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的时候,网络上开始流传柳州的一所小学开始收集学生家长的学历、职业等信息,疑似要按父母的学历职位等信息来给学生排座位。该事件在网络上发酵以后,当地教育局出来回应,网络信息不实。那只是为了提升家庭教育质量,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而开展的前期调研。并且收集学生家长的职位信息也是非常笼统的,以接龙的方式进行,如XXX妈妈医生,XXX爸爸公务员等。对于座位方面,则是采用“滚动式全体循环”的方式,所有学生两周轮换一次座位。
这样的回复,也许已经解决了部分家长对学生换座位的担忧。但是,让人有点疑惑的是,为什么一定要收集学生家长的职业、学历信息呢?通常来说,学校一般只是收集学生的家庭住址信息,还有联系电话就够了的。至于学生家长的干什么的,一般不会特意组织全校进行专门的收集。这种全校式大规模地对学生家长的职位学历信息进行收集,很能容易让人产生怀疑,是不是学校某些人要发展某些私人关系。在现实中,这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我们知道,在正常的学生工作中,班主任等老师肯定会接触到学生家长,然后对学生家长的职位学历信息有所了解。但那是教学工作、学生工作中的必然性现象,是老师开展工作所需要的。但是整个学校这样统一要求,就显得非常刻意了。你学校说是为了提升家庭教育质量,使家教教育更有针对性,那怎么不把学生住什么楼也收集了?不把学生装修怎么样也收集了呢?不把学生家庭的社会关系也收集了?那样的说法,是很难服众的。为免生事端,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建议学校还是不要轻易收集学生家庭太多关键信息,尤其是不要全校下令统一收集。那是班主任、任课老师自己的工作,老师们有必要就去了解,没必要就不用去费心收集。换成了学校来做,那就变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