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水墨中国,晕染千年华夏风情;笔锋游走,勾勒万象意韵悠长。在东方文化的深邃脉络里,水墨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成为中华民族美学与精神的不朽象征。此次“水墨中国百位艺术家作品鉴赏”活动,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巡礼。百位艺术家,以各自的感悟与才情,挥毫泼墨,于尺幅之间展现大千万象、山水寄情,或雄浑壮阔,或秀丽清幽,尽现自然的鬼斧神工与画家的林泉高致;人物传神,将喜怒悲欢、百态人生一一捕捉,令观者仿若能听见画中灵魂的低吟浅唱;花鸟含情,于细微处彰显生命的灵动与蓬勃,每一笔皆倾注对世间生灵的热爱与敬意。而书法,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一撇一捺尽显风骨,横竖点钩蕴含哲思,与水墨画同源相生,共同承载着华夏文明的厚重底蕴。在这里,我们将一同穿越古今,探寻水墨画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轨迹,领略不同流派与风格的交融与碰撞。从传统技法的精妙传承到现代创新的大胆突破,感受艺术家们如何在继承中创新,于守正中创新,赋予这一古老艺术形式新的生命力与时代内涵。
艺术家简介
刘传光 军旅书画家,1943年8月生于山西省定襄县。1964年8月入伍,一生从戎, 大校军衔,现任天津市老年书画研究会会长,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刘传光自幼酷爱书画,儿时临习画册,后以《芥子园画谱》为主,并拜溥佐等名家为师,在画梅、兰、竹、菊的基础上专攻牡丹画法,基本临、读遍古今名家牡丹佳作,并到洛阳、菏泽写生。从造型、色彩、构图、题款等方面有了创意。作品格调高雅,艳而不俗,新意盎然,尤其墨牡丹别有风味。为了提高画技,他在全身心投入的基础上,又在天津神州书画院学习三年。他的作品入选全国美展,并多次获奖。21年在天津美术馆举办書画展,展出作品160幅。《中国画》等报刊发表作品数十幅,举办个人画展数次。刘传光不仅善画而且能书,并学书在前。小时临习碑帖,深得老师赞许,后拜王学仲等名家为师,勤学苦练,数十年坚持不辍,一生以颜真卿、张迁、王羲之等名碑名帖为范本,并涉历甲骨、汉简诸体。真、草、隶、篆皆能,以隶书见长。其隶书作品古朴中见机巧,老辣大方、笔力、笔气、笔韵十足;干湿、浓淡变化多端,大小、长短错落有致,作品初具个人风貌。曾获全国第八届群星优秀奖,人选全国第三届正书大展,全国中老年书法大赛金奖等。《中国书画报》等报刊发表作品上百件,并荣获“天津市百老文化之星”。
作品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