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广州一家奶茶店门口发生的一幕,被挂上了热搜。
店员做好奶茶放在柜台上等客人来取,结果一小孩直接拿走就喝。
他妈妈也不管教,还气势汹汹地在那怒吼:“谁叫你放在那里。”
争执中,店员说了一句:“她家小孩偷奶茶还有理由啊?”
那位宝妈瞬间暴怒,冲上去扯住店员头发,把她甩飞在地上,嘴里不断飙着脏话。
店员还算镇定,被摔在地上后仍向围观的人解释:“她家小孩偷奶茶。”
宝妈却仍觉得自己有理,手指不断怼着店员在那声嘶力竭地胡搅蛮缠。
看到周围人都在指责她,可能觉得面子挂不住,又气急败坏地去踢那位店员。
听到有人说报警了,她带着2个孩子准备逃走,保安赶紧拦住她不让她走。
她又骂又踢,甚至还上嘴咬保安的胳膊,保安也不惯着,一巴掌扇过去。
这位宝妈看逃不掉,就坐在人家店门口的凳子上,下一秒居然从包里掏出了一把刀。
拿着刀挑衅地指着周围的人,理直气壮的神情,依旧不觉得自己有任何过错。
一段47秒的视频,看得人血压飙升,真正印证了评论区那句:
“当你发现一个孩子的行为异于常人的时候,你再去接触他的家长,就会发现:
这一家人里病得最轻的就是孩子了。”
有人圣母心泛滥,说这位妈妈会不会只是护犊心切,不想自家小孩受到伤害。
但后续却被扒出,这家人已经不是第一次这样偷奶茶了,简直是偷奶茶专业户。
另一家奶茶店的监控录像里,就清清楚楚地拍到:
小孩偷窃的行为,甚至还是妈妈指使的。
难怪当妈妈拿着刀坐在那和众人对峙的时候,这俩小孩能如同事不关己般那么镇定呢。
这位妈妈情绪失控打人的原因,并不是出于爱孩子,大概率是因为被抓包后的恼羞成怒。
02你会发现我们身边,隐藏着太多像这类无法控制自己、随时随地发作的“情绪巨婴”。
他们虽然已经成年,甚至可能都为人父母了,心智却依旧像没断奶的婴儿一样。
稍有不如意,就会暴走,产生过激行为,肆意发泄情绪,经常波及无辜。
就像哈佛心理导师加藤谛三描述的那样:“作为成年人的个体,却无法拥有成年人的情绪。
当你用成年人的标准去要求他时,他的情绪会比一个三岁孩子更不稳定。”
比如,前段时间,长沙的一家盒马鲜生门店,一男孩在奔跑的时候被自己绊倒在地。
摔到了头,出现了短暂昏厥,去医院检查诊断出头皮血肿、脑震荡。
孩子自己绊倒的,结果家长却认为是这家店的责任,说盒马店大欺客,没人扶他儿子。
后续甚至跑到店里打砸商品,在那摔水果,气势汹汹地想要讨说法。
但正如评论区所说,店员第一时间肯定不敢随便去扶啊,需要医护人员初步判断能否移动,才好动作。
而且为了索赔就情绪激动地去砸店,真以为是按闹分配呢?
另一家超市的监控录像,也拍下了类似的事件。
家长带着小孩去逛超市,小孩自己不看路,一头撞上了防盗器,哭闹不止。
家长暴怒了,觉得是防盗器害他家小孩撞到的,用力猛踢了几脚后还觉得不解气。
后面甚至怪力乱神地把防盗器给掰断了......
还有一家餐厅的监控录像里,一对情侣吵架,男子在那无能狂怒把桌子给掀翻了。
他女友看他暴走了,赶紧拉住他,没想到他更来劲了,把怒火对准了无辜的驻唱歌手。
举起台上的一个乐谱架子,就往人家身上砸过去,幸好被一个东西挡住了没砸中。
男子不解气,又拿起桌子上的水杯,朝着驻唱歌手泼过去。
不是,人家一陌生人好端端地在台上唱歌,怎么就惹到你了?
03你会发现,情绪巨婴们一般会有以下几种表现,可以对照参考一下:
①容易情绪失控。
别人的一句话或一个眼神,都有可能让他爆发,一点就炸,出现过激反应。
②以自我为中心。
他们往往会认为,所有人都应该以他的需求为重,所有事都应该服从他的期望。
③无法面对延迟满足。
只想索取当前的满足,对需要等待的成果不愿意等候、只想走捷径。
④永远活在自己“美好的幻想”之中。
需要别人哄着他捧着他,为他提供情绪价值,自己只愿意相信自己所认为的。
⑤无法独自生存,极度依赖他人。
需要他人持续的关注、无条件地支持自己,如同吸血一般。
⑥爱回避错误。
面对自己的错误或失误,只会焦虑、回避,不肯去面对、去解决。
04正常人难以理解他们的脑回路,但心理学上对这类“情绪巨婴”的逻辑有着非常透彻的解析。
《深度关系》一书中提到,婴儿都是全能自恋的,他们的逻辑是:
“我一动念头,世界就该按照我的念头而运转。”
当全能自恋受损时,人就会产生全能暴怒,受暴怒驱使着,人就会产生毁灭欲。
于是,被全能暴怒控制的人,沉溺于这样的逻辑:
①任何不如意都是在挑战我的自恋;
②任何不如意,不管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都有主观恶意动机在;
③有主观恶意动机者必须向我道歉;
④否则,我就灭了你,或者灭了我自己。
情绪巨婴们拒绝长大,认为世界的一切都应该是围绕着自己转的,只要我哭,就会有奶吃。
一旦事情脱离了自己的控制,他们就暴怒、发狂、撒泼,不停折磨着身边的人,甚至波及无辜的人。
遇到这类情绪巨婴,最好的处理方式也许就是:
划清界限,礼貌远离。不要试图去改变他,别想着能拯救他。
因为他会吸食你的能量,尼采早就说过“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会变成恶龙。”
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尽快识别、筛选,然后尽可能远离。
成年人的世界,只筛选不教育,只选择不改变。
余生很贵,遇到烂人烂事,不纠缠、不回应,才是最好的解决方式。
共勉。
作者:小椰子,个人成长领域作家,全网粉丝量破200万。关注我,用独特视角解读社会事件,陪你一起每天认知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