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这个在全球金融界呼风唤雨的 “大佬”,居然连续两年亏得底儿掉!北京时间 3 月 22 日凌晨,美联储发布的 2024 年财务报表审计结果显示,2024 年运营亏损高达 776 亿美元,再加上 2023 年那高达 1145 亿美元的亏损额,两年共计亏损 1921 亿美元,折合成人民币约 13908 亿元,这数字,简直大得让人惊掉下巴!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美联储这个金融巨头陷入如此尴尬的境地呢?说起来,这和前几年一系列经济大事件紧密相关。在 2020 年和 2021 在疫情期间,为了大力支持美国经济,美联储可以说是 “倾尽全力”,各种救市政策纷纷出台。紧接着,2022 年和 2023 年,美国又面临高通胀的巨大压力,美联储又不得不采取大幅加息的策略,硬生生将基准利率从接近零的超低水平,提升到 5.25% - 5.5% 的区间。这一操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通胀,却给美联储自身的财务状况带来了 “致命一击”。
从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来看,它持有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等资产,本可以像其他投资者一样从中赚取收益。然而,负债端的情况却不容乐观,银行在美联储的存款,也就是 “准备金”,美联储需要为这些准备金支付利息。自 2022 年起,随着美联储持续暴力加息,对金融机构支付的准备金利息不断提高,到该年 9 月,一个惊人的情况出现了:美联储支付的利息总额已经超过了其证券组合带来的收益,巨额运营亏损也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
根据摩根士丹利的数据,截至 2024 年年底,美联储所持 6.8 万亿美元证券的加权平均收益率仅为 2.6%,而美联储目前为 3.4 万亿美元的准备金支付的利率却高达 4.4%,这一高一低之间,亏损的黑洞越来越大。

不过,大家也别以为美联储会因为这个亏损而 “乱了阵脚”。实际上,运营亏损既不会导致美联储向美国财政部请求资金,也不会影响其日常运作。毕竟,盈利和赚取利息收入并非美联储的直接目标,它真正的使命是保持稳定且合适的通胀水平以及健康的劳动力市场。作为自筹资金机构,美联储不从国会领取预算,以往都是通过证券收益支付所有运营支出,其余盈余则上缴美国财政部。在 2012 年至 2021 年期间,美联储可是向财政部上缴了超过 8700 亿美元,其中 2021 年就上缴了 1090 亿美元呢。
自 2022 年出现亏损后,美联储设立了名为 “递延资产” 的内部账户。等哪天不再亏损了,就先用盈余偿还这个递延资产,然后才会恢复将盈余上缴财政部的老传统。2022 年前 9 个月,美联储还向财政部上缴盈利 760 亿美元呢,但从当年 9 月开始就 “由盈转亏”,并于年底记录了 166 亿美元的递延资产,到了 2023 年,这个递延资产增长到 1330 亿美元,而 2024 年更是已增长至近 2160 亿美元。
这边美联储在亏损深渊里挣扎,那边金融市场的另一大热点 —— 黄金价格,也是坐上了 “过山车”。今年以来,黄金价格一路高歌猛进,多次刷新历史纪录。伦敦现货黄金在 3 月 20 日盘中更是创出历史新高 3057.51 美元 / 盎司,伦敦现货白银虽然涨势相对弱一些,但也在 3 月 18 日创出自去年 11 月份以来的新高 34.237 美元 / 盎司。然而,谁也没想到,本周五,伦敦现货黄金价格突然大幅下挫,一度跌破 3000 美元 / 盎司关口,较历史高位下跌逾 50 美元 / 盎司,这跳水速度,让人猝不及防。

对于黄金价格回调的原因,光大期货贵金属高级分析师展大鹏认为,主要有三大核心因素。首先是地缘政治风险降温,自 2025 年 3 月以来,俄乌冲突出现阶段性缓和迹象,市场对避险资产的需求在短期内自然就减弱了,而黄金作为传统避险资产,需求少了,价格自然受到影响。其次,美联储政策扰动也不容忽视,美国 2 月 CPI 同比降至 2.8%,核心 CPI 回落至 3.1%,通胀降温使得市场对美联储的降息预期产生了分歧。虽然从长期来看,美元信用问题依然支撑金价,但短期内政策的不确定性导致市场大幅波动,黄金价格也跟着上蹿下跳。最后,从技术面来看,资金超买修正也是重要原因,黄金与美股比值突破历史极值,市场看多情绪过热,在这种情况下,多头获利了结的意愿强烈,大量抛售黄金,导致价格下跌。
广发期货贵金属研究员叶倩宁则表示,美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不断,叠加财政赤字压力加大,使得美国经济面临衰退风险,美股从高位大幅回落,市场风险偏好降低。在这种恐慌情绪下,避险情绪驱使欧美机构进一步增持黄金,黄金 ETF 持仓显著上升,投机持仓同步增加,推动国际金价持续上涨。近期中东地区地缘冲突加剧,更是在多重因素的共同驱动下,让国际金价突破 3000 美元 / 盎司关口,一度触及 3057 美元 / 盎司。而白银呢,在期现套利需求下供应趋紧,价格跟随黄金上涨且弹性更大。
不过,因部分投资者获利了结,金价在创下历史新高后出现回落。即便如此,不少机构仍然看好黄金后市表现。叶倩宁认为,贵金属上涨的驱动仍来自美国关税政策、避险需求和储备配置需求,全球央行和包括欧美金融机构持续购金的步伐支撑金价。当前在地缘风险驱动下,流动性偏紧使金价继续冲高,年内高点有望突破 3200 美元 / 盎司。但从长远看,美国经济下行可能会在中长期影响白银价格,银价在前高位附近面临阻力。展大鹏也指出,白银有补涨潜力,从基本面来看,受光伏需求增长影响,全球白银市场近 4 年均处于供小于求的格局,白银正处于全球去库存阶段。此外,随着金价不断刷新历史高位,投资者的恐高心理可能会促使他们将目光转向白银,金银比高位向下修复的预期愈发强烈,所以白银向上的弹性较大。
在金价高企且大幅波动的情况下,投资者们可得小心了。这不,多家银行已经纷纷行动起来,紧急提示贵金属风险。3 月 21 日,建设银行在官网向投资者发布《关于近期贵金属业务市场风险提示的公告》,提醒大家 “近期国内外贵金属价格波动加剧,市场风险提升。请您提高贵金属业务的风险防范意识,合理控制仓位,及时关注持仓情况和保证金余额变化情况,理性投资”。
近日,兴业银行、工商银行等多家全国性商业银行也都在官网提示过相关风险。3 月 18 日,上海黄金交易所也在官网发布《关于做好近期市场风险控制工作的通知》,提醒各会员单位做好风险应急预案,维护市场平稳运行,同时提示投资者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合理控制仓位,理性投资。
除了提示风险,多家银行近日还上调了积存金投资 “门槛”。积存金是金融机构推出的一种黄金投资储蓄产品,将黄金投资与储蓄存款相结合,投资者开设黄金账户后,可以按照固定金额或克重购买黄金。账户累积一定份额后,可按实时积存金价格出售变现,也能兑换成实物黄金。3 月 18 日,宁波银行发布调整贵金属积存金业务起购金额的公告,由于近期国内金价波动较大,根据相关规定,自 2025 年 3 月 19 日起,将积存金起购金额由 700 元调整为 800 元,按重量起购克数维持 1 克不变,购买金额不足 800 元,交易申请将无法成功提交。随着金价持续攀升,工行、农行、中行、建行等国有大行,以及招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等股份行,近期均发布了积存金起购点调整公告,部分银行甚至是年内第二次调整。

美联储的巨额亏损、黄金价格的大幅波动,再加上银行的风险提示,这一系列事件都在提醒我们,金融市场就像一片变幻莫测的大海,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风险。无论是专业投资者,还是普通老百姓,在涉足金融投资领域时,都得擦亮眼睛,谨慎行事。对于美联储未来能否扭亏为盈,黄金价格又将何去何从,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