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下图,这是神舟十八号返回舱着陆后的外观,表面一团漆黑。
再看下图,这是2023年10月,印度加甘扬飞船返回舱着陆的模样。
从两张图片可以明显看到,中国宇宙飞船返回舱着陆后,表层被灼烧的乌漆嘛黑,而印度飞船返回舱着陆后,却跟全新似的,难道印度航天技术比中国都要强?
飞船着陆会经历什么?返回舱、推进舱跟空间站分离,相对速度大概是1~2m/s,接着推进舱发动机点火,在减速状态下,返回舱和推进舱找到合适的仰角后,慢慢进行返回轨道。
此时,返回舱和推进舱被地球引力捕捉,二者开始进入自由滑行状态。
在距离地表145公里的高度时,推进舱开始跟返回舱分离,它的结局是在进入大气层后,被彻底烧毁,确保推进舱不会对地球造成破坏。
返回舱在进入大气层后,跟外界空气剧烈摩擦,舱外温度猛涨到上千摄氏度。
接着,返回舱会进入黑障区,返回舱和地面都无法接收到双方的信号。
黑障区形成原因是因为返回舱速度太快,再入速度超过12马赫后,舱体表面与大气摩擦形成的高温等离子区,阻隔了无线电信号的传播。
当返回舱速度逐渐降低到8马赫以下时,无线电通讯开始慢慢恢复正常。
在返回舱距离地表10公里时,需要进行人为减速,例如引导伞拉出减速伞,迅速降低返回舱速度,慢慢降低到4m/s。
这个速度还是太快,返回舱能承受跟地面的碰撞作用力,可里面的宇航员却不行,所以在即将贴近地面时,返回舱着陆反推发动机会迅速点火,将速度控制在1~2m/s,最终安全实现软着陆。
为什么飞船返回舱着陆后,为什么表面乌漆嘛黑?在距离地面100公里处,当返回舱突然进去高密度大气层后,二者会产生剧烈摩擦。
以7.9km/s的速度来算,返回舱底部温度高达1500℃,如果返回舱进入黑障区,温度会超过2000℃。
为了保证返回舱不被焚毁,除了用特殊金属材料外,返回舱底部会特制一个由钛合金、陶瓷等复合材料组成的隔热区,其他表层区域覆盖烧蚀防热材料。
返回舱着陆,首先保障返回舱不会被焚烧,接着再保障内部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前者很容易,后者不简单,毕竟人体太脆弱。
举个例子,大热天,你在家里不开空调,不开风扇,被热晕了,但房子没事,所以咱们需要打开空调给室内降温。
切换到返回舱着陆问题上,保障1500~2400℃高温不会影响宇航员的秘密,在于隔热吸热。
返回舱隔热层在不断吸收热能后融化,其表现就是像被烧焦一样的颜色,舱体外面越黑,说明吸热功能越好。
为什么印度飞船返回舱,着陆后表面跟新的一样?2023年10月,印度在卡纳塔克邦加甘扬试验场进行无人试飞,这次实验的重点在于测试返回舱的逃逸能力。
如果一切顺利,马上就能实现载人航天飞行,所以这次试验,不仅印度,就连其他国家都高度关注。
最后,飞船返回舱安全坠落在孟加拉湾海域,当把返回舱捞起来的时候,全球网友愣住了。
怎么表面跟新的一样?有网友拿出中国神舟返回舱的照片对比,难道印度的航天技术已经到了如此先进的地步?
返回舱着陆,都需要面临“高速状态下的大气摩擦”,所以不管是中国的飞船返回舱还是美国的,又或者是印度的,都需要解决隔热难题。
印度飞船返回舱表层覆盖的特殊隔热层,主要材料是碳化硅。
碳化硅具备超强的耐磨性和热稳定性,它的升华温度相对较高,在2700℃左右,而返回舱在重返大气层时,面临的温度大概在1400~2000℃左右。
再加上碳化硅具备高机械性,即便返回舱在经历剧烈的气动加热和冲击时,仍能保持结构的完整性。
也就是说,中国神舟飞船返回舱采用的是特殊烧蚀材料,由玻璃纤维和高温树脂复合而成,在高温下燃烧蒸发的同时,会带走热量。
印度飞船返回舱采用的是吸热材料,所以返回舱着陆后,表面看上去跟新的一样。
最令人诧异的是,印度此次试验返回舱着陆的飞行高度仅有17公里,而中国空间站“天宫”的轨道高度在340~450公里之间。
真相就是,印度试验飞行高度远低于100公里的卡门线,压根连太空都没有进入,二者完全没有可比性。
卡门线:是一条位于海拔100 km处,是现行大气层和太空界线的定义。(国际的航空航天标准制定)。
晴天
阿三的淋了牛尿能抗3000度高温的!
用户14xxx32
印度阿三是在电影棚里面拍的,肯定完好无损[得瑟]
Πανδώρα
省流:因为阿三的飞船压根没飞出过大气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