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用的节俭反而最费钱
节俭,无疑是好的。
但如果初衷是省钱,结果却花更多的钱,这就叫无效节俭了。
第一个就是舍不得扔坏了的食物,因此去医院。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
我妈更过分,我吃了一口酸了的西瓜,我妈不信,非得自己尝,还把我爸拉来,让他也尝尝,结果一家三口都上吐下泻。
第二种就是怕食物坏浪费,所以一直吃坏的!有个亲戚就是。每次吃饭,先吃上一顿的剩菜。
结果新炒的菜,又变成了剩菜。其实就是一盘菜的“浪费”。这样对健康也不好啊。
还有就是为了节省小钱,浪费了大钱。
接我奶奶来城里,都到了,想起自己买了两块钱的馒头忘放冰箱了,非要我老公回家收一趟,来回五十公里的油钱,不会算。
所以如果大家有这几种习惯的,抓紧改了吧。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种现象可以用“决策偏差”和“沉没成本效应”来解释。
当一个人形成了无用的节俭这种强迫性习惯时,有可能是因为在认知上出现了偏差,过于关注节省眼前的小成本,而忽视了长期的效益和整体的利益。
比如,为了节省购买优质产品的钱,选择了便宜但质量差的物品,结果很快就损坏需要重新购买,反而花费更多。
沉没成本效应则会让人们因为已经投入了某些成本(比如购买了便宜但不好用的东西),而不愿意放弃,继续在错误的方向上坚持,导致更多的浪费。
这种行为模式往往与个人的成长环境、价值观以及心理安全感等因素有关。
比如现在很多家庭中的老人,过于节俭与孩子生活方式产生冲突,希望儿女们多多理解老人的这种习惯和行为,虽是最终浪费,但也不要过多苛责他们。
就刚刚,给我妈买的大闸蟹不舍得吃,说要等孩子回去。死了一大半全给我丢了!四两的母蟹啊,我都心疼!
上学时有个同学为了省钱上网不吃饭,去海底捞排队吃人家免费发的小零食,那时候还是装在盘子里的散零食,锅巴之类的,排在最后,蹭免费零食吃,就为了省钱上网,不知道后来怎么样了
是吧!是吧!还会说,我不省的话,怎么有钱住医院,怎么有钱买药,全靠我省下来的。[呲牙笑][呲牙笑]
有一招可以制服,直接了当说,想吃就现在吃,你死后我什么都不会烧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