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柱,这位与煤炭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前高官,最终栽在了煤炭经济的“黑洞”里。回顾他从阜新矿校技术员一路爬到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仕途之路,不禁让人感叹,他不仅是煤炭行业的“老熟人”,还是腐败网络的“中心枢纽”。
煤炭经济这张网,谁能逃得掉?榆林市,被称为“煤都”,坐拥丰富的煤炭资源。在李金柱主政期间,榆林的煤炭经济确实风生水起。GDP连年攀升,地方财政滚滚进账。表面上看,李金柱这位“煤炭专家”功不可没,可实际上,他和他的班底,早就把手伸进了煤堆里,不是为了建设,而是为了分蛋糕。受贿4.31亿,单是这个数字就让人瞠目结舌。试问,靠工资攒多少辈子能凑齐这么多钱?而李金柱,只用了十几年的“权力运作”。
更有意思的是,他的这张权力网络像一条黑色河流,向下蔓延,淹没了一大片人。从他的“大秘”到副市长,再到市长,甚至牵扯出疑似被他“护犊子”的“名表哥”杨达才,大家排队入坑,形成了一条榆林特色的腐败产业链。榆林的煤炭经济不仅养肥了地方财政,也养肥了一批“煤老板”和“官老板”。只不过,这些人最终成了“集体塌方”的一部分。
这不是“意外落马”,而是“顺理成章”李金柱的落马并不令人意外。早在他担任榆林市委书记时,多名手下就因腐败问题被调查,连带出煤炭经济背后的权力寻租和利益输送。在煤炭资源的分配上,他主导的“资源整合”政策看似为地方经济服务,实则为自己和关系户铺路。可以说,他自己就是这场腐败大戏的编剧、导演和主演。至于那些和他共谋的人,也不过是这场剧里一个个跑龙套的配角。
从榆林到陕西省副省长,再到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金柱似乎一次次“成功上岸”。但这些年接连曝光的榆林煤炭腐败案,早已在“清算名单”上埋下了他的名字。别人都下去了,他还能独善其身?这一次,李金柱只是迟到的“大鱼”。
腐败主政者的铁律:既造福一方,也荼毒一方李金柱之流最可怕的地方,是“表面政绩”和“潜在危害”之间的矛盾。他在榆林期间,地方经济确实有了起色,但在发展的同时,他制造了一片“腐败泥潭”。提拔的官员,大多是能和他互相配合、互相输送利益的人。他们不是为了榆林的老百姓办实事,而是为了把手里的资源、项目变现成私人利益。这不仅破坏了一个地方的经济环境,也让政坛变成了一个危险的交易场所。
最讽刺的是,这些人提拔的速度往往比普通官员还快,甚至能成为一方父母官,结果却像定时炸弹一样,迟早爆炸。而老百姓能怎么办?只能看着这些“大老虎”一个个进去了,再感慨几句“早干啥去了”。
谁才是榆林的“主心骨”?煤炭经济的确是资源型城市的命脉,但这种“命脉”不应该成为权力滥用的工具。李金柱案的爆发,不仅是榆林政治生态的一个缩影,也是资源型经济城市普遍问题的警示——谁来管资源,资源为谁所用?像李金柱这样的官员,嘴上说的是“让资源造福地方”,实则是“让资源造福自己”。他们的“高光时刻”后面,总藏着无数掏空国有资产、压榨地方资源的黑历史。
那么,问题来了。榆林官场的一次次“地震”之后,当地的政治生态能否迎来真正的净化?未来谁来保障煤炭经济这张“大网”不再成为权力寻租的工具?资源型城市的“资源”,还能真正用来造福一方百姓吗?
你怎么看?欢迎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