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吴地:93、康熙六巡江南

弓长历史 2024-10-05 19:34:43
清朝康熙皇帝(1654一1722)从1684年到1707年,二十三年里六次南巡,都到达江南苏州。他为什么要六次南巡?南巡中又做了哪些事?在此,为你一一道来。 一、六次南巡概况 1、第一次南巡 康熙二十三年(1684)九月,康熙第一次南巡,他先上五台山,秘史说他去看他做和尚的爹——顺治。随后便下江南。御舟经丹阳、常州、无锡,十月二十六日在苏州吴县浒墅关上岸,骑马从阊门入苏州城,临瑞光寺,历盘门、齐门,游拙政园,驻跸织造局行宫。次日登虎丘。28日私访无锡等地。在苏州停留2天。 2、第二次南巡 康熙二十八年(1689)春,康熙第二次南巡。二月初三到达苏州府,驻跸织造局。游虎丘。至木渎登灵岩山,题书"岚翠″;访天平山,赐范仲淹祠堂"济世良相"匾额。至光福邓尉山探梅,看"香雪海″(因此山名改为马驾山),夜宿玄墓山圣恩寺。去吴江,中间还去杭州、绍兴,二十二日离去。在苏停留7天。 3、第三次南巡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二月,康熙第三次南巡,皇太后同行。经镇江金山寺烧香,三月十四日到苏州。十六日陪太后又上虎丘山。十八日是康熙四十六岁生日,地方官举庆万寿圣诞,八十一岁吴县人尤侗献《万寿诗》等歌颂,康熙喜赐"鹤栖堂″匾额,苏州吴县、长洲县各寺观都建祝圣道场。当日至吴江平望镇,随后去杭州。传说康熙游太湖时曾遭行刺。四月初一返苏,曾看望百岁老人顾锡祉,赐匾"凌雪乔松″。游天池华山、东山,临席启寓东园。巡抚宋荦献东山"吓煞人香″茶,康熙以其名不雅,题名"碧螺春″。初六至望亭。在苏停留10天。 4、第四次南巡 康熙四十二年(1703)春,康熙第四次南巡。二月十一日抵达苏州府,特召见老翰林尤侗,赐御书立轴一幅。第二天,康熙重上虎丘。十三日离苏去杭州。二十日返苏,二十三日离苏。在苏停留5天。 5、第五次南巡 康熙四十四年(1705),康熙第五次南巡。三月十六日抵达浒墅关,次日驻跸苏州府吴县。上虎丘,游穹窿山,在上贞观礼佛,赐"餐霞挹翠″匾额。二十二日离苏,经昆山、青浦,到松江,随后去嘉兴、杭州。四月十二日返苏,十八日离去。在苏停留12天。 6、第六次南巡 康熙四十六(1707)年,康熙第六次南巡。三月十六日抵达苏州府吴县,驻跸虎丘山,以寺为行宫,为寺题额"虎阜祥寺"。二十一日至昆山,随后去松江、杭州。四月十五日返苏,二十一日离去,在苏停留11天。 二、南巡目的 康熙六次南巡,显然不是为了游山玩水,而是为了加强对南方的统治。他每次南巡,除了沿途视察黄淮河工,解决实质性的水利工程问题外,更多地是为了了解各地经济、社会、吏治、民生民风等情况,收揽民心,以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好转,强化朝廷对地方的统治。他拜谒明孝陵,慰勉士绅,咨访民情,蠲免钱粮,了解吏治,检阅军队,获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他每次到苏州,登山临水,赋诗题咏,留下了无数风雅趣事与民间传说。 康熙开始二次到江南,对苏杭的经济社会、民风吏治很不满意。他第一次南巡时曾对侍臣说:向闻吴阊繁盛,今观其风土,大略尚虚华,安逸乐,逐末者众,力田者寡,遂至家鲜盖藏,人情浇薄。为政者当使之去奢返朴,事事务本,庶几家给人足,可挽颓风。他第二次南巡时看到苏杭市场贸易"多系晋省之人,而土著者盖寡″,"南人习俗奢靡,家无储蓄,目前经营,仅供朝夕,一遇水旱不登,则民生将至坐困。苟不变易陋俗,何以致家给人足之风″。他不满此地"民间习尚,好为争讼″,认为这是吏治不好的表现。到第四次南巡时,才认为苏杭一带民生民风有好转。 他南巡中许多活动,都是在抚慰江南人的精神,收揽人心。他亲祭朱元璋陵墓,大禹陵,为青浦孔宅赐匾额"圣迹遗徽″,为苏州泰伯庙赐匾额"至德无名″,为范仲淹祠堂赐匾额"济世良相″,为吴季札庙赐匾额"让德光前"。他每次南巡,不忘表彰良好旧臣、看望名绅老人,还带着"大礼包″,或表彰、赏赐勤勉官员,或豁免犯错官员,或免掉农民积欠钱粮,减免地方课税,或增加科举学额,减刑释放罪犯,所有这些,都受到了当地人民的欢迎。
0 阅读:3

弓长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