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出土汉代彩绘木鸡栖架,专家经研究,发现它有一个神秘的用途

历史解密坊 2023-07-29 11:15:21

在古代封建社会,人们有着强烈的“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因此在墓葬发掘的过程中,专家们总会出土一些令人诧异和费解的随葬品。比如,磨嘴子汉代墓葬群中,专家们就出土了一件七零八散的彩绘木鸡栖架,一开始都以为很普通,可结果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它竟然有特殊的名称和用途。究竟是什么样的文物呢?如果您也好奇,下面小编来给您揭秘吧。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磨嘴子汉代墓葬群位于甘肃武威,距离城区约15公里,背靠祁连山,面朝木河,整个区域都被茂密的杂草覆盖,如果不是上世纪50年代的文物普查,或许谁也不知道这里有如此宏大的墓葬群。资料记载,在1955年秋季,当地的考古专家们对墓葬群进行了初步发掘,清理出了18座墓葬,但可惜并没有出土多少有价值的文物;

时隔五年之后,专家们又展开了一次发掘,此次发掘面积是上次的两倍,共计清理出墓葬21座,并且还发现了大量的竹简和木牍,尤其是一卷完整的“十简”让专家们都倍感惊奇。这些竹简和木牍都保存得十分完好,上面的文字也都清晰可见,对于研究当时的社会历史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除此之外,还有丰富的陶器和丝织品,以及墓葬壁画等等,一时间也都引起了广泛关注。

一直到现在,关于磨嘴子墓葬的发掘和研究还在持续进行中,也有更多鲜为人知的文物随葬品出土,不过其中最有意思的还是汉代彩绘木鸡栖架。专家们表示,该文物在出土的时候已经七零八散,面目全非了,技师们经过3天的仔细清理才将所有部件从墓葬中取出来。通过这些部件可知,该随葬品为一件木质器具,结构也相对复杂,不过根据其中一个类似于“鸟”,或者“鸡”部件的造型,确认它应该和动物有关系,而且侧面还有黑色的线条纹路,推测是彩绘的图案。

经过半个多月的研究和修复,这件随葬品最终呈现在了我们眼前,它通高约32.1厘米,底部是两块木板叠放为“十”字型,中间是一段圆木的支撑杆子,最上部分是三只“鸟”或者“鸡”一样的动物并排站立。专家们都纳闷了,因为此前从未出土过类似的随葬品,所以只能根据汉代的习俗来推测其含义,表示墓主人有吃不完的“鸟”或者“鸡”,此外还有一种说法,它们是墓主人生前房屋的装饰品,根据“事死如事生”的观念,肯定要把生前的东西都一起随葬,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也还可以继续使用。对于这些推测,也有很多专家提出了质疑,认为它是一种汉代独有的鸟身俑随葬明器——观风鸟。

在元代典籍《大汉原陵秘葬经》中有提及“观风鸟”,即“鸟身鸟首,立于风竿之上”,其作用顾名思义就是观测风向,原型是现实中的“相风乌”,即汉代宫廷中观测风向和风力的装置,还是按照“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就被明器化了。在墓室中,虽然没有“观风”的需求,但是可以起到镇墓的作用,通常和方相氏一起并排放置于墓道的入口,希望墓主人在另外的一个世界里面也能依靠它探知物候节气。

在后来的考古发掘和研究中,专家们从安徽合肥的西郊隋墓中也出土了类似的“观风鸟”,它们都保存完好,立于墓道的入口的东西两侧,此外还有镇墓兽和武士俑等等,由此可见也证明了专家们的推测,它就是一种镇墓冥器。

古代丧葬文化充满了神秘,每一次的考古发掘都能让我们有新的发现和新的认识,当然有时也能纠正我们此前错误的观点。就这件汉代彩绘木鸡栖架来说,我们现在认为是“观风鸟”,也许将来再有新的发现能证明其别的身份,而这就是考古发掘研究的的魅力所在吧。

参考资料:

《文物中国史》作者:中国国家博物馆,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

0 阅读:37
历史解密坊

历史解密坊

历史增加智慧,历史改变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