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与华为合作进入「深水区」,首个项目落地飞凡?

电车实验室 2025-01-27 11:45:23

上汽集团和华为重新牵手,早有传闻。

2024 年年末,就有多位接近上汽集团的消息人士透露:

上汽集团将拿出飞凡品牌与华为深度战略合作,双方合作或将涉及资本层面,这种合作形式预计是华为现行供应商、Hi、智选车模式以外的全新模式,该项目也被视作 2025 年的重点项目推进。

1 月 8 日,有汽车博主跟进了最新进展,并在社交平台声称:上汽集团将与华为预计在次日(9 日)正式签约,官宣全新战略合作达成。

据汽车博主@孙少军09 消息表示:「确认了下,上汽华为的合作确实已经落地,不过目前落地的是飞凡,不是智己」,但第二日,民间预告的签约公告并未等来。

12 日,路咖汽车援引多位上汽集团内部人士消息报道:

上汽集团「大乘用车板块」已开启全员竞聘,预计组织架构调整会在今年一季度完成,本次调整也被认为是上汽自主品牌为迎接华为而做准备。

同时,飞凡汽车计划采用华为智驾方案,首批 40 多位华为工作人员已经进驻上汽,重启内部代号为 ES37 的新车项目,合作深度或超过「四界」。

这款内部代号为 ES37 的新车,被指是飞凡此前 5 月申报的新车 RC7,原计划中飞凡 RC7 本该在 2024 年年内上市,但受到飞凡品牌并回荣威体系的影响,最终这款中型纯电 SUV 遭到搁置。

「大乘用车」概念,变革加速

与华为这样的第三方公司合作自动驾驶,这就好比有一家公司为我们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如此一来,它就成了灵魂,上汽就成了躯体,对于这样的结果,上汽是不能接受的,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

2021 年 6 月,时任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曾在上汽股东大会上如此谈到了与华为合作的看法,也正是这一番言论,在外界舆论的渲染下,诞生了著名的「灵魂论」。

陈虹的看法并不难理解,毕竟当时上汽与华为在汽车领域的身位差距属实悬殊,上汽集团有着自己的底气:

2019 年,上汽集团累计卖出超过 623.79 万辆新车,新能源销量超过 18 万辆,实现了同比 30%的增长

2020 年,上汽集团累计整车销量超过 560 万辆,连续 15 年保持国内第一,其中自主品牌占总体销量近 50%,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 73.4%

2021 年,上汽集团全年累计卖出 546.4 万辆新车,连续 16 年保持国内第一,其中自主品牌销量达到 285.7 万辆,总体销量占比首次超过 50%,而新能源品类销量突破 73.3 万辆,实现同比增长 128.9%

尽管年总销量有下行趋势,但在电动化的上半场里,上汽集团展现出了「老一辈」汽车巨头的从容、底蕴,其自主品牌、新能源销量屡创新高。

同期,华为所面临的情形又如何?

2019 年年中,华为正式成立汽车 BU,次年从单一的供应商角色分化出了 Hi 模式,并着手推进第三种智选车模式。

余承东曾在鸿蒙智行的年度直播期间,描述过华为智选车选定合作伙伴的困难,他说:

2021 年春节,我们第一次和赛力斯达成合作协议,那时候别人不看好我们,也没人愿意和我们合作,当时华为还联系了多家车企沟通合作,但只有赛力斯集团一拍即合,愿意合作。

同年 4 月,华为与赛力斯共同推出首款智选车 SF5,一纸合作备忘录的签署,赛力斯 SF5 开进了华为终端门店,不过在 SF5 的完整产品生命周期里,其累计销量仅为 7000 辆,月均销量不足千台。

或许,谁也未曾想过,这叶摇曳起航的孤舟,最终闯入中国汽车市场的暴风中心。

仅用了 3 年的时间,上汽集团与华为面对智能化洪流,各自的攻守之势悄然发生逆转。

11 月,赛力斯曾发布第三季度业绩财报,其指出:前三季度赛力斯的营收达到 1066.27 亿,实现同比增长 539.24%,前三季度净利润高达 40.38 亿,连续三季度实现扭亏为盈,截至第三季度末,赛力斯累计卖出了超过 31.67 万辆新能源新车。

1 月,上汽集团曾发布产销快报,其中提及在过去的 2024 年年内,上汽集团累计批发销量为 401.3 万辆,同比下滑超 20%。

作为对比,同期比亚迪的批发销量超过了 427 万辆,上汽集团丢掉了连续 18 年销量第一的宝座。在这一年里,上汽集团遭遇了一定幅度的财务指标浮动,上半年其营业收入约为 2770.86 亿,同比下滑 12.4%,归母净利润约为 66.28 亿,同比下滑近 6.5%。

放不下身段与华为合作,可能令上汽在近几年错失了一次打造新能源品牌的绝佳机会。随着问界、智界、享界以及尊界的到来,四界几乎占尽了华为车 BU 智选车模式的可用资源,跳脱「四界」之外做第五个界,显然已不太可能。

鸿蒙智行发布尊界 S800

但在去年年中,我们看到了上汽集团一系列主动、积极的变革与调整:

7 月,贾健旭接棒上任上汽集团总裁,在年中干部大会上,他毫不避忌地批评了上汽集团过去高傲的姿态,他表示:上汽集团要学会「跪着做人」,因为学会「跪着做人」,才有机会重新站起来」。

从「灵魂论」到学会「跪着做人」,可以看作是上汽在当今新能源激烈博弈下的态度转变。同期,上汽集团在内部抛出「大乘用车板块」概念,针对管理层推动全员竞聘,上汽管理层迎来了更年轻化、更能调动积极性的「换血」。

再譬如是飞凡并入荣威体系,采用共同授权门店模式下沉渠道;再譬如是上汽智己完成新一轮融资,并将在今年布局增程新车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有消息透露上汽与华为的合作深度或超出「四界」。2023 年 11 月,华为曾计划成立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意在拆分车 BU,并将智能汽车核心技术平移至引望,此举也被视作华为汽车业务商业化的加速信号。

以此预计,双方合作若将牵涉资本层面,那么考虑到传闻的合作深度,上汽与华为的战略合作很可能与引望有关。

摆正心态,加速变革,调整后的上汽集团与华为的合作,还不算来得太晚。

*封面、题图来自:Reuters

0 阅读:2
电车实验室

电车实验室

求真, 有趣, 这里是电车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