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外国美女,却成中国皇后,登上后位第一件事:出兵灭自己母国

史典籍说 2025-04-14 11:17:12
前言

她是高丽人,却在中国当上了皇后。她像王昭君一样有情义,模样长得跟西施一样美,琴棋书画没有哪样不拿手,可这么多年来老是被人怨恨,不停地被人陷害。她以前养尊处优,后来被进贡给元朝,结果只能干些打扫的活儿。她就是元惠宗(顺帝)的第三任正宫皇后——奇皇后!

而像这样一位能忍辱负重的异国奇女子,她到底是咋一步一步登上古时候的最高位置的?奇皇后当上皇后本应该感恩的,高丽那片土地把她养得又尊贵又荣耀,可她为啥还要费尽心思非要让高丽灭亡?这中间到底藏着啥不能说的秘密?

【出身名门,才貌双全】

“奇皇后”就像她的名字一样,她的一生那可相当“传奇”。她的名号虽然没有武则天那么响亮,可在中国历史上也是非常重要的。

最让人惊掉下巴的是,她是高丽出身,却当上了中国的皇后。她登上后位后居然出兵攻打高丽,这事儿真让人忍不住长叹一声。她这么处心积虑地“拼死抵抗”,到底是为啥?这就得从她的出身说起了。

1315年的一个深夜,突然下起了大雨,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女婴哇哇大哭着出生了,这个女婴就是奇氏。奇氏的家在高丽幸州,她家在当时可是大户人家。她可是标准的千金小姐,打小就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长得亭亭玉立,就像花儿一样好看,在当地那可是非常有名的贵族小姐。她生来就长得漂亮,从小就被家里人当成宝贝一样捧在手心里。

但她爹在朝中是重臣,她是个贵女,肯定会跟朝廷利益扯上边儿的。她不知道哇,自打她生下来,就担着国家使命。家族用心教导、栽培她,也是盼着她有朝一日能给家族挣来荣耀,让家族成为名门,或者能把她上贡给朝廷。

奇氏生在高丽。那时候中国是元朝掌权,高丽作为中国的藩属国,一直跟朝廷往来密切,每年高丽都会从各个大家族里挑些适龄的女子送到元朝去。

所以,高丽每年得按照规定的条目给元朝献上宝物。而且,还得从世家大族和民间挑女子送去,好让元朝皇帝享乐,繁衍后代。

可是这种长久维持的婚姻关系,都是靠女孩牺牲自己来换来国家的安宁和物质上的回报。就像以前,每一代的高丽王都会娶蒙古国的公主当老婆,高丽王朝挑选女子送到元朝也是为了让她们成为妃子或者皇后,好换来国家的安宁。

但在高丽,女人们从来都做不了自己命运的主,根本就没人权。哪怕是世家大族的姑娘也得牺牲,被当成贡品、礼物送给元朝。为了家族,为了安定,她们只能牺牲自己。所以,这种大家心里都明白的制度,高丽女子肯定恨得牙痒痒。

【蓄势待发,送入元廷】

奇氏打小就出身尊贵,是名门家的千金小姐。她长得好看,人又特别聪明,这样的女子,自然就被当成“贡品”中的一个,送去供奉给元朝。

她们背负着家族荣耀和国家稳定,就盼着有朝一日能被元朝皇帝宠幸,成为后宫掌权者,好帮扶自己的母国,让母国强大起来。

不过,这些名门贵女在元朝后宫里地位特别低,低到连个打扫卫生的宫女都比不上。元朝也明白高丽的心思,防范得可严了,只让她们干些粗笨杂活,平常连皇帝的面儿都见不着。

和别的女子比起来,奇氏可能运气更好一些。她刚进宫就能在元惠宗身旁伺候茶水,这起点已经挺高的。可谁能想到,就这么个女子,最后居然能当上皇后,掌管一个国家的政务。

甚至可能出兵攻打母国,她和母国之间到底有啥深仇大恨?

她一直忍着,可不想自己一辈子就这么消沉下去。所以,她就找个机会把元惠宗身边的宫人都打发走了,只留自己在元惠宗旁边。趁着元惠宗喝醉的时候,她就想得到元惠宗的宠幸。

她天生就长得特别美,身上还有很浓郁的异域风情。这很快就引起了元惠宗的注意,把元惠宗迷得神魂颠倒的。这不,“君王不早朝”的戏码又出现了。没几天,元惠宗就把她册封为妃子,哪怕知道她是高丽进贡来的女子,元惠宗也一点都不在乎。

元惠宗特别宠爱奇氏,这可把当时的皇后答纳失里给气坏了。她,就把奇氏当成了“肉中刺”,还利用自己中宫的权力,一个劲儿地折磨奇氏。

答纳失里是蒙古人,她爹的权力大得都快赶上皇帝了。就因为这,她特别傲慢,有时候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根本不管皇家的面子和皇帝的尊严。

她发现奇氏之后,才不管奇氏是元惠宗的心上人,又是凌辱又是折磨的,搞得奇氏过得还不如普通宫女。

奇氏很有心计,她也明白,宫廷里的内斗可凶险了。自己想在这深宫里站稳脚跟,那就得小心谨慎,尤其要防着皇后陷害自己。被皇后折磨的经历,让她心里渴望能当上皇后。毕竟只有掌握了权力,才能保护好自己。

【忍辱负重,笼络皇权】

奇氏刚站稳脚跟,就被皇后监视着,还一个劲儿地折磨她,把她整得可惨了。她那可怜巴巴的模样,让元惠宗看了心生怜悯。但答纳失里她爹官儿当得太大了,元惠宗不敢随便行动。所以,奇氏就算心里有想法,也只能忍着。

没过多长时间,答纳失里的爸爸就离世了,答纳失里也没了以前的风光劲儿,还因为兄弟造反受到牵连,最后就死了。

奇氏终于盼来了属于自己的机会,元惠宗下了一道诏书,打算把奇氏封为皇后。但当时掌权的伯颜特别反对,就因为奇氏不是蒙古贵族,就驳回了这道诏书。

没办法了,元惠宗只好算了,选了弘吉刺部送来的女子伯颜忽都当皇后,就这么着,奇氏错过了当皇后的机会。

奇氏没了皇后之位后心里满是怨恨,就老是在元惠宗跟前搬弄是非,一个劲儿地说伯颜忽都的坏话。元惠宗宠着奇氏,再加上奇氏平常总是一副天真无邪、没什么心眼儿的模样,元惠宗没多久就跟伯颜忽都疏远了。

奇氏没法让元惠宗下一道诏书就把伯颜忽都废掉,可帝后之间那么疏远,这就等于让奇氏成了真正的“第二皇后”。

1339年,元惠宗特别宠爱奇氏,奇氏就生下了一个皇子。有了孩子后,她的权力可大了,甚至都超过了当时的伯颜忽都,暗地里就像“正宫娘娘”一样。

1342年的时候,奇氏又生了一个皇子。这下她有两个孩子了,在宫里的地位那是一天比一天高。她慢慢就不满足于只当个后妃了,甚至都开始掌管起宫里的生杀大权。

奇氏在高丽国的家人,借着奇氏的势力可张狂了,那是相当嚣张,根本就不把高丽王当回事儿。高丽王被这么羞辱,哪能忍,就下旨把奇氏的家人都给杀了。奇氏心里那叫一个怨恨,从这时候起,心里就有了“灭掉高丽国”的念头。

【独享尊位,荣耀至极】

奇氏想达到自己的目的,就只能拉拢人心,好扩充自己在宫里的人脉,提高地位。这不,她就拉拢了一个叫“朴不花”的太监。

有个太监是从高丽国来的,听说,他们俩在没到元朝的时候关系就特别好。奇氏被送到元朝的时候,朴不花为了能跟着她,宁可把自己变成太监,这两人之间那可是相互特别信任。

在“第二皇后”的庇佑下,朴不花特别张狂,在后宫肆意搅弄风云,在前朝拉帮结派,为了自己的私欲去打击以前阻拦过自己的丞相,把丞相的权力架空,自己取而代之,在朝廷上作威作福。

奇氏正年轻,长得那叫一个漂亮。可元惠宗是皇帝,身边肯定不缺美人儿。这元惠宗本就花心,已经看上别的女子了,对奇氏就没以前那么宠爱。

奇氏心里生了怨恨,就有了逼元惠宗退位的念头,想让自己孩子当上皇帝,可没成功。不过,为了不让这事传出去,事情败露之后,奇氏把所有知道这件事的人都给杀了。

奇氏想拉拢人心,给自己打造形象、树立口碑,于是连年给荒凉地方的老百姓赈灾。好多老百姓都得了她的好处,对她特别感恩,可压根儿不知道她心里打的啥算盘。

那一阵子在朝堂上,她一下子就成了最受宠的后妃里最厉害的那个。第二任皇后没了以后,元惠宗就顺理成章地封她做皇后了。

中国自古就讲究平衡对称,男为阳,女为阴,有皇帝那就必然得有皇后与之相配。

在中国文化里,“皇后”可太特殊,她是除了皇帝之外最尊贵的人,在全国那也是最尊贵的女性。

而且,依照古时候的“嫡长子继承制”来讲,如果皇帝驾崩了,皇后要是有孩子的话,那她顺理成章就能辅佐新皇帝,把国家大权握在手里,变成最尊贵的人!

奇氏当上皇后之后,就成了元朝最尊贵的女人,权力也大得很。元惠宗对她渐渐冷淡,可她正受着浩荡皇恩,就这么着,她居然起了杀君的心思。

另外,高丽国把奇氏的一家人都给杀了,这事儿在奇氏心里一直过不去,她就撺掇当时还是太子的儿子,让他出兵去把高丽给灭了,好给她的父亲和家人报仇。

【呼风唤雨,征伐母国】

在奇氏看来,“皇后”这个位子带来的权力,那可是她志在必得的追求。她想要的可不单是权力,更得是名正言顺的,得让所有人敬仰她,还得让大家对她感恩戴德。

她都50岁了,好不容易等到皇后去世,这下可算是能坐上凤位了。那接下来,她心里想的、要做的,就是把自己儿子扶上皇帝的位子。

可这好日子没持续多久,她刚当上皇后就撺掇儿子去攻打高丽国。但她儿子爱猷识理达腊对打仗的谋略是一窍不通,这一仗不但没占到便宜,还差点把命丢了,被打得一败涂地。

虽说暂时不考虑征伐母国了,可奇氏在朝堂上肆意折腾的事儿压根儿就没停过。

据相关史料,奇氏想手握兵权,就打算让元惠宗把皇位传给爱猷识理达腊。可这爱猷识理达腊在朝堂没多少势力,没啥威望。奇氏就偷偷去结交大臣,让丞相太平在朝廷上替自己进言。

丞相太平那可是忠臣。奇氏提要求,他根本就不答应,还特别直白地跟皇帝说,皇帝宠爱的猷识理达腊有谋逆的心思。

打这以后,太平的命运就被奇氏给拿捏住了。奇氏使坏,编造谎言诬告太平,结果太平就被元惠宗给流放了。奇氏在朝廷里到处打压那些跟自己不对付的人,一门心思争权夺利,她这么做,不光是为了自己能掌权,也是想让她儿子爱猷识理达腊顺顺当当继承皇位。

元惠宗年纪越来越大了,她一路顺风顺水,在朝堂上都没什么对手了。

1368年的时候,朝堂上根本就没有朝臣敢指指点点、乱嚼舌根。她可是正宫娘娘,这下终于有了掌控天下的权力。

好景不长,她刚掌权没多久,攻城的将领就打过来了。宰相都不向着她了,儿子爱猷识理达腊又没本事,她最后还是没顶住战争的攻击。

她老是打败仗,只能慌慌张张地逃跑,到了1369年,也就是第二年就带着怨恨死了。她当上皇后以后,本来能靠着高丽国的支持一路顺遂,把朝堂大权握在手里的。可还没等她真的把高丽国拿下,自己所在的元朝就被人一下子攻破了。

她争强好胜了一辈子,最后在战争里成了亡命之徒,在兵荒马乱中东奔西跑地逃命,就这么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结语:】

可能是她祸乱朝纲,也可能是她心生恨意,反正她这传奇的一生最后也没能落个好下场。她在元朝后宫那可是既得利益者,都爬上权力顶峰了,可她不但不收手,反倒心生恨意,想把那些跟自己不对付的人都除掉,就这么狠心把那些阻碍自己的人全给杀了。这一下可把朝臣吓得够呛,朝堂也动荡不安,大家都战战兢兢的,谁还敢帮她。

这种人生,看起来稳稳当当的,可实际上就像没根的浮萍似的飘来荡去。这样的人生,就只能在岁月的长流里把自己一点点地耗没了。

0 阅读:116
史典籍说

史典籍说

史典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