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艾滋病已经扩散到学生群体中,大学生4年有12397例被感染,且呈现低年龄现象!我们得正视一个让人忧虑的现象:艾滋病正慢慢进入我们的校园,给年轻一代的健康和未来带来了威胁。
触目惊心的数据背后中疾控发布的一份报告披露,2010年至2019年,包括年轻学生在内的15-24岁人群累计报告艾滋病感染者141557例,男女比例为33.9比1,平均年龄19.9岁。 另据深圳疾控中心披露,艾滋病感染出现低龄化趋势,初中、高中段病例多次出现,最小一例尚不足13岁。
2023年青年学生查出艾滋感染3010例,13年累积报告青年学生感染病例已达35704人!
据相关数据,2020年至2023年,新报告青年学生病例分别为:2977人、3677人、2733人、3010人,四年间共报告12397人!
这些数字的背后,隐藏着一个个,富有活力的生命,还有那些,有可能被改变的命运。
性教育的缺失性教育的缺失,是导致艾滋病在学生群体中蔓延的一个重要原因。
许多年轻人尽管已经成年,不过对于性知识的了解却非常少,或者是压根就未曾接触过性知识教育。
这使得他们在发生性行为的时候,缺少自我保护的意识;即使懂得自我保护,也往往用错了方法,从而导致保护措施未能派上用场。
比如很大一部分年轻人并不完全了解安全套的正确用法,很容易在使用过程中造成破损和病毒的传播。
朱力亚,武汉某大学女学生,2004年4月被检测出感染艾滋病毒并被劝退学,2005年,自愿公开身份呼吁人们关注和预防艾滋病。
社会观念与现实落差社会观念和现实之间的落差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一方面年轻人崇尚性自由,接受了更加开放的性观念,另一方面又羞涩于咨询性相关的疾病。对艾滋病的“闭口不谈”反而助长了大家对HIV的错误认识,有利于它的传播。这一现象在同性恋群体中更常见,尤其是男男性行为成为大学生感染艾滋病的主要途径。
网络社交平台的影响不容忽视的是,网络社交平台的普及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艾滋病的传播。上海长沙西安南昌南京北京等大学聚集的城市,艾滋病感染学生约60%存在网络社交平台交友这一行为。网络的匿名性和便捷性使得性行为变得更加随意,这个时候也增加了感染风险。
结语面对严峻现实状况,我们需积极展开性教育,提升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社会各层面应共同努力,营造更健康、更安全的成长氛围,让每位年轻人切实远离艾滋病威胁。对此你有何看法?你觉得我们应采取哪些举措,能更高效保护学生,使其避免受艾滋病侵害?尤其期待你分享观点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