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省是隋唐“三省”之一,但中书省的建立者为什么是曹丕?

鬼说天下 2023-11-03 21:33:00

众所周知,隋文帝杨坚登基之后建立了“三省六部”。鲜为人知的是,“三省六部制”虽然是隋文帝建立的新制度,但“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都不是隋文帝的原创。比如“三省”之一中书省的建立者就是魏文帝曹丕。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本鬼接下来说说自己的一家之言。

汉武帝亲政后建立“内外朝”,而内朝大臣分为两个等级:第一是同时拥有内朝加衔和外朝官职的重臣(大将军录尚书事),是内朝的领导层;第二是皇帝侍从(如尚书、谒者、常侍)。其中尚书负责的事务最多,需要随叫随到。因此除了士人外,宦官也可以出任尚书。

为了与士人出任的尚书区别,宦官出任的尚书一般被称为“中尚书”或“中尚书谒者”,简称为“中书”。而“中书”的首席叫中书令,比如大史学家司马迁很可能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任中书令。到了汉元帝时期,出任中书令的宦官石显甚至搞起了“宦官专权”,一度可谓权势熏天。

汉元帝去世后,石显倒台。为了杜绝出现“第二个石显”,西汉朝廷禁止宦官出任尚书,在实际上废除了中书。东汉建立后,由尚书组成的尚书台(尚书省的前身)成为整个朝政运转的核心机构。连外戚担任的大将军和宦官担任的中常侍也都需要通过影响尚书台来控制朝政。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称魏王。曹操称王后将名义上属于汉廷的权力转移到魏王手中,为曹魏代汉做准备。于是曹操在魏王国内部设立了秘书令,职责是“典尚书奏事”,以此削弱分割尚书台的权力。这样一来,名义上属于汉献帝的尚书台大权也落入了曹操的手中。

曹丕篡汉后,尚书台属于曹魏皇帝,秘书令本来已经没用了,但曹丕认为尚书台的权力有点太大了。于是曹丕借鉴西汉内朝的“中书”,改秘书令为“中书省”。曹魏的朝政中心从东汉的尚书台独尊变成了中书省与尚书台并立,曹丕也就成为中书省的建立者。

1 阅读:144
鬼说天下

鬼说天下

余致力于胡侃中外诸般门类十余年,望与诸君共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