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伍迪·艾伦的封神之作,《安妮·霍尔》以神经质的幽默和自嘲式的独白,撕开了现代爱情的虚伪面纱。影片通过男主角艾维·辛格(伍迪·艾伦饰)与安妮·霍尔(黛安·基顿饰)的分分合合,精准捕捉了知识分子在情感中的焦虑与矛盾。第四堵墙的打破、动画元素的插入,以及街头采访的荒诞桥段,都成为后现代叙事的经典符号。这部1977年的作品横扫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四项大奖,至今仍被影迷奉为“话痨式浪漫喜剧的天花板”。

2011年的《午夜巴黎》以穿越为壳,探讨了“黄金时代情结”的集体迷思。作家吉尔(欧文·威尔逊饰)在巴黎午夜的街头偶遇海明威、菲茨杰拉德等文艺巨匠,这场穿越不仅是对1920年代“流动的盛宴”的致敬,更是对当代创作困境的隐喻。影片用油画般的镜头语言,将巴黎的浪漫与怀旧渲染到极致,而玛丽昂·歌迪亚饰演的阿德里亚娜,则象征着人类对理想主义的永恒追寻。该片斩获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豆瓣评分高达8.3分,被《纽约时报》评为“伍迪·艾伦献给文艺青年的情书”。

2013年的《蓝色茉莉》标志着伍迪·艾伦从喜剧向心理现实主义的转型。凯特·布兰切特饰演的茉莉,从纽约贵妇跌落为寄人篱下的破产者,其精神崩溃的过程被镜头冷静解剖。影片通过交叉剪辑的叙事手法,将虚荣、谎言与阶级焦虑层层剥开,堪称《欲望号街车》的现代翻版。布兰切特凭借此片拿下奥斯卡影后,而茉莉在街头独白的最后一幕,至今仍是社交媒体热议的“中产崩溃名场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