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葬”将被淘汰?新方式已经在国内试用,很多人表示不能接受

回顾过往读历史 2024-12-27 01:54:12
前言

时代瞬息万变,各种东西似乎都在更新迭代。

就拿处理死者的方式来说,之前是入土为安,而后又出了火葬,如今又出了一个新的方式打算将两者替代。

不过新事物也不一定都是好的,这种新的安葬方式会不会被人们接受呢?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请理性观看

冰葬

从古至今,人们都讲究"入土为安"。在古代,人们认为死后要回归故土,与祖先同眠,这样才能安息。

即使到了现代,许多人仍然保持着这样的想法。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土地资源的紧张,新的殡葬方式开始出现,其中就包括"冰葬"。

说到冰葬,可能很多人都很陌生,但顾名思义,冰葬就是用超低温处理遗体的一种方式。

那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呢?

不难想象,工作人员会先把遗体放在零下200度左右的环境中进行初步冷冻,而这个过程在这么低的温度下,遗体会变得特别脆。

然后,通过特制的震动装置,把已经冷冻的遗体震碎成碎块,之后在进行一定的操作,让遗体成为粉末化的骨灰。

说实话,冰葬听起来相当残忍,不过存在比合理,而冰葬的合理之处,就在于它特别环保。

要知道,火葬的时候会产生很多有害气体,但冰葬几乎不会产生任何污染。

而且冰葬比火葬省电,能源消耗能减少75%以上。处理后的粉末直接埋在土里就行,不会对土壤造成污染,还可以当作植物肥料。

不过听起来似乎很完美,但为什么现在选择冰葬的人并不多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人们觉得这种方式太"冷"了。毕竟这种方法把至亲的遗体冻成冰块,然后震碎成粉末,这个过程确实让人觉得有点残忍。

虽然从科学角度来说,这是一种很环保的方式,但对很多人来说,情感上还是难以接受。

不过这并非是全部的新型安葬方式,让遗体化为土壤也是其中看起来能够说得过去的安葬方式。

化为土壤

这个方法其实并不算我们开发出来的,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安葬方式,还得说到2011年夏天。

当时年仅33岁的斯佩德在和孩子玩耍时,突然意识到时光飞逝,生命终有尽头。

这个念头促使她开始思考死亡这个话题,而当时正在攻读建筑学硕士的她,机缘巧合之下开始深入研究传统殡葬方式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调查研究,她发现传统的殡葬方式存在诸多问题。土葬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资源,使用的防腐剂还会污染土壤;而火葬则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消耗大量能源。

这些发现让她开始思考:是否存在一种更环保、更自然的方式来告别?

之后受到农业领域处理牲畜遗体经验的启发,斯佩德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通过自然降解的方式,将人体转化为肥沃的土壤。

说干就干,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她终于在华盛顿州建立了全球首家提供这项服务的殡仪馆。

在这里,遗体会被安置在特制的降解舱中,与木屑、稻草等有机物质混合。

在严格控制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作用,一个月左右就能将遗体转化为富含养分的土壤。

这种方式的优势显而易见,毕竟是考虑到了传统丧葬的缺点,而其中最显而易见的可能就是这个丧葬方式极其环保,整个过程只需要传统火葬八分之一的能源消耗。

而且都产生的土壤了,那它其实也可以用来种植花草树木,让逝者以另一种形式继续存在。

这样看下来,这种方法既不会占用大量土地,又能让生命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循环,按理说应该会被很多人接受。

然而,有人认为这种处理方式有违人性尊严,特别是一些宗教团体表示强烈反对。

他们怎么想的咱们暂且不得而知,不过对于我们来说,这种方法可能也有点不妥。

毕竟一点点被分解,听起来就比较让人难以接受,虽然有句古诗称“化作春泥更护花”,但说到安葬方式上,其实这种方法并不妥当。

就算不是出于这个原因,很多人也可能会觉得这种方式过于"功利",缺少传统殡葬方式所具有的庄重感和仪式感。

更何况这种服务的成本也不低。在美国那里,一次完整的处理服务可是需要5500美元,这个价格对许多家庭来说仍然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那么,为啥我们为啥会一门心思的希望土葬,再不济也会选择火葬呢?

最后的归宿

其实人类对死亡的态度一直是一个复杂而深奥的话题。从远古时代开始,我们就开始思考如何妥善安置逝者的遗体。

而在这个过程中,土葬逐渐成为了最普遍的选择。

土葬之所以如此受欢迎,很大程度上源于人们对"保留全尸"的执着。在许多文化中,人们相信身体的完整性与灵魂的安宁息息相关。

将逝者完整地安葬于地下,仿佛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也是对逝者最后的庇护。

这种观念根植于人类的集体无意识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选择。

即便在现代社会,就算一个人失踪或遗体无法找到,人们仍然会选择立衣冠冢。

衣冠冢虽然没有真正的遗体,却为逝者的亲友提供了一个实体的追思场所。

这个象征性的墓地成为了连接生者与逝者的纽带,满足了人们情感上的需求。

相比之下,火葬更为直接和简洁,但在某些人眼中却显得有些"残忍"。

毕竟将遗体化为灰烬的过程,对许多人来说难以接受。

尽管如此,随着土地资源的紧张和环保意识的提升,火葬正在逐渐被更多人接受。它不需要占用大量土地,也不会对环境造成长期影响。

更重要的是,火葬没有什么功利性考虑,纯粹是为了妥善处理遗体,这一点反而赢得了一些人的认同。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型的安葬方式正在悄然兴起,虽然这些做法目前还未被广泛接受,但它代表了人类对死亡认知的一种新尝试。

或许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对死亡的认知也在不断演变。

也许在未来,人们会发展出更多样、更环保、更人性化的安葬方式。但无论如何变化,对逝者的尊重和对生命的珍视,永远是我们面对死亡时最核心的情感。

而无论选择何种方式,只要能让逝者安息,让生者得到慰藉,那就是最好的选择。

参考资料:

中国青年网-不土葬不火葬,你愿意死后让身体化为土壤吗?

商丘网-冰葬你有所了解吗?零下200度把遗体震碎,这才是粉身碎骨!

0 阅读:102

回顾过往读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