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任上海市委书记,被邓公提拔为政法委书记,成副国级领导人

观点视频 2023-04-13 14:11:59

1967年,王洪文在张春桥、姚文元的支持下,在上海发动“一月风暴”,向上海市委“夺权”,“一月风暴”后,时任上海市委第一书记的陈丕显被“打倒”,张春桥取代陈丕显,成为新任上海市委第一书记,同时兼任上海市革委会主任,陈丕显受到迫害,被关押长达十年之久,但他毫不妥协,坚持与“四人帮”抗争,最终迎来了春暖花开。

其实,陈丕显也是一个老革命了,他是福建上杭人,早在1929年,当时陈丕显才13岁,便加入共青团,与胡耀邦、谭启龙等成为中央苏区著名的“红小鬼”。当时,陈丕显负责领导福建省共青团的创建工作,随后担任共青团中央儿童局书记,经常聆听毛主席的教诲,1935年,陈丕显任共青团赣南省委书记。

当时,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中央红军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开始了伟大的长征,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有一部分党的领导与革命战士留了下来,继续领导南方的游击战争,陈丕显就是其中一员,陈丕显在项英、陈毅等首长的领导下,进行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为我党在南方保存了革命的火种与力量。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陈丕显被调到中央东南分局工作,后改为东南局,担任青年部部长,陈丕显来到苏中地区,参与创建了苏中抗日根据地,曾担任新四军苏中军区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陈丕显迅速成长起来,当时为了便于指挥作战,华东野战军进行重新编组,第二、第十一、第十二纵队组成第四兵团,又称“苏北军团”,由韦国清任司令员,陈丕显任政委,要知道此时的陈丕显才32岁,竟然成为与粟裕、谭震林、唐亮等其他兵团政委并列的“大人物”,陈丕显在华东野战军的地位,可见一斑,由此,陈丕显也成为解放军历史上最年轻的兵团政治委员。

新中国成立后,陈丕显先是担任苏南区党委书记兼苏南军区政治委员,1952年,江苏省委组建,苏南行政区划归江苏省,陈丕显被调到上海任职,担任上海市委第四书记,到1954年,陈丕显已经成为上海市委第二书记,当时上海市委第一书记是柯庆施,在随后召开的中共“八大”上,柯庆施当选为中央委员,陈丕显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

1965年,柯庆施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不久病逝于成都,同年陈丕显升任上海市委第一书记,成为上海市的“一把手”。令人没想到的是,仅过了一年,一场席卷全国的动乱降临,上海在那场动乱中走在了前列,来自上棉十七厂的保卫科干事王洪文带领工人“造反”,还成立了造反组织“工总司”,1967年“一月风暴”后,陈丕显被“打倒”,受到无休止的批斗与迫害,长期处于停职和被关押的状态。

在此期间,陈丕显坚持真理,与“四人帮”进行抗争,表现了共产党人的铮铮铁骨,自己身处险境,却仍要保护其他一些受到迫害的老干部,“四人帮”被粉碎后,陈丕显迎来春暖花开,恢复了工作,被任命为云南省委书记,不久被调到湖北任职,担任湖北省委第一书记兼湖北省革委会主任,同时还担任武汉军区政委和湖北省军区政委的职务,可以说是湖北省党政军的“一把手”。

1982年,陈丕显被调到中央任职,出任中央书记处书记,当时中央要对中央军委领导班子进行调整,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韦国清因身体健康原因将退出中央军委领导班子,在考虑总政治部主任新任人选时,陈丕显进入邓小平的考虑范围之内,邓小平认为陈丕显有着丰富的政治工作经验,是一个合适人选。

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当时拟任中央政法委书记的余秋里有回部队任职的意愿,便托王震向邓小平提出自己的想法,邓公对余秋里的想法进行了慎重考虑,认为余秋里在战争年代同样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工作者,于是便委托胡耀邦,向陈丕显征询意见,能否与余秋里对调工作,陈丕显心胸豁达,表示服从中央决定,就这样,余秋里任总政治部主任,陈丕显则担任中央政法委书记。

1983年,陈丕显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为副国级领导人,后来又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于1995年病逝于北京,享年79岁。

45 阅读:65809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27

用户10xxx27

8
2023-04-16 20:02

什么公?

与众不同 回复 04-17 13:11
你是日本之后?

观点视频

观点视频

笑看天下风云,做具影响力的泛资讯、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