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山云树郁苍苍,历尽周秦与汉唐。
一脉温汤流日夜,一抔荒冢掩皇王。
——郭沫若
(文/莲花飞儿 )冰凉的雨丝敲打在花伞上叮叮咚咚,落在九龙湖的水面上溅起一朵朵浪花,一圈圈荡漾开去。已经记不起是第几次来华清宫了,脑海里激荡着穿越千年横跨历史的画面,心中无来由地腾起些许道不清,说不明的凉意。微风徐来,禁不住轻轻打了一个冷颤。同行的美女问我冷吗?我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
幽王“烽火戏诸侯“,王妃”一笑值千金”;诗人杜甫由长安赴奉先省亲,看到百姓遗尸载道,哀鸿遍野华清宫内却轻歌曼舞、灯红酒绿愤然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千古绝句;大唐盛世唐玄宗与杨贵妃那段哀婉动人的爱情故事;双十二,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无论何时来到这里,厚重的历史迎面扑来,踏上这一片黄土,心绪注定不会平静。只因,这些典故均出自在这里——
一、华清宫
华清宫景区背依自然景观秀丽的骊山,位于西安城东30公里,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骊山海拔1302米,由于远远望去酷似一匹青苍色的骏马而得名。夏秋两季,雨过天晴,夕阳西下,则红霞映山峦,青山披金色。远观山峰,红光绮丽,这匹青苍的骏马立刻变成了一匹正欲腾飞的“火焰驹”,显得异常壮观美丽。“入暮晴霞红一片,尚疑烽火自西来”——这就是美誉为关中八景之一的“骊山晚照”。
秀丽婀娜的骊山林木苍翠,自然造化的的温泉静静流淌,宏伟壮观的建筑尽显威严,这座6000年温泉滋养和3000年帝王青睐的皇家园林成就了一个有关山、水、宫、情的传奇。
华清宫富丽宏大的建筑群,从山顶至山下,山宮一体,宫殿林立,阁楼相属。先后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发掘与扩建,逐渐形成了现今集风景园林、文物遗址、温泉沐浴、实景演出、登山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胜地,在全国众多文物旅游景点中独树一帜。
华清宫内集中着唐御汤遗址博物馆、西安事变旧址——五间厅、九龙湖与芙蓉湖风景区、唐梨园遗址博物馆等五大文化区和飞霜殿、万寿殿、长生殿、环园和禹王殿等标志性建筑群。
1990年4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李瑞环兴致勃勃地视察了考古现场,并从保护文物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它的历史价值提出了保护方案。1990年9月,我国目前唯一以皇家汤池为主题的专题性遗址博物馆——唐华清宫御汤遗址博物馆向世人开放,成为华清宫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棠汤,是人们俗称的“贵妃池”,为杨贵妃的专用汤池。因汤池平面呈一朵盛开的海棠花而得名。唐人的构思超俗,设计新颖。海棠花不仅是唐代文人对贵妃娇媚、丰腴形态的形象比喻,在古人心目中更有美好的寓意。
贵妃在这里荡涤尘垢,也在这里净化心灵。她沐浴时宛如“海棠初睡”的娇媚姿态不仅深受玄宗皇帝的宠爱,也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吟诗作画的素材。“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便是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对此情此景的写照。
莲花汤也称“九龙汤”,专供玄宗李隆基沐浴,是唐华清宫遗址中最有气势、最具代表性的汤池。汤池东西长10.6米,南北宽6米,深约1.5米,俨然一座庞大的室内游泳池。其造型奇特,上平面四角有一定的曲线变化,呈一朵抽象的的莲花。汤池的下平面是一个规整的八边形,象征着皇恩浩荡,德被八方。莲花是设计在大地的八极之上,完全合乎莲花根植于大地土壤之中而花浮于水的特殊生长规律。沐浴被看作是人与自然的沟通,帝王们尽情地在自然造化的温汤中沐浴,实现“天人合一,物我相融”的理想,最终以求长生不老、羽化升仙。这也是唐人心目中沐浴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唐御汤遗址博物馆除了莲花汤、海棠汤外,还有唐太宗李世民沐浴所用的星辰汤、皇太子沐浴所用的太子汤以及皇帝赏赐等级较高的随行官员所用的尚食汤。这五组汤池大小不一,形制各异,各具风格与特色,为我们感受千年前的皇家沐浴文化,提供了一幅幅珍贵的画面。
二、西安事变旧址
环园位于华清池园区的东南角,是园区内现存最古老的一组建筑群。院内具有江南园林优雅别致的风格,依山而建,使这里具有廊亭叠秀的独特魅力。荷花池中鱼戏芙蓉,亭台楼阁交相辉映。主要建筑有望湖楼、荷花阁、飞虹桥、白莲榭、五间厅、三间厅等等。
1936年10月、12月蒋介石两次入陕,以华清池为“行辕”,下榻五间厅,在此策划高级军事会议,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国策,强迫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率东北军、十七路军进攻红军。张、杨两位将军为促蒋抗日救国,在此谏阻蒋介石放弃内战政策,联合红军抗日,蒋介石断然拒绝。张学良、杨虎城遂联合行动,与12月12日发动兵谏,在院内进行了一场激战,蒋介石在寝室听见枪声,从后窗仓皇出走,越后墙而过,跃入深沟,碰伤脊背,由侍卫搀扶上山,匿身于西绣岭虎斑石处的草丛中,被搜山部队发现,扶掖下山,送往西安。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五间厅由五间厅房组成。自西向东一号房间是国民党员要员的办公室;二号房间是蒋介石的卧室;三号房间与卧室相通,是蒋介石的办公室,陈设颇为讲究;四号房间是会议室,蒋曾在此召开军事会议;五号房间是侍从秘书办公的地方。1936年12月12日凌晨兵谏发生时,蒋介石就是跳卧室后窗逃至骊山的。国家民族的前途,热血男儿的壮举,清脆的枪声,都交织在这小小的院落里。墙壁、玻璃窗上的累累弹痕,向我们述说着那个惊心动魄的时刻,定格了西安事变这个重要的历史事件。
骊山不仅自然景观秀丽,历史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山上景观景点多达40多个,主要有老母殿、老君殿、烽火台、兵谏亭、石瓮寺、三元洞、遇仙桥等景点星罗棋布。在骊山西绣岭半山腰处有一块巨石,气势岿然,名虎斑石,西安事变发生时蒋介石曾匿藏于此。巍峨的兵谏亭也是记载这段特殊历史的重要见证。
兵谏亭始建于1946年,是临潼最早的钢筋水泥建筑物,由蒋介石嫡系第一军军长胡宗南发起,黄埔军校七分校全体士官募捐,胡的部下桂永清主持修建而成。最初起名“蒙难亭”、“正气亭”,解放后,更名为“捉蒋亭”。1982年,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西安事变50周年前夕,国家统战部为尊重历史事实而定名为“兵谏亭”。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兵谏园的南壁上展示了一座长60米、高约4米的巨型浮雕,是我国迄今唯一反映西安事变史实的纪念性主题浮雕。它由具有象征意义的12组画面构成,成功塑造了张学良、杨虎城等典型人物,再现了当时的真实情景,成为我们回顾历史的生动教材。
至今,西安事变旧址五间厅和兵谏亭保存完好,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也因承载着这一段历史而载入史册,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景区。让我们借此缅怀那些为国家、为民族奋不顾身的民族英雄!
三、长恨歌
九龙湖风景区位于华清池西部。以九龙湖为中心,以飞霜殿、龙吟榭为中轴,以红色为主调,配以青松翠柏,垂柳草坪等绿色植物,色彩对比明快,令人赏心悦目。九龙桥将九龙湖分为上下两湖,龙桥堤壁上八个石雕龙头一字排开,个个口涌清泉,造型逼真。站在桥上,如置画中,凭栏回望,顿觉心旷神怡,难辨天上人间。
晨旭亭、晚霞亭分列九龙桥东西两侧,遥相呼应,与上湖南岸的龙吟榭相映成趣。湖北岸,汉白玉贵妃入浴雕像伫立湖中,亭亭玉立,婀娜多姿。飞霜殿,红柱挺立,宫灯悬挂,雕梁画栋,绚丽夺目,传说为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寝殿。
蒙蒙细雨,丝毫抵挡不住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细细的雨滴敲打着游人的衣裳,更淋湿在游客的心上。如若天降大雨,演出无法开始。游客们抬头看看天气,心中暗自祈祷苍天。不知是大家的诚意感动了上苍,还是夏季的雨就是这样喜欢停停息息?终于,雨停风歇暖人意,中国首部大型历史舞剧——《长恨歌》即将在这里演出开始。
望着看似平常、背靠骊山、平坦的水系,想象不出演出时候会是怎样的暗流涌动、洪波涌起?为我们当导游的帅哥告诉我们,旁边的两座小房子里暗藏玄机,舞台、灯光、舞美等操作控制全在这里。究竟《长恨歌》会是怎样的震撼与梦幻,真心好期待呀!
《长恨歌》以骊山为背景,以九龙湖做舞台,以亭、榭、廊、殿、垂柳、湖水为舞美元素,运用领先世界水平的高科技手段,营造了富丽堂皇的宫廷殿宇,万星闪烁的天空,滚滚而下的雾瀑,熊熊燃烧的火海等壮丽场景。巨幅LED屏,全隐蔽式可升降水下舞台,近300名专业演员,以势造情,以舞诉情,在真山真水中再现了一段真历史,一段人间至情。
大型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以“两情相悦”、“恃宠而娇”、“生离死别”、“仙境重逢”等四个层次十幕情景,在故事发生地重现了这段动人的爱情诗篇。
序幕《杨家有女初长成》:一朵美丽的荷花绽放在清波荡漾的九龙湖上。披着长纱的杨玉环在花中翩翩起舞。娇柔的身影,如玉的容颜,璀璨了苍翠山峦,朦胧了烟树龙榭。
第一幕《一朝选在君王侧》:天生丽质的杨玉环奉诏入宫,身着华丽的贵妃服,头戴凤冠,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唐明皇端详着花容月貌,娇艳无比的玉环,以金钗钿盒赐于其做定情之物。金殿举行册封大典,朝臣入贺,歌舞伎出,灯火辉煌,乐舞妙曼,宫殿巍峨,气象万千。
第二幕:《夜半无人私语时》:明皇与贵妃仰望银河,共诉衷肠,焚香盟誓。在牡丹丛中中追逐嬉戏,倾诉着爱意,缠绵着柔情。
第三幕:《春寒赐浴华清池》:贵妃娇柔地在一个透明的水体中轻摇慢舞,圆形的水帘和着音乐慢慢升入空中,她丰腴美艳像雨中梨花,玲珑剔透如含露玉枝。好一幅”贵妃出浴图”!
第四幕《惊破霓裳羽衣曲》: 安禄山见驾唐明皇和杨贵妃,带来了胡人盛行的胡旋舞和胡腾舞,强劲狂放的胡风为大唐文化注入了旺盛的活力。杨贵妃禁不住喜悦的心情,与众胡旋舞女一起跳着华丽而奔放的舞蹈,陶醉在溢彩流光的胡风劲舞中。
第五幕《玉楼宴罢醉和春》: 杨玉环玉楼宴罢,醉步摇曳,醉意朦胧,风姿卓越如春风醉杨柳,和蜜意柔情似烟霞漫溪水。迷醉的姿态缠绵出娇艳的风情。高力士侍奉左右,不敢有丝毫怠慢。
第六幕《仙乐风飘处处闻》: 骊山脚下,皇宫高处。梨园内华灯溢彩,罗帐流光,缓歌慢舞,仙乐飘飘,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贵妃率梨园弟子在芙蓉花中翩翩起舞,众舞女广袖舒展云肩绚丽,唐明皇与杨贵妃乐舞合欢,含情凝睇,沉漫在情海中,共浴在爱河。
第七幕 《渔阳鼙鼓动地来》: 安禄山造反,潼关沦陷,京师告急,惊破了唐明皇的春宵花梦。群山中,战火纷飞,皇宫里,丽人逃窜,熊熊烈火燃烧着唐明皇的“芙蓉帐”,也燃烧了大唐王朝的天子之梦。
第八幕《花钿委地无人收》:唐明皇携杨贵妃仓皇西逃至马嵬坡,将土哗变,逼迫唐明皇赐死杨贵妃。唐明皇与杨贵妃在将士的包围中,那么无助、孤单,那么难分难舍。无数白绫绕在贵妃身上,她就这样在惨淡的月光下凄美地死去。苍凉、凄楚的歌声在空旷的山野里久久回荡……
第九幕《天上人间会相见》:寒风雪天中,唐明皇回到长安城,杨贵妃的颜容笑貌在他的脑海中萦绕徘徊,令他肝肠寸断。睡梦中,唐明皇入蓬莱仙境与杨玉环相会。两人泪眼相望,尽诉相思,再续前缘。仙女们手持彩绸飘然起舞,华丽优雅的“霓裳羽衣舞”似风吹仙袂,为这对有情人能在仙宫相会而乐,无数白鸽凌空飞翔,表达着“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美好祝愿。
舞剧《长恨歌》 唯美动人的画面、超强庞大的阵容、艳丽精美的服装、婀娜多姿的舞姿、精彩绝伦的表演、一幕幕拨动着游客的心弦。 华清宫中国首部大型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它创造了国内旅游文化演出若干个第一,第一个运用水中升降舞台、美国拉斯维加斯火海技术、瑞士超高亮度大型影像投影机、意大利香气扩散效果系统、亚洲最大的700平方米LED可折叠软屏,舞台效果国内独创、世界一流,堪称中国旅游文化演出的惊世之作。
中国首部大型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总策划张小可介绍,该剧脱胎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同名诗歌,以“旅游资源+文化创意”模式带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成功实践,不仅强化《了临潼华清池国家5A级景区和西安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地位和影响力,也为传统旅游景区如何实现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并举、经济与文化发展并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提供了有益借鉴,为西安、陕西乃至全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新的范式。
总策划张小可在谈到最初的创意时说:“过去别人这样说陕西文化,说我们‘地下的多,地上的少,静态的多,动态的少,死的多,活的少,说起来气象万千,看起来黄土一片。’所以《长恨歌》出现了,就是要让地下的、躺着的、冰冷的历史,鲜活的、昂扬地站起来。斯山为大幕,斯水作舞台。斯地真历史,借我入戏来”。是总策划张小可对这部“真山真水真历史”舞剧艺术特点和创意的深刻解读。”
土耳其总统阿卜杜拉·居尔访问中国时,专程来到西安,特意观赏了《长恨歌》,沉迷于中国文化的博大深厚,惊叹于这部异域的文化盛典。演出结束后,他写下了这样的观感:“我对这场有着完美灯光、音乐、舞蹈的演出非常陶醉,向创作这个杰出艺术品的工作者表示祝贺。观看这场演出,令我有了难忘的经历。非常感谢!”
《长恨歌》这曲荡气回肠、动人心魄的爱情绝唱,这部气象万千、震撼视听的盛世华章,正以其卓越的品质,荣耀陕西、舞动中国,名誉世界!(参考文献《讲解华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