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3年9月1日“北交所深改19条”发布以来,叠加沪深交易所审核收紧因素,拟IPO企业申报北交所的热度高涨。与此同时,在受理数量持续上升、监管强调“严把关”的背景下,北交所审核趋严,单月终止企业数量创新高。
一
IPO在审企业超两成拟北交所上市
据汉鼎咨询课题组统计,当前三大交易所在审的468家企业中,107家拟北交所上市,占A股整体在审企业比重超两成。从受理时间来看,其中72家为“深改19条”发布后新受理企业,占比67.29%。(文末附北交所IPO在审企业完整清单)
从行业分布来看,北交所在审企业所属最多的三个行业分别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1家)、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10家)、专用设备制造业(10家)。
资本市场集中支持科技创新的审核趋势下,2023下半年以来沪深交易所大量“吃穿住”等传统行业领域企业撤单。具备更高行业包容性的北交所成为当前审核环境下相关企业冲刺IPO的最具“性价比”选择。当前北交所在审企业中,就存在多家属于食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等行业在内的偏传统领域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北交所对“吃穿住”等偏传统领域企业上市给予更多机会,但结合近期问询问题来看,监管在实际审核中对传统领域企业的创新性仍高度关注。如丰岛食品第二轮审核问询中,北交所要求就创新特征披露的准确性、充分性,要求发行人进一步说明在创新投入、创新成果、市场地位方面的创新特征。
从报告期业绩来看,超半数北交所IPO在审企业最新一年净利润集中于3000万元至6000万元,8家企业最新一年净利润大于1亿元,1家亏损。
二
“深改19条”后辅导备案登记受理企业
近四成拟申报北交所
据汉鼎咨询课题组统计,“北交所深改19条”发布后辅导备案登记受理的572家企业,208家拟申报北交所,占比36.36%。
从行业分布来看,辅导备案登记受理的拟申报北交所企业所属最多的三个行业分别为:专用设备制造业(20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8家)、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6家)。此外,至少15家企业属于偏传统行业领域企业。
从在审企业数量和辅导备案登记受理企业数量来看,当前拟IPO企业申报北交所热情高涨。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申报企业数量持续上升,监管不断强调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以投资者为本的背景下,北交所IPO审核也逐渐趋严。
三
北交所终止企业数量创新高
截至2月18日,北交所2024年以来IPO终止审核项目数量已达到16家。1月终止审核11家,创北交所单月终止企业数量新高。
具体来看,上述终止审核的IPO项目中,有15家主动撤回,仅蓝色星际1家因中止审核后未能在三个月内消除中止审核情形或补充提交有效文件致使IPO折戟。
北交所终止审核的IPO项目中,企业业绩增长和营业能力受到监管高度关注,多家IPO终止企业曾因业绩下滑问题被问询。如2月2日终止审核的鸿辉光通,因2023年业绩大幅下滑,在第二轮问询中被要求说明2023年业绩大幅下滑的原因及合理性。聚合科技、森罗股份、盛源科技等多家企业在审期间被监管问询业绩下滑风险、业绩增长的可持续性、业绩真实性等问题。
此外,技术研发创新性、公司经营合规性及稳定性、销售业务真实性等问题也同样受北交所关注。
下附北交所IPO在审企业完整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