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荒野艳遇

镇纸故事馆 2025-02-20 21:20:28

明朝万历年间,江南水乡有个叫柳家村的地方,村中有个书生名叫柳文远。柳文远自幼聪慧,饱读诗书,却因家境贫寒,屡试不第。这一年,他又一次赴京赶考,结果依然名落孙山。回乡途中,他心中郁郁,行至一处荒山野岭,天色已晚,只得寻个破庙歇脚。

这庙宇年久失修,香火早已断绝,庙中供奉的神像也已斑驳不堪,看不出是哪路神仙。柳文远叹了口气,寻了些干草铺在地上,准备就此过夜。正当他昏昏欲睡之际,忽听得庙外传来一阵轻盈的脚步声,伴随着女子低低的啜泣声。

柳文远心中一惊,这荒山野岭,怎会有女子夜行?他起身走到庙门口,借着月光,只见一名身着素衣的女子正倚在庙前的古树下,掩面哭泣。那女子身形纤弱,衣衫单薄,看起来十分可怜。

柳文远心生怜悯,上前问道:"姑娘,这深更半夜的,你为何独自在此哭泣?"

女子抬起头来,露出一张清丽绝伦的脸庞,眼中泪光盈盈,更添几分楚楚动人。她见柳文远是个书生模样,便低声说道:"公子有所不知,小女子本是附近村庄的人家,因家中遭了变故,只得连夜逃出,不想迷了路,又累又饿,实在走不动了。"

柳文远见她形容憔悴,心中不忍,便说道:"姑娘若不嫌弃,不如进庙歇息片刻,我这里还有些干粮,可充饥解渴。"

女子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感激之色,轻声道:"多谢公子。"

两人进了庙中,柳文远将干粮分与女子,又生了一堆火,为她驱寒。女子吃了些干粮,脸色渐渐红润起来,与柳文远攀谈起来。原来她名叫玉娘,家中本是富户,因父亲得罪了当地豪强,家产被夺,父母双亡,她只得逃出家门,四处漂泊。

柳文远听了,心中唏嘘不已,便安慰道:"姑娘不必太过伤心,天无绝人之路,总会有转机的。"

玉娘低头不语,半晌才幽幽说道:"公子心地善良,小女子无以为报,只愿……只愿以身相许,陪伴公子左右。"

柳文远闻言,心中一震,连忙摆手道:"姑娘万万不可!我虽有心相助,但此事非同小可,岂能草率决定?"

玉娘抬起头,眼中泪光闪烁,轻声道:"公子莫非嫌弃小女子出身卑微,不配与公子相伴?"

柳文远见她如此,心中不忍,只得说道:"姑娘误会了,我只是觉得此事太过仓促,不如我们从长计议。"

玉娘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之色,低声道:"公子既然不愿,小女子也不强求。只是今夜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

柳文远见她神情凄楚,心中也有些怅然,便说道:"姑娘若不嫌弃,不如随我一同回乡,我家中虽不富裕,但总好过你独自漂泊。"

玉娘听了,眼中闪过一丝喜色,轻声道:"公子当真愿意收留小女子?"

柳文远点头道:"自然愿意。"

两人商议已定,便在庙中歇息了一夜。次日一早,柳文远便带着玉娘一同上路,往柳家村而去。

一路上,玉娘对柳文远关怀备至,时而为他擦拭汗水,时而为他整理衣衫,举止温柔体贴,令柳文远心中渐生情愫。然而,他总觉得玉娘身上有些古怪,却又说不清道不明。

行至半途,天色渐暗,两人寻了一处客栈歇脚。夜间,柳文远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忽听得隔壁房中传来一阵低低的啜泣声。他心中疑惑,便起身悄悄走到隔壁房门前,透过门缝往里张望。

只见房中烛光摇曳,玉娘正坐在镜前,手中拿着一把梳子,轻轻梳理着长发。然而,镜中映出的却不是她的脸,而是一张苍白如纸、毫无生气的面孔!柳文远心中大惊,险些叫出声来,连忙捂住嘴巴,悄悄退回房中。

他心中惊疑不定,回想起这几日与玉娘相处的种种细节,越发觉得她举止怪异。次日一早,他便借口有事,匆匆与玉娘告别,独自上路。

然而,他刚走出客栈不远,便听得身后传来玉娘的声音:"公子为何不告而别?"

柳文远回头一看,只见玉娘站在客栈门口,眼中含泪,神情凄楚。他心中一阵愧疚,却又不敢靠近,只得硬着头皮说道:"姑娘,我……我突然想起家中还有急事,不得不先行一步。"

玉娘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冷意,轻声道:"公子莫非是嫌弃小女子了?"

柳文远见她神情有异,心中更加不安,连忙说道:"姑娘误会了,我只是……"

话未说完,玉娘忽然身形一闪,已到了他面前,伸手抓住他的手腕,冷冷道:"公子既然不愿与小女子相伴,那便永远留在这里吧!"

柳文远只觉手腕一阵冰凉,仿佛被铁钳夹住一般,动弹不得。他心中大骇,连忙挣扎,却无论如何也挣脱不开。玉娘的脸上渐渐浮现出一丝诡异的笑容,眼中闪过一丝红光,低声道:"公子,你可知道,我并非凡人……"

柳文远心中惊恐万分,正不知如何是好,忽听得远处传来一阵钟声,玉娘脸色一变,松开了他的手,身形一晃,便消失不见了。

柳文远瘫坐在地上,浑身冷汗直冒,半晌才回过神来。他不敢再停留,连忙起身赶路,终于在天黑前回到了柳家村。

回到家中,柳文远将此事告知了村中的一位老者。老者听后,沉吟片刻,说道:"那玉娘恐怕是山中的精怪所化,专以美色迷惑过往行人,吸取其精气。幸好你及时脱身,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柳文远听后,心中后怕不已,从此再也不敢轻易相信陌生女子。而那夜在破庙中的艳遇,也成了他心中永远的谜团。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