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两年在“全省第一会”发言,何以阳西?

杨绛发展 2025-02-09 08:48:38

近三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8%,进入广东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十五强。

2月5日,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县委书记张秀洁代表阳西县作发言,介绍了阳西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以及下一步的思路举措。作为在大会发言的三个县区之一,这是阳西第二次在全省“新年第一会”上亮相。

一年一个台阶

一步一个脚印

背后是阳西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现实写照

自“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实施以来

县委 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

锚定“一三五十”目标任务

苦干实干

县域高质量发展

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

特色产业成链成群发展

县域经济跑出“加速度”

阳西县以“营商环境年”建设为抓手,按照市委“4+4+X”产业布局,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推动绿色能源与新型储能1个千亿级和健康食品、临港工业、现代农业3个百亿级以及农文旅、刀剪帽袋等若干个特色产业集群发展。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7%,工业投资增长34%,制造业投资增长39.4%,县域高质量发展呈现出强劲的势头。

在阳西县沙扒镇南侧海域的明阳阳江青洲四海上风电场,“明阳天成号”两台风机以V字型傲然挺立在海面上,并排而立、相互守望,构成了一幅壮观的海上景观……2024年12月11日,全球单体容量最大漂浮式风电平台“明阳天成号”在阳西海域正式投运,这为探索深远海能源开启全新篇章。据了解,阳西县立足海洋资源优势,抢抓省打造“海上新广东”和市打造“绿能之都”重大机遇,大力发展海上风电等能源产业,规划总装机容量超1500万千瓦,推动总投资超500亿元的3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落地,已建成海上风电530万千瓦、居全国县级首位,新引进2个投资30亿元的储能项目、已纳入省重点项目规划。

2024年12月底,岭南集团致美斋阳西生产基地项目正式投产,一期年产量达15万吨,这为阳西县推动大健康食品产业强链延链补链写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近年来,阳西深入贯彻“大食物观”,依托丰富的海洋资源和土地富硒优势,大力发展强县富民产业,打造海水鱼苗、海洋牧场、调味品、食品加工等大食品全产业链。在近岸,建成全省最大海水鱼苗生产基地,年产量全省占比超50%,建设中国海水鱼苗之乡;在深海,依托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参与市深蓝现代化海洋牧场试点建设,全球首台风渔一体化智能装备“明渔一号”实现规模化养殖,建有重力式深水网箱660口、数量和产量居全省前列,渔业总产量居全省县级第一。在陆地,建成基础设施最完善、产业链最完整、产业聚集度最高的调味品生产基地,发挥世界500强卡夫亨氏、金龙鱼以及厨邦、致美斋等链主企业带动作用,落户调味品总产能达400万吨,占全国五分之一,延伸培育预制菜规模企业26家,食品园区工业总产值连续三年平均增速超20%,成功入选省首批食品工业培育试点县和(调味品)特色产业园区,连续六年获评省级优秀园区。

此外,阳西还拥有天然富硒的土地资源,两块面积共9000亩地块获得国家级“天然富硒土地”认定。阳西县充分挖掘富硒土地资源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孕育了程村蚝、荔枝、西瓜、丝苗米等大批名特优农副产品品牌,连续两年到北京新发地举办名特优农副产品推介会,让阳西的特色农产品走上了首都市民的餐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山海阳西,向海而兴。阳西县充分发挥丰头港区位优势,规划建设年吞吐量超8000万吨的26个泊位码头,目前F1#~F5#码头建设正在推进,其中F1#~F2#码头将于今年上半年投产。总储量超10亿立方米的凤凰岭矿区一期已具备投产条件,二期加快推进。阳江港大桥已经通车,阳西丰头港区与对岸阳江滨海新区联动发展湾区经济,主动承接大湾区辐射,谋划建设绿能示范产业园,引进绿能制造、风电运维、海工装备、绿色建材等产业,总投资110亿元的宝武绿能项目正式签约,百亿级临港工业蓄势待发。

统筹城乡发展

擦亮民生福祉底色

阳西县大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试点建设,坚持推进城乡融合,县镇村发展成效显著,在2023年度省“百千万工程”考核中获优秀等次,2024年省市“百千万工程”现场会得到交叉调研组的充分肯定,这是全县上下干群同心、聚力攻坚的结果。

这里改造得很不错,环境整洁美丽,多了很多活动设施,我们老人带着小孩子天天在小区里活动,非常惬意。

山水华庭小区居民看到家门口的变化,纷纷点赞。去年9月份,阳西县以西湖社区的山水华庭小区作为示范点,在全省率先推进未来社区建设,目前项目建设已基本完工。据了解,为了让县城更加宜居,阳西县优化提质县城迎宾大道、永光路等道路,整治提升丹江“一河两岸”,注重圩镇功能重构和乡村再造,集中资源打造5个典型镇和40个典型村,所有典型村达到美丽宜居标准,所有镇均已完成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在全市率先完成9条风貌示范带建设,城乡面貌焕发新颜、各美其美。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蚝乡”乡村振兴示范带在今年元旦正式投入运营,火爆出圈,春节日均接待游客2万人次;建成前海湾椰风海韵营地、程村红林鹭影观景平台等一批文旅项目,新增3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2条省级旅游精品线路,全域农文旅融合发展变“流量”为“留量”。今年春节假期,阳西县接待游客90.3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73亿元,创历史新高。

为了让阳西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阳西县以推动城乡教育共同体全覆盖为抓手,与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共同成立阳西教育集团,全覆盖推进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经验做法被省“双百行动”专班推广;落实新型城镇化试点县县中托管帮扶工作,珠海一中托管帮扶阳西一中。2024年全县新增公办学位3160个,打造3个“外引型”和9个“内联型”教联体,促进教育公平和优质均衡发展让阳西学子享受更加优质的教育。

我和老伴退休后,就来到阳西过冬,我们第一站就到了月亮湾,感觉这里的海景、环境和温度都非常好……

今年58岁的赵阿姨来自吉林长春,她和老伴都爱好旅游,退休后也去过许多地方游玩。由于患有高血压、关节炎等疾病,老两口这些年每逢冬季就前往南方避寒。赵阿姨说,阳西是“中国长寿之乡”,除了有优越的生活环境,良好的医疗条件也是他们选择前来过冬的重要因素之一。

近年来,阳西县医共体赋能医院错位发展,优化县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能,使基层医疗机构达到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要求,分级诊疗制度逐步完善,医保基金使用更加高效,切实为广大群众减负。从2023年开始,阳西所有公建村卫生站均已接入医保报销系统,打通了医保报销的“最后一公里”瓶颈问题。 此外,在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过程中,阳西不断完善清晰合理的县域医共体治理架构,与上级医院合力共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大幅提升基层医疗救治服务能力,让本地群众就近享受优质医疗资源。

来源丨阳西微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0
杨绛发展

杨绛发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