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在上海车展开幕日前夕,宁德时代是率先举行了科技日发布会,这次发布会一口气发布了三款硬核产品,包括宁德时代骁遥双核电池、宁德时代钠新电池、宁德时代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
宁德时代钠新电池,解决能源“卡脖子”难题,“锯断不起火”、峰值5C快充、-40℃环境下90%的能量保持率,以颠覆式创新夯实新能源的基础。
宁德时代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又一次打破超充上限,成为全球首款峰值12C兼具800公里纯电续航的磷酸铁锂电池,5分钟充好,10分钟充饱,让“神行超充”成为标配。
宁德时代骁遥双核电池,从传统的“补短板”迈向“找长板”,通过不同化学体系的多元组合,突破单一化学材料体系难以兼顾全场景的技术瓶颈,成为真正的动力电池“六边形战士”,为行业提供颠覆式创新的动力电池终极解决方案。
宁德时代骁遥双核电池
宁德时代超级科技日重磅发布宁德时代骁遥双核电池,用“双核架构”打破单一化学体系边界,从电池的化学体系、能量管理、安全冗余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度整合与协同创新,实现全场景需求覆盖,推动新能源汽车进入“多核时代”。
双核架构,构筑智驾时代的能量底座
随着智驾时代的到来,电池已经从基础的能量载体升级为智能驾驶的核心。宁德时代骁遥双核电池拥有两个强大的“独立能量区”,如同精密协作的航空级双引擎,确保动力输出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安全性,不仅为当前智驾系统提供可靠保障,更为L3、L4级的自动驾驶预留了拓展空间。
1、高压双核
电池包两个能量区的高压系统能够自由组合,可以串联、并联或独立输出,我们称之为 "高压双核"。
当一个能量区的高压系统遇到紧急情况,BMS的控制系统能够立即识别和判定,通过物理-电气双重隔离,切断故障单元;同时通过拓扑重组技术重构高压回路,毫秒内完成健康能量区的高压系统无感接管。这种设计通过独创的"故障切割+能量重构"双保险机制,实现碰撞、短路等极端场景下高压供电不中断,重新定义高压供电安全标准。
2、低压双核
宁德时代在高压双核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了"低压双核",构筑起高压与低压双重能量的转换通道。类似DNA双螺旋架构的协同与互补,当一个区域突发故障导致12V供电中断时,智能管理系统同样能在毫秒内完成供电切换,确保车辆照明系统、制动助力、转向控制、车身控制系统等所有低压系统的稳定运行。可以说,低压双核,实现了"毫秒级无感切换"与"零功能降级"的创新突破。
3、结构双核
宁德时代首创的"堡垒式双舱结构设计",是基于航天工程分舱防护理念,打造的"物理隔离和功能备份"双重安全体系。当车辆遭遇极端外界损坏导致单侧结构受损时,无损结构区域能够依托立体桁架结构,维持正常结构功能。配合高压双核与低压双核的安全备份,即使单舱物理失效,仍可保障车辆以一定的安全速度继续行驶。宁德时代结构双核技术,为行业树立了"结构受损不等于功能失效"的安全新标准。
4、热失控安全防护双核
热失控安全防护,一直是宁德时代产品的核心设计内容。我们独创的“分区隔离+主动防御”双重防护机制,可在某区域电芯发生热失控时,让系统立即打开定向导流通道,将高温气体快速排出电池包外。这种类似航天器分断隔离的设计,使失控区域成为独立封闭的单元,确保其余电池处于正常工作环境,实现"全域无干扰运行",重构了热失控防护体系。
5、 热管理双核
双核架构也配备了双核热管理系统,能结合不同区域的电池温度特性,实现自主调配,形成双路立体热管理网络。就像汽车的分区空调,可以实现不同区域的温度独立控制。
自生成负极技术
在自生成负极技术中,宁德时代不再使用传统的石墨负极材料,而是让元素以金属的形式沉积在集流体上,实现能量密度的跃升,让电池体积能量密度提升60%,重量能量密度提升50%,能够在同样的电池包空间内,配置更多电量,支撑起更长的续航。
宁德时代自生成负极电池,应用了三大首创技术,在维持高比能优势的情况下,还能兼顾高安全和长寿命。
1、 寿命改善层面:
通过精准调控纳米级的界面层组分与结构,使离子传导速度提升100倍,沉积粒径相比行业提升10倍以上,让金属元素在界面上真正实现致密且均匀地沉积,使活性离子消耗速率降低90%,大幅延长电池的循环寿命。
材料设计上,在自生成负极电池内打造了界面保护层,将活泼组分渗透率降低了93%,活性离子的副反应消耗降低了85%,电池的存储性能提升了300%,大幅减缓电池的衰减。
2、 安全改善层面:
在电解液设计上,重筑高热稳定新型有机溶剂体系,大幅提升电解液耐高温性能,使电芯热稳定性提升80%,显著拓宽电芯热安全的边界。
此外,宁德时代自生成负极技术,能够灵活适配各种材料体系。比如,钠离子体系搭配自生成负极电池技术,能量密度可达350Wh/L;磷酸盐体系搭配自生成负极电池技术,能量密度可达680~780Wh/L;三元体系搭配自生成负极电池技术,能量密度提升至1000Wh/L以上。
电电增程,跨体系/跨电量/跨电压自由组合
宁德时代骁遥双核电池,首创“电电增程”理念,能够结合车辆的行驶状态和用户驾驶习惯,智能调控主能量区和增程能量区的分配策略。此外,依托于宁德时代在钠离子、磷酸铁锂、M3P、三元锂、凝聚态、硅碳体系、自生成负极技术等多种技术路线上的布局与沉淀,可以实现根据不同需求,针对性地开发和组合,为用户带来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让每一度电都充满想象,让每一公里都更加自由。
1、骁遥“钠-铁”双核电池
北方用户最担心冬季新能源车续航大幅缩水、车辆启动困难和充电缓慢等问题。以“钠新电池+磷酸铁锂自生成负极电池” 组成的骁遥“钠-铁”双核电池,充分利用了钠新电池的低温性能,-40℃环境下能量保持率依旧大于90%,让用户可以在北方寒冬中畅行无阻。以轴距2.75米的车型为例,通过钠铁的性能融合,取长补短,整体电量可突破75度,综合续航突破700公里。
让用户既能在极寒中释放强劲动能,又能在长途跋涉中续航更持久,真正实现“全温域畅行,全天候驾驭”。
2、骁遥“铁-铁”双核电池
为兼顾消费者对经济性与长续航的双重需求,通过“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磷酸铁锂自生成负极电池”组成的骁遥“铁-铁”双核电池,可令轴距接近3米的车型,续航由800公里跃升至1000公里,出行半径覆盖长三角黄金自驾圈,从上海到黄山,往返无需充电。同时,在紧急补能的需求下,主能量区还可以提供峰值12C的充电体验,从5%补能至70%SOC仅需5分钟。此外,骁遥铁-铁双核电池让每公里的通勤成本低至一毛钱,比地铁更划算,一年省下的钱,足够预定自驾沿途的高端酒店。
这种双核电池既能在日常用车中实现“低成本高效通勤”,又能在长途远行中展现“超长续航实力”,如同为车辆装上了“智慧双引擎”,让每一位用户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最佳出行方案。
3、骁遥“三元铁/双三元”双核电池
越野车、运动型车型爱好者最看重动力性能与驾驶体验,但传统电池技术往往在功率与续航的平衡、购车成本与使用体验的权衡上存在短板。骁遥“三元铁”双核电池由“三元体系电池+磷酸铁锂自生成负极电池”组合而成,依托主能量区三元电池的优势,可以提供超过1兆瓦的强劲动力,即使电量仅剩20%,仍可输出超过600kW的功率,远超1台V12发动机的最大输出功率,即使面对超过30度的斜坡,照样可以一冲而上;此外,主能量区也可达到12C峰值充电倍率,绝不让旅途因为充电而浪费时间。
还有“三元电池+三元自生成负极电池”搭配的升级产品——骁遥“双三元”元双核电池,搭载在轴距3米的轿车上,配电量可突破180度电,纯电续航里程轻松突破1500公里。这种双核电池既能在赛道上释放雷霆之力,又能在长途跋涉中稳如磐石,让每一公里都成为极致驾驶体验的一部分。
钠新电池
在这次技术发布会上,宁德时代还发布了全新钠离子电池品牌——宁德时代钠新,涵盖乘用车动力电池和重卡蓄电池。宁德时代钠新电池的研发、量产,不仅有效降低了对锂资源的依赖,构建了更安全、更低碳的新型电池产业生态;还解决了北方地区的低温痛点,推动电车在北方及其他高纬度地区的普及,助力实现科技向善。
钠新动力电池能够在-40℃的环境下电芯能量保持率仍达90%,冰天雪地也不掉电;电芯能量密度达到175 Wh/kg,具备超500公里的纯电续航能力,在混动车上的纯电续航超200km;拥有超10000次的循环寿命;支持峰值5C的超充,且在电钻穿透、锯断电芯、多轴向挤压,等极端滥用测试下依然不起火、不爆炸。宁德时代钠新动力电池将于2025年12月正式量产出货,首发落地巧克力换电车型。
宁德时代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则在重卡、房车、露营车等多个应用场景中展现出了卓越的性能:在-40℃的环境下不“停摆”,依然可以正常启动;使用寿命超8年,“车电同寿”。自放电率低于3%,停放1年也不趴窝。宁德时代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将于2025年6月正式开启规模化量产,首发落地一汽解放车型。
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
宁德时代超级科技日正式发布宁德时代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成为全球首款兼具800km超长续航和峰值12C的磷酸铁锂电池,再度突破超充边界,12C峰值充电功率突破1.3兆瓦,实现1秒2.5公里的超级补能速度。
峰值12C,5分钟充好,10分钟充饱
12C峰值充电功率突破1.3兆瓦,充电5分钟,续航520公里。在-10℃充电5%-80% SOC 仅需15分钟,比当前行业最高充电水平提升了100%,从“长途自驾”到“城市通勤”,满足全场景使用需求,让“神行超充”成为标配。
负极层面,采用全新一代超晶石墨,精准设计石墨表面亚微米级传导颗粒,让锂离子的嵌入速度突破物理枷锁,能量传输更加轻松高效。
电解液层面, 打造 “智能电解液专线”,应用纳米级的液相高速传输技术,通过构建高效SEI膜,让锂离子飞速穿梭,提升超充能力;并在充放电循环中,实现石墨的微裂纹自修复,进一步提升电池的使命寿命。
面对超充产热问题,应用均衡电子流技术,将电子传输面积扩大一倍,大大降低电子通道的能量负载,提高传输效率。同时结合正极的碳包覆纳米超导技术,加快电子的传输速度,大幅降低电芯内阻,让电池产热更小、能耗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