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核驱动,广东男篮的季后赛胜负手:胡明轩与徐杰的“矛与盾”

聚爱篮球 2025-04-04 13:13:30

2025年CBA季后赛即将打响,广东男篮本赛季的征程可谓跌宕起伏。从易建联退役后的青黄不接到常规赛创历史最差战绩,球队的每一步都牵动人心。

而在这段艰难的重建期中,胡明轩与徐杰这对后场组合,成了广东队能否逆风翻盘的关键。

两人风格迥异却又互补,他们既是球队的“矛与盾”,也是杜锋战术板上最灵活的两颗棋子。

徐杰:小个子的大心脏,广东的“战术大脑”

本赛季,身高仅1米79的徐杰硬生生用实力撕掉了“临时替班”的标签。

常规赛第二阶段,胡明轩因伤缺阵时,徐杰扛起大旗,场均能轰下17.6分8.7助攻,三分命中率更是高达47.8%。

他的表现不仅让球迷惊呼“活该当全明星票王”,更让广东队的进攻体系焕发新生。

徐杰的核心价值在于两点:控场能力和关键球硬解。他与外援莫兰德的“1-5挡拆”堪称广东队的招牌战术,既能通过精准传球激活内线,又能利用自己的投射威胁拉开空间。

这在季后赛中,对手若包夹外援或封锁内线,徐杰的冷箭三分和灵巧突破将成为破局利器。此外,他的心理素质极强,越是关键时刻,三分越准——这一点在常规赛多次逆转中已得到验证。

胡明轩:防守尖兵与冲击力担当,状态回暖成X因素

相比徐杰的稳定,本赛季胡明轩的表现更像是“过山车”。

第三阶段复出后,他的场均数据仅有11分3.3助攻,命中率低至38.8%。但杜锋坚持让他首发,让他从比赛中找回自己的状态,杜峰的这一操作可能会让许多球迷们感到诧异,甚至一些球迷更质疑胡明轩是“首发挖坑”。但杜峰坚持让胡明轩首发,这背后肯定有更深层的考量。

首先,胡明轩的身高(1米91)和防守覆盖能力是广东外线的重要屏障。搭配小外援伯克时,他能弥补后者防守端的短板,尤其在面对对手重型后卫或锋线强攻时,胡明轩的对抗优势不可替代。

其次,他的冲击力能为球队创造更多转换进攻机会。近期对阵宁波的比赛中,胡明轩末节独得19分,状态明显回暖,证明“以赛代练”策略初见成效。若他能找回受伤前的爆发力,广东的攻防转换将更具威胁,因此杜峰坚持让胡明轩打首发,即使他的表现差强人意,但是哪怕是他找回70-80%的状态,这也是值得的。

双核互补:1+1>2的化学反应

尽管两人风格不同,但杜锋的战术体系恰恰需要这种互补性。

进攻端:徐杰主控节奏,胡明轩侧翼突击。当徐杰持球组织时,胡明轩的无球跑动和空切能撕裂对手防线;

而当胡明轩持球突破吸引包夹,徐杰的外线火力又能及时惩罚对手。

防守端:徐杰凭借预判和敏捷性锁死小快灵后卫,胡明轩则用身体对抗限制锋线强点。这种分工在季后赛高强度对抗中尤为重要。

此外,两人的轮换使用还能解决体能问题。徐杰在第二阶段场均出战40分钟,体能接近透支,而胡明轩的复出恰好为他争取喘息时间,确保季后赛关键场次能满血出战。

隐患与期待:状态波动与战术取舍

双核虽强,但广东队的隐患也很明显。胡明轩伤愈复出后的状态仍不稳定,若持续低迷,可能拖累首发阵容;而徐杰一旦被对手针对性封锁(如包夹或换防大个子),广东的进攻容易陷入停滞。

对此,杜锋的应对策略可能是:

激活外援联动:伯克的投射、吉伦沃特的硬解能力需与双后卫形成合力,避免徐杰独扛压力。

信任新人徐昕:徐昕本赛季的表现让广东队的内线多了一道屏障,这位2米26的内线小将若能提供护框支持,双后卫便能更大胆地外扩防守。

双核决定上限,广东需打“团队篮球”

季后赛从来不是单打独斗的舞台。胡明轩与徐杰的组合固然关键,但广东若想走得更远,还需杜润旺的三分、任骏飞的经验、外援的爆发以及全队的防守韧性。正如媒体人麦穗丰所言:“企图分裂这对组合的言论,非蠢即坏。” 这对“矛与盾”能否打出1+1>2的效果,将直接决定广东男篮的季后赛命运。

你认为胡明轩徐杰组合能否实现1+1>2?大家可以在评论区讨论!

喜欢的朋友们可以点个赞和关注!!!

作品声明:图片取材于网络

1 阅读:221
聚爱篮球

聚爱篮球

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带你去认识不一样的篮球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