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后,伴随着一场瑞雪,年关将至,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年货,“吃货”必不可少。而腊肉作为一道能保存的食物,被许多人纳入年货清单中。但是,近期猪肉价格的高涨,却让不少人对此望而却步,能够在过年的时候屯上一批腊肉,也会被人们称呼为“土豪”
图片源自网络
窗上挂满的腊肉,俨然一道“壕味十足”的风景。
时光倒流,在古代是否也有挂啥东西的习俗?用什么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平安吉祥的渴望?是它,是它,就是它,它的名字叫“悬鱼”。
图片源自网络
“悬鱼”,也称“垂鱼”,在古建筑中,位于两侧山墙上,垂于正脊之下,一般与博风板连在一起,多见于悬山顶建筑,与山墙有一定的距离,不起结构作用,仅用于装饰。与之相邻的在博风板与正脊交接处的雕刻与博风板上的图案为“惹草”。
宋《营造法式》中垂鱼、惹草
一说此物能体现主人的高风亮节,效法“悬鱼太守—羊续”(后汉书记载,羊续任太守时,下属送鱼给他,受而悬于庭,后来还送鱼来,就用悬鱼来拒绝)。
还有就是谐音纳福,寓意连年有余(莲花图案、鱼),富贵有余(牡丹与鱼),多子多福(古人认为鱼的生殖能力很强)等等。
后来慢慢发展到不只是鱼,演化出各种样式的,例如:花草样式、古钱样式、文字样式、简单纹路的等。
图片源自网络
而且其材质也随着科技进步,不仅局限于木质,出现了铁质的“悬鱼”。构造更加牢固,形式也更加丰富,从图案演变出了线条。还有的在硬山建筑的山墙上,用砖雕或琉璃镶嵌其上,其装饰作用更加明显。
铁质“悬鱼”
硬山建筑,砖雕悬鱼
古往今来,从建筑上的这个小小的构件中,折射出民间的“祈喜”文化,尤其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人们以各种各样的民间风俗来表达着美好的愿望。从从“悬鱼”到“悬肉”的变化,也体现出现代生活条件的改变,不再仅仅是人们的愿望,已然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