 15:03

你这个评论好象剖析了俄美欧乌关系的本质,非常好!同时也说明特朗普并非不靠普,拜登也并非聪朋绝顶。

忆江南

忆江南

4
2025-02-18 06:51

不灭大鹅,世界不宁

查拉斯圖拉如是說

查拉斯圖拉如是說

4
2025-02-18 13:01

總比軟🥚川普強

一块儿红砖头

一块儿红砖头

与您一同见证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