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了35次,终于上岸北京!”博主分享考公经历,评论区一片哗然

王嘴瓢评说 2025-04-11 22:13:20

文/王嘴瓢 校对/李蓉婳

如今的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前不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表示,202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1222万,较去年增长43万人,再创历史新高。

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加,让本就不乐观的就业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因为各行各业的就业已基本饱和,尽管有关部门通过专项行动提供了部分就业岗位,但跟庞大的毕业生群体相比,依然是杯水车薪。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一份稳定、有编制的工作成为无数求职者的目标,公务员便成为他们的第一选择。就拿2025年国考来说,341.6万人通过了资格审查,但计划招录仅3.97万人,二者之比为86:1。

然而,即便竞争激烈,还是有人挤破头皮进体制,尤其是像北京这种一线城市。

“考了35次,终于上岸北京!”博主分享考公经历,评论区一片哗然

近日,一位博主在社交平台分享了自己考公的经历,该博主表示,在过去一年参加北京各类公职考试笔试35次,总共17次进入面试考核,去了14次面试,最终成功上岸。

大家没有看错,是一年考了35次,而不是总共考了35次,相当于平均一个月考3次,而且还要准备面试,很多人潜意识里还停留在考公只有一年一次的国考和一年两次的省考上面。

笔者一开始还以为是制造噱头的,但翻了该博主的社交媒体主页,才发现人家一直都在分享自己的考公经历和经验,是真真正正努力考公的人!

消息一出,评论区哗然,北京考公而且是一年内上岸北京岗,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啊,光是进面试就已经很厉害了,况且他一年居然进面了很多次!甚至有网友惊呼:“这一年下来,经验太丰富了,感觉都能开个培训班!”

值得一提的是,该博主在2024年4月13日的时候,明明已经通过面试上岸北京文职辅警和某单位,为什么后续还要继续考?

事实上,考公后续还要进行体检和资格审查,起码需要三个月以上,在这期间一些考生如果不放心可以同时考其它单位;该博主也表示,之所以考了这么久主要原因是笔面水平差距过大,进面不难但一到面试就碰壁,只能返回去重新笔试。

博主还说到,之前他参加了一年事业编考试后,发现不擅长面试,所以只能在笔试尽量做到断层第一,而事业编由于岗位少卷子简单笔试很难拉开差距,所以将目光锁定在京考上,岗位分散题目区分度高,可以补上面试短板;

显然,该博主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和短板,在这一点上他已经比绝大多数的考生优秀了,况且考公这条路可不好走,没有多少人能考一两次就成功上岸的,都坚持了很久。

所以,考公首先要摆正心态,问问自己是不是坚定选这条路?能不能做好持久战的准备?如果心态不好,是很难坚持下来的。

不过也有网友质疑,为什么他一年有那么多的机会去参加考试?该博主回复称:“单位多”。

考公选岗首先跟专业有关,有的专业考公岗位多,例如法学、汉语言、财会、计算机、经济学类等,考公岗位多就意味着机会多。

当然,如果是名校毕业生,那优势会更大。

一名985硕士毕业生,包括国考、省考、定向选调、事业编联考、人才引进、高校单招、紧缺人才招聘等,毕业那年只要想考,体制内能考100场以上的考试;相反,如果你只是普通的双非本科毕业生,那么只能等每年的国考省考和事业编考试。

还有的人不知道,其实考公岗位的多少也跟地域有关,正如该博主所说,他之所以能考那么多次,根本原因就是单位多。

北京是首都,单位的数量绝对是全国数一数二的,而且北京几乎所有的体制内考试都是限户籍的,所以考公难度一点也不大。

总之,该博主的这种坚持真的很让人佩服,但也从侧面反映出就业压力之大。虽然他考了35次,但他也只用了一年啊,而大多数人几年都无法上岸,背后的辛酸和痛苦又有谁知道?

一个岗位千军万马争抢,说明大家对拥有一个稳定公务员岗位的渴望越来越强烈,也许我们该思考,除了考公,还有没有其它更多的选择?

9 阅读:6277

评论列表

没教养的咖啡牛

没教养的咖啡牛

10
2025-04-12 14:10

我也考了十几次了,现在又在面试班,考不上继续呗,如何呢?

飞扬萍踪 回复 没教养的咖啡牛 04-14 14:56
太辛苦了!我们当年大学毕业直接就分配到体制内了。

没教养的咖啡牛 回复 04-13 18:16
边工作边考,昨天夜班,下班第一件事就是往培训机构赶

变数

变数

9
2025-04-12 20:07

投入 产出 比例?

Story_Confused 回复 04-12 23:14
他只是在北京考,路费这块完全可以公交加地铁,酒店以及其他,算2000考一次,只住一天,哪怕在北京应该也是绰绰有余的了吧,35次总共花销7万,再算他报个班,5万的班在北京应该也能报下来了吧,这么算下来也才10万,我们这边的公务员都能拿六七千,北京怎么也得1万吧,哪怕工资再低一点,甚至他的其他费用还可以再高一点,投入产出比都是不错的,至少在三五年内,这份工作的产出都是直观的,可预见的,甚至时间还可以再拉长。当然这种值得也只是针对那些上岸的人来说,对于上岸的人来说,在他上岸的那一刻起,他之前的投入就是值得的,而对于那些没有上岸的人来说,只要他还没有上岸,哪怕投入500都是有点不划算的。[笑着哭][笑着哭]

听弦,断三千痴缠 回复 Story_Confused 04-14 04:07
北京和上海的户籍太吃香了……本地人真心占了不少便宜

听弦,断三千痴缠

听弦,断三千痴缠

8
2025-04-14 04:12

我这里八线城市,2012年以前事业编考试没多少人报名,都是来自外地条件更差的地区考生,考试基本上用点心就能过……疫情期间,我靠!吓死人的抢手,几十个人争一个位置!

木斯可

木斯可

8
2025-04-13 16:30

很快就回本了[得瑟]

圣人门徒

圣人门徒

6
2025-04-14 15:58

上山、下乡、治沙、开荒………渔林农牧、边远教育………需要人的地方(岗位)很多,只是从象牙塔出来的“人才”不适应!实在没有办法可以加3年兵役或3年集体工农实践吧!!

郁闷的猫咪

郁闷的猫咪

6
2025-04-14 07:43

不正常又怎么办?去公司当牛马累死累活

用户10xxx85

用户10xxx85

3
2025-04-13 22:31

你是真的牛逼,身体扛得住

感良

感良

2
2025-04-14 09:26

真的可以开培训班了,如此高强度的考试与面试,你太牛了

草率了

草率了

2
2025-04-13 21:49

那么多年轻人热衷于考公,这正常吗!

王嘴瓢评说

王嘴瓢评说

图文创作者,内容有观点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