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水墨中国,晕染千年华夏风情;笔锋游走,勾勒万象意韵悠长。在东方文化的深邃脉络里,水墨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成为中华民族美学与精神的不朽象征。此次“水墨中国百位艺术家作品鉴赏”活动,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巡礼。百位艺术家,以各自的感悟与才情,挥毫泼墨,于尺幅之间展现大千万象、山水寄情,或雄浑壮阔,或秀丽清幽,尽现自然的鬼斧神工与画家的林泉高致;人物传神,将喜怒悲欢、百态人生一一捕捉,令观者仿若能听见画中灵魂的低吟浅唱;花鸟含情,于细微处彰显生命的灵动与蓬勃,每一笔皆倾注对世间生灵的热爱与敬意。而书法,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一撇一捺尽显风骨,横竖点钩蕴含哲思,与水墨画同源相生,共同承载着华夏文明的厚重底蕴。在这里,我们将一同穿越古今,探寻水墨画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轨迹,领略不同流派与风格的交融与碰撞。从传统技法的精妙传承到现代创新的大胆突破,感受艺术家们如何在继承中创新,于守正中创新,赋予这一古老艺术形式新的生命力与时代内涵。
艺术家简介
刘克宁 笔名阿宁,大宁。当代著名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工笔重彩画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央国家机关工委紫光阁画院一级画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书画委员会顾问,北京中国画创作中心主任,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协会顾问,四川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促進会顾问,民族书画研究院院长,惠州大学兼职教授,广东惠州国画院高级顾问,扬州八怪画院名誉院长。
气韵生动,贵在境界
一一品读刘克宁近作有感
刘克宁的西部人物画作品在画坛上己有一定位置,其大型历史长卷也产生非凡的影响:而在看到刘克宁的部分山水花鸟的近作后使人对画家有了更深层的认识。
画家刘克宁的绘画追求並不止於人物画和历史长卷的创作,画家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功力扎实,技法全面,其山水和花鸟画也有独特的个性面貌。在画家的个人认识中,山水花鸟和人物画有着共通的原理,都需要用传统文化支撑画面去创造意境,都需要用筆墨去制造符号元素。山水花鸟和人物的技法打通和相互产生的影响,也会使人物绘画用笔更加丰富。刘克宁《青城山》系列山水画,在旅居青城山写生基础上画出几十幅青城山景,书法入笔,落筆直取,山韵山景,直落其中,省繁杂,简皱点,以线代皱,精写提炼,色墨结合,出於传统而又别於传统,一种新的气韵新的形式出现在山水画坛,给人以和山川交流对话的感觉
刘克宁画荷花画人物皆以大写为主,以色代墨没骨直取,酣畅淋漓,重落园葉淡写荷,中线勾蕊别存特质,配以人物或东坡或仕女孩童,气韵生动,质朴可爱,纵观其画不论山水,花鸟和人物皆在气韵律动,意境优美之中。六法之要贵在气韵,刘克宁的绘画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悟性和灵动贯穿在绘画作品中,产生了生动的气韵和意境。这正是中国写意绘画的文化特质,也是一个画家的创造和追求。(文/志纯)
作品鉴赏
东坡饮酒图
王朝云平湖情思图
东坡荷荫觅清涼
丰渚荷盛图
写意东坡醉观荷
王朝云丰渚观荷
清静图
荷塘童之乐
荷塘童趣
东坡赏荷图
採莲图
东坡穿林打叶行
童乐图
荷花伴酒不知愁
东坡荷荫消夏图
荷塘童之乐
荷(局部)
荷花伴酒不知愁(局部)
观不荷花满画楼
中岩寺唤魚池写生
岷江含烟图
青城山水图
青城聚賢亭
青城后山林居图
青城农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