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双枪老太婆被判死刑,周总理为她求情,毛主席:必须枪毙!

烟雨南水云间 2025-02-17 11:08:52
前言:

她曾是东北地区第一个拉起抗日大旗的满族女性,被誉为游击之母。八路军和蒋介石同时向她伸出橄榄枝,冯玉祥更是盛赞她“句句英雄言,愧死男儿汉”。她就是双枪老太婆——赵洪文国。

令人惋惜的是,这样一个为国立下赫赫战功的巾帼英雄,却在建国前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最终被我军当做土匪头子逮捕。

在执行枪决前,周总理曾念及她抗日有功,向毛主席提出是否能免除死刑。然而,向来宽和慈祥的毛主席,却罕见的态度坚决:不行,必须枪毙!

那么,赵洪文国究竟做了什么,竟然能让毛主席做出如此决定?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件事。

英勇抗日

1881年,赵洪文国出生于辽宁岫岩县,本名洪文国。因为家庭原因,从小她就被当成传统女性来培养,从没有人想到过,她会在未来,干出那样惊天动地的事情。

稍大一点后,赵洪文国接受家中安排,和本地一位姓赵的年轻人结为夫妻。因为丈夫姓赵,而当时的东北地区又有随夫姓的传统,所以她的名字前就被加了个赵,称为赵洪文国。

婚后的赵洪文国,起初也像所有传统女性一样,相夫教子,帮助丈夫打理生意。在她的努力操持下,赵家家境渐渐殷实,几个儿子也都茁壮成长。

如果没有日本人的侵略,或许赵洪文国会和那个时代的大部分女性一样,踏踏实实老去。但谁也没想到,日本人竟然顺着朝鲜那边打过来了。

沦陷后的东北大地,不仅要承受日本人的压榨盘剥,还要接受伪满政府的糟践。这种日子让赵洪文国的几个儿子实在无法忍受。其中,名为赵侗的儿子最有出息,九一八事变后,就主动联系同学,准备反抗日本侵略者。

在听说儿子的打算后,赵洪文国非常支持。她将家中值钱物件全部变卖,换来的资金全部交给儿子拉拢部队。没过多久,赵侗就带着一支几百人的队伍回到了家乡。

在看到这群斗志昂扬的年轻人后,赵洪文国异常欣慰。此后,赵侗在外伏击日本人,她就在后方提供后勤资金,并发动当地群众加入部队,一起为反抗侵略者战斗。

随着部队规模越来越大,所需要的东西也越来越多,此时,辛苦了半辈子的赵洪文国,毅然将家中十六间瓦房贡献出来,作为抗日部队的情报战和交通站。

母子俩齐齐上阵,很快就拉出了一支近千人的大部队,给周围的日军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然而,日寇对中华的侵略方式,不止有战争,还有文化渗透。当时的伪满政府配合日寇,捣毁了全部中文学校,强制要求当地孩子们进入日语学校学习日本文化。

赵洪文国满心愤慨,她知道,一旦真让这些孩子们被日本文化污染,那将来日本的力量就会越来越强大。为对抗这一切,她掏空家底,悄悄在当地办了一所中国学校,并请来中国老师,偷偷教授孩子们是非善恶,抵抗日本人的同化。

与此同时,儿子赵侗的部队规模也越来越大。很多时候,赵侗一个人忙不过来,就会让母亲和自己一起管理部队。在这期间,赵洪文国展现出了惊人的学习能力,不仅很快适应了领兵打仗,还能参与制定作战计划。

日本人在发现这支抵抗力量后,异常恼怒,频频派出部队前来围剿。为对付日本鬼子,已经年近花甲的赵洪文国,又走上射击场,开始跟着年轻人们学习开枪。

一段时间后,赵洪文国不仅熟练掌握了射击技巧,还琢磨出了怎么使用双枪。据说,她的围裙底下,常年藏着两把盒子枪,一旦有危险,掏出来就能打,并且百发百中。时间久了,人们对她的称呼,逐渐从“赵老太”,变成了“双枪老太婆”。

选择阵营

她本是抗日巾帼英雄,东北人心中的“双枪老太婆”,却因改不掉军阀作风,最终将枪口对准我军。

在拉起抗日大旗后,赵洪文国和儿子赵侗一起,对日寇展开了多场袭击战,击毙上千名鬼子,立下赫赫战功。这一行为,惹恼了日本人。在一次突袭扫荡中,赵洪文国不幸被捕,连带着三百多名乡亲,也被抓到了日本人的大牢中。

日本人恨毒了赵洪文国,抓到人后,不顾这是位年迈老太太,对其实施了残酷的殴打折磨。但赵洪文国始终一言不发,任凭敌人如何拷打,都不肯说出儿子赵侗和抗日队伍的下落。

最终,无计可施的日本人,只好下令枪毙她。

就在赵洪文国被押上刑场,即将迎来枪决的前一刻,赵侗带着抗日大部队杀了过来,一举冲散日寇大营,救下了母亲和乡亲们。

此后,赵洪文国养好伤,再次投入到抗日队伍中去。经过几年的发展,这支抗日部队的总规模,已经达到了万人之多。

有如此多的兵,意味着赵洪文国母子,已经具备了被各大势力拉拢的资格。

当时,身在重庆的蒋介石主动向赵洪文国抛来橄榄枝,不仅将赵侗升为中尉,还给了这支军队一个赵洪文国“游击之母”的荣誉称号。在重庆接见时,蒋介石还主动拉着赵洪文国结拜,将其认作“干妹”。这一举动,让赵洪文国受宠若惊,觉得自己受到了“正统”重视,自此开始心向国民党。

与此同时,八路军也向赵洪文国主动伸来橄榄枝。彭德怀元帅亲自写信嘉奖她,并以郑重态度,热情邀请赵洪文国母子和其麾下的抗日部队加入八路军。

军阀冯玉祥在见识到赵洪文国的爱国之心后,更是由衷感叹:句句英雄言,愧死男儿汉。

可以说,这时候的赵洪文国,已经成了所有人都想拉拢的抗日义士。

在这关键时刻,赵侗受杨成武要求,加入了八路军队列。赵洪文国对自己这个儿子的决定自然是万分支持,自此也加入了八路军序列。

然而,作为一个打惯了自由仗的赵侗,却有着浓重的军阀作风。他认为,上级不应该干涉他的部队指挥,所以在战场上屡次抗命,无视兄弟部队的求援,使我军出现了不必要的伤亡。同时,他还纵容手下劫掠过往商队,严重败坏八路军形象。

面对这些问题,我军内部有不少人都提出,应当撤了赵侗的职位。但聂荣臻元帅力排众议,认为还是应该给他一次机会。

赵侗也曾多次提交入党申请,但都因为纵容部队做出种种恶行,导致没能通过。时间长了,赵侗心怀不满,认为自己不受重视,于是就准备投靠蒋介石。

对此,赵洪文国不仅没有反对,反而大力支持儿子的想法。

最终,这对儿曾经的抗日英雄母子,强行带领部队脱离八路军序列,加入了国民党。

最终结局

巾帼英雄沦为山贼土匪,被枪毙前周总理亲自为她求情,可向来宽宏大量的毛主席却严词拒绝。

加入国民党后,蒋介石亲自接见了赵侗,并将其任命为少将司令,让他去华北组建新的队伍。对于蒋介石的“重视”,赵侗感激涕零,在拉起队伍后,立马就调转枪口,开始对八路军战士发动进攻。

1940年,赵侗待人埋伏八路军部队,不想却踢到了铁板。被他伏击的人,正是两把菜刀闹革命的贺龙元帅。贺龙沉着指挥120师,将偷袭部队打的落花流水,赵侗本人也在这场战斗中被击毙。

赵侗死后,蒋介石将其升任为中将,并将赵洪文国任命为西南反共游击军第二绥靖司令。儿子死亡的仇恨,加上蒋介石给的权力,让赵洪文国从此彻底恨上了我党。

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在东北一触即溃,赵洪文国也不得不带着队伍逃往南方。这时的蒋介石,已经开始着手往台湾撤退了,但他并不打算带上赵洪文国,而是让她留在内地继续发展,找机会偷袭我军。

赵洪文国被蒋介石的一番“大义演讲”忽悠住,认为自己是在为“正统”作战,喊出“生我者父母,知我者蒋委员长”的口号,誓死为蒋介石效力。

此后,她潜入四川什邡县,大肆招揽土匪流氓,组成了一支两万多人的土匪部队,频频残害附近老百姓和我党工作人员。

1950年,我军师级干部朱向离在任职路上,遭到赵洪文国部队埋伏,一行人全部被这群土匪以极其残忍的手段杀害。而后,赵洪文国又频频偷袭我军,杀害多名土改工作人员,还对什邡县城动起了歪心思。

朱向离

然而,在我军的英勇作战下,赵洪文国的土匪军被打的丢盔弃甲,她本人也狼狈逃窜到一户百姓家中。这户百姓趁着买菜的机会,偷偷将消息报告给解放军,最终,在解放军的围攻下,土匪头子赵洪文国被逮捕。

消息传到中央后,周总理念及赵洪文国抗日有功,认为她只是被国民党迷惑,还有教育改造的余地,于是便找到毛主席,希望能为她求求情。

毛主席在看过朱向离被害的详细报告后,沉默良久,郑重回绝:不行,功是功过是过,必须枪毙。

最终,这个为祸西南多地的女匪首,被我军执行枪决。

结语:

在民族大义面前,赵洪文国无疑是好样的。她誓死都没有背叛自己中国人的身份。但在面对是非曲直和阵营选择时,却被一些虚名绕晕了头脑。如果当初她能认清自己儿子的军阀作风,明白这样做指挥站在人民对立面,不会受到人民拥护,那么她可能就不会做出背叛我党的事情,更不会在后面逃入四川,从一名抗日巾帼女将,变成令人厌恶的女土匪。

可惜,这世上没有如果。

0 阅读:24
烟雨南水云间

烟雨南水云间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