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小鹏发布的P7+让BAO师傅颇有些意外。以往新势力造车公布新品,在车身比例上总能找到不少“海外友商”的身影,可在这辆车上,你能够看到的却是“独树一帜”,特别是那个仿佛飞碟般的双尾翼设计,很难在车圈找到同类。如果一定要找一个,也是小鹏家不久前发布的MONA M03,在C柱处的空气套件设计,与之有异曲同工的味道。
可在发布会上,小鹏的产品经理还是“摊牌了”,P7+的设计还是没能“免俗”,借鉴了海外品牌的思路,不过这次的借鉴反而引来了一片赞誉。原因就是这次小鹏P7+的车尾,采用了名为“Kammback”的设计理念。“Kammback”通常指有超长溜背曲线的车型,其最大的特征是在车型的尾部,车顶线条会突然被切断转为直线下垂的造型。早期的研究发现,具有泪滴状的车身造型具有最佳的空气动力学性能,但唯一的缺点是车身一定要非常非常非常的长,(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保时捷917的长尾版,以及迈凯伦SPEEDTAIL)。不过,后来的工程界,通过后来大量的实验证明,在泪滴造型的车尾处如果转用垂直断面造型,能更好地降低空气阻力。当汽车高速运动的时候,会在尾部的垂直表面处形成一股湍流,有效地“填充”了车尾部分,使车顶部分的空气流速更快。
第一次应用这一理念的是德国工程师兼空气动力学家Wunibald Kamm,他在1938年设计了最初的Kammback造型,并将其运用在了BMW 328身上,这辆车在1940年的Mille Miglia意大利开放公路耐力赛首次亮相。宝马将这辆车称为“Kamm Coupe”,其车身造型也定名为“Kamm-tail”或“Kammback”。自1940年以来,Kammback造型已经运用在了几款车型上,时至今日,如丰田的第二及第三代Prius、第一代的Datsun Z、现代Ioniq、1970年代初的野马,甚至是奥迪A7也都采用了类似的设计。
小鹏P7+使用这一设计的核心还是要提高空气动力表现,在Kammback理念影响下,整车的风阻系数仅为0.206Cd,这无疑为增加续航做种了贡献。不过使用Kammback设计的车型多有一个弊端,就是溜背的造型让后排空间很难保证。而这次P7+的设计师使用了两个巧妙的方法,化解了这一难题:一方面通过使用超薄800V电池,把车底板尽可能做薄,给后排提供充足头部空间;另一方面是使用悬浮车顶+双尾翼的形式,对冲掉了车尾的高度,使尾部看起来仍然很流畅协调。创新的设计让小鹏P7+实现了一直设计界头疼的不可能三角,即高颜值、低风阻、大空间三者兼顾。所以这次小鹏P7+的设计虽然借鉴了海外的理念,仍然获得业内人士的好评,也不足为奇了。
当然,小鹏P7+的亮点不止于设计,比如空间表现。得益于后备箱掀背式开启结构,小鹏P7+实现了3个1米,即开口长1米,宽1米,高1米,标准状态下,整个后备箱尺寸达到725L,而通常同级SUV的后备箱容积约在500L左右。P7+的后排放倒后,容积更可拓展至2221L,而SUV的容积通常也只有2000L左右。在二排放倒的情况下,P7+能够装入32个20寸的登机箱。所以小鹏P7+作为一款轿跑车,能够有超越SUV的承载表现,还是让人相当意外的。
另一方面,小鹏P7+小鹏P7+全系首发搭载小鹏全新一代AI鹰眼视觉方案,它是行业首个单个像素Lofic架构纯视觉方案,在面对诸如明暗光替换、强逆光、弱光等环境下,能够更快的适应变化,同时相比起传统摄像头,具有更准,更清,更远的信息采集能力。在感知能力上,小鹏P7+可实现1.8个足球场大小的感知范围,同时能够对异型/未知障碍物进行清晰地识别。相比起传统手写规则的智能驾驶,在AI端到端大模型的加持下,能够100%发挥摄像头采集的信息数据。目前这套智驾系统的水准,已达到了小鹏汽车的最高水平,配合首发搭载的AI天玑5.4.0版本系统,不仅做到了不限路况、不限路线的AI智驾体验。小鹏官方称这套系统做到了全国都能用,全国都好用;且能够实现XNGP的0速激活,原地启动。
写在最后:
随着小鹏P7+的公开,小鹏汽车从设计到空间体验,从硬件方案到智驾系统,都能够看到其明显的成长与成熟。不仅有颜有料有内涵,更是在功能与设计上做到了统一与创新。新势力造成正在从初出茅庐的白面小生,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的当家武生。根据BAO师傅得到的信息,一周内,小鹏官方还会有更多关于P7+的信息公开,BAO爱车工作室也将在第一时间进行报道,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