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与人生,思考,相似与启迪!

柳园评生活 2024-06-08 22:13:09

1

我是村里人,我的爸爸妈妈都是老老实实的农民。

如果没有高考,我的世界或许永远都只是村里那一亩三分地;

如果没有高考,我的职业大概率会成为我爸爸那样的泥瓦匠,或者跟村里其他人学那么一点谋生的“本事”;

咱得承认,即使是教育极度内卷、学历极度贬值的今天,高考依然是普通人改变命运的最大通途。

就算是这几年,我们村依然每年都还或多或少出几个大学生。

而这几个考上大学的村里人,后来他们有人当了老师,有人考上了公务员,还有人做IT工作......

他们的世界和前途,通过高考,真的是实现了一次涅磐重生呀。

村里人,我们确实是小镇青年中的小镇青年。

大城市孩子在上学时,可以学钢琴、可以从小就养成读书的习惯、可以跟随父母到处旅游长见识......

他们确实可以各种可以。

但我们村里人在上学时,每天除了学习课本知识还是只能学习课本知识。

没有多少课外书可以读,没有各种兴趣班可以培养各种兴趣和才艺,更几乎没有几乎和父母一块儿旅游长见识的机会......

一些城里人就开始嘲笑我们,说我们死读书,说我们只会死刷题。

一些专家也据此开始鼓吹素质教育,反对小镇青年式的批量培养模式。

但是我想问:如果强行退行所谓的素质教育,那结果会怎样?

第一,会在考核中加入更多主观判断的帅选因素。

而一旦加入过多主观判断因素,人情世故、金钱关系背景便会变得越来越重要,穷人家孩子的上升通路就会变得更加狭窄;

第二,搞素质教育必然会增加学生的开销。

旅游见世界、学各种才艺、培养各种兴趣等等,可都是需要花费大量金钱的。

如果是这样,到时候吃亏的还是咱穷人家孩子。

算了吧,我们还是卷成绩吧。

虽然我们村里人进入了大学和社会,同城里人、高认知家长、以及有钱人家孩子相比,俺们还是显得一副土鳖气和书呆子气。

除了考试,啥都不会;更是啥才艺和兴趣特长都没有。

似乎我们就是一台只知道学习课本知识的考试机器。

但没办法呀,谁叫这就是我们村里人能够改变命运的最大概率通途呢。

而且这个通途,还极其公平。

或许这也是我们村里人哪怕和省长首富儿子相比,在漫长的人生竞赛中,最公平、也最有可能让我们打下可以超越他们根基的一段赛程了。

啥也不说了,咱还是拼尽全力、再拼尽全力,继续去学习课本知识、磨练考试技能吧。

事有轻重缓急。

我们的当下之最大目标,就是顺利通过高考进入一个好的大学,通过好的大学选择一份好的工作。

至于那些人情事故、开眼看世界、各种兴趣爱好等。

只能寄希望于等我们顺利进入一个更大的世界后,再慢慢的培养或者说是弥补吧。

2

谁说应试教育就一定是不能是素质教育呢?

今天一定要在应试教育中找到对于人生最重要的一些启发和智慧。

考试是学习的实践。

我们知道,要想取得一个好成绩,光上课认真听老师讲是远远不够的。

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一定要在课下对课上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各种考试模拟练习。

或许听老师讲明白一个知识点,我们只用了十分钟时间。

但是你要想把这个知识点彻底融汇贯通到自己的已有知识体系中,并最终可以把它转化成自己的考试能力。

那我们在课下,或许要针对这个知识点至少要做10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的相关模拟考试练习。

花费大量时间刻意练习,是能够彻底掌握一个知识点的必由之路。

这个道理在考试中,很多人都懂;可为什么进入社会之后,很多人就都忘记了呢!

从知道到做到之间有一个巨大的天堑鸿沟,能够打通这个天堑鸿沟的唯一途径,其实还是大量和反复的刻意练习。

为什么你读了很多演讲书籍,但最后你的演讲能力还是超垃圾?

为什么你听领导培训感觉超有道理,但在实践中你却还是业绩非常平平?

......

所有这些“为什么我知道了,为什么我学习了,但最后实践结果却非常不如人意。”没有任何别的原因。

绝大概率,都只是因为你刻意练习的次数和时间都太短了。

要知道在学生考试中,我们对一个知识点刻意练习的时间,很多都是十倍甚至更多倍,比当初学那个知识点所花费时间都多。

然后现在你进入社会,你就指望,我只要看一下某个技能方面的书、听一次相关的培训、知道一下某个人生道理。

再之后我就全精通了,我就能够做到知行合一了。

这可能吗?

除非你是天才中的天才,否则这绝对不可能。

3

你抱怨:“我每周都996,也算超级努力,而且工作本身也是极好的实践练习了,可为什么我就是进步这么慢呢?”

先承认,你确实已经非常努力的刻意练习了。

但是你有没有发现,你每天都是针对差不多同样的技能进行差不多同样的刻意练习。

我再请问,如果学生每天都只是针对他已经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大量且重复的刻意练习,而对于那些他还没掌握的知识点,每次他都准备等课上老师讲解,几乎从来不怎么对它们进行刻意练习。

我想请问,它的这种“刻意练习”,能够让他在考试中取得一个好成绩吗?

很显然,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道理显而易见,因为考试不可能只考他已经彻底掌握的知识点。

学生考试能力进步非常重要的两个逻辑有是:

第一,对学到的知识点,进行大量的考试模拟练习;

第二,对于已经彻底掌握的知识点,减少练习量。然后把更多精力放在刚学习的——那些还没有彻底掌握的知识点上。

对它们进行大量的刻意练习,然后彻底掌握后。再次重新分配精力,再去大量重复的刻意练习那些新的还不太熟悉的知识点。

学习是这样,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天天用同样差不多的技能、做同样差不多的工作。就算干上100年,它的工作能力最多也就是熟练再熟练而已。

本质上,它并不会有多大的进步。

这种人,就像那句俗话说的:“有些人虽然是活了一辈子,但是他几乎都是在重复他前30岁之前的人生。”

人想要终生成长,和学生考试学习同理:

每月都要学习一些新的东西,并且对新学到的东西,进行大量的且反复的刻意练习。

4

不算幼儿园,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12年。

高考就是这12年总的学习积淀,然后等来一个重大的人生机遇——也就是高考,在这两天时间内厚积薄发。

其实这何尝又不是人生的一种大概率成功模式呢!

任何一个机遇来临时,就算你看见它来了,你知道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生机遇,你非常清楚如果你能够抓住它,你的人生肯定就会彻底改变。

但是在此之前,你若没有关于这个机遇所需要能力的任何积累!

那结果会是什么呢?

结果就是,你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来,眼睁睁的看着别人把它给抓住,又眼睁睁的看着它从你身边给溜走。

对此,你无可奈何,没有一丁点办法!

在人的漫长一生中,我们能够看见的机遇绝不仅仅是高考一个。

比如在工作当中遇到一个可能被老板重点培养的机会,在人生路上遇到一个让你非常想结为人生伴侣的异性,在事业上遇到一个新的平台崛起的红利期......

这些机遇和高考机遇的最大不同是,高考这个机遇是可预期的,时间和地点都可以准确的预期,而这些机遇出现的时间和地点就不可以被准确预期。

虽然一个可以预期,一个不可以预期。但是他们也有一个非常大的相同点,就是想要抓住包括高考在内的任何一个机遇。

都需要机遇来临前,进行相长时间的相关能力储备和积累。

在高考来临前,我们要进行至少整整12年的能力的储备和积累,然后高考这个机遇来了,我们才可能抓住他。

在遇到特别心仪的对象前,如果你已经把自己打造成一个非常优秀的人,那你抓住她的概率就会远大于一事无成的你。

公众号崛起了,如果你有充足的写作能力积累,你也能够抓住它;视频平台积累了,如果你有某一个专业方向的特牛积累,你也有很大概率抓住它。

……

机遇是老天爷给的,但能不能抓住机遇却全凭自己的本事。

而这种本事,基本上都是需要在真正的机遇来临前,去练就、积累和储备好的。

然后,等它来了,我们才有可能厚积薄发,一次就狩猎成功!

人生很多时候,真的不是要抱怨,“现在机会真的是太少了。”

而是要多想想:

“我现在可以做些什么,等以后再出现机遇来临到我面前的时候,我是有能力识别出它,并把它给紧紧的给抓住的。”

0 阅读:0

柳园评生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