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号称“九千岁”,权倾朝野,为何却死在16岁的朱由检手中?

世界名迹 2024-07-25 15:28:47

自小家境贫寒,混迹街头,可后来魏忠贤凭什么能一跃而上,混成九千岁?

第一段  泼皮无赖成了九千岁

历史上手握重权的宦官可不少,但要论权倾朝野的,明朝的魏忠贤当属第一。

年少时期的魏忠贤,是个混不吝的泼皮无赖,他好吃懒做,却成天想着吃香喝辣。虽然已经娶妻生子,但为了过上人上人的生活,他不惜选择自宫当太监。

为了不给家里人丢脸,魏忠贤还给自己改了个李姓。

进宫后,魏忠贤不甘心一辈子在底层做个小太监,他先是巴结了太监孙暹,进了甲字库,后来又巴结上了魏朝,还把姓改了回去,跟对方做了拜把兄弟。

魏朝在宫里相当吃香,他直接把魏忠贤推荐给朱由校的生母王才人做典膳。

但魏忠贤可不是一个讲道义的人,不管是之前的孙暹,还是后来的魏朝,都只是他掌握权柄路上的踏脚石,他根本就没正眼看过这些人。

魏朝有一对食,叫客氏,魏忠贤看上了客氏皇太孙乳母的身份,趁着魏朝忙于工作而无暇顾及客氏时,和客氏好上了,他能成为典膳太监,这其中便有客氏出的一份力。

等魏朝知道这件事后,魏忠贤已经大权在握了,他不仅没把客氏抢回来,甚至还死在了魏忠贤的手里。

明朝时期,入宫的太监大多数是在家乡过不下去了,才当太监讨饭吃,而魏忠贤有手有脚,只为了拼一把,就敢自宫,可见心狠。

魏朝与虎谋皮,终究是害死了自己。

和其他太监不一样,魏忠贤对于权势的渴望太大了。

他执掌东厂,残害东林党,杀死支持东林党的太监王安,在宫城内组成宦官集团,教唆皇帝重用宦官、纵情声色,在朝中伐异党同,权倾朝野,自称九千岁。

导致朝堂上完全乱套了,内阁大臣顾秉谦自愿给他当儿子,魏广微自称是他的侄儿,各地官员为纷纷为他建立生祠。

一时之间,目不识丁的魏忠贤竟然能与孔子平起平坐,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可以说,以魏忠贤的势力,如果不是因为历史上没有太监做皇帝的先例,他绝对是要揭竿而起,自己做皇帝。

魏忠贤历经三朝,如此能耐的九千岁,最后怎么就死在了亡国之君手里呢?

第二段  朱由检智斗魏忠贤

人人都以为,明朝最后一位崇祯皇帝是个昏君,这才会葬送的大明江山,其实不然。

崇祯皇帝朱由检是个行政手段相当强悍的君王,甚至他掌权的第一件事,就是杀掉当时在朝中如日中天的魏忠贤!

虽是朱由校的弟弟,朱由检可看不上这群宦官,甚至他和魏忠贤早早就交过手了。

知道朱由检看自己不顺眼,魏忠贤就给他设套,找来一名刺客,表面上刺客要暗杀张皇后,实则这是一场针对朱由检的陷阱。

原来,魏忠贤就是打算利用这名刺客,诬陷张皇后的父亲“谋立信王”,从而废掉张皇后和朱由检,兴大狱。

只是朱由校和张皇后的感情非常好,根本不会因为这种事就怀疑张皇后,最终魏忠贤的算盘落空了。

刺客的事儿虽然并未波及到朱由检,事后,魏忠贤也多次求和,希望可以让朱由检一笑泯恩仇,但显然事情这么简单,毕竟,没人能跟想要自己命的人好好相处。

等朱由校驾崩,魏忠贤自知和朱由检不对付,妄图自立诏书换个皇帝,幸好有了张皇后相助,朱由检才得以顺利继位。

刚当上皇帝时,朱由检韬光养晦,选择以守为攻,采取怀柔政策,像是朱由校对待宦官那般,对待魏忠贤等人,赏赐、封官一应俱全,成功麻痹了宦官集团。

在朝堂上,朱由检拉拢了不少人,把朝中不满魏忠贤的势力集团聚拢在一起,壮大了自身势力,最终抓住了一个机会,让言官控诉魏忠贤的十条滔天大罪!

魏忠贤知道局势不妙,便表示要告老还乡,以退为进,日后再找机会反扑,没想到自己丢了官职之后,还被朱由检以“势若叛然”为借口处决。

朱由检乘胜追击,把魏忠贤的一干党羽赶尽杀绝,九千岁最终还是斗不过万岁爷。

由此可见,朱由检下手之果决。

只是他作为皇帝,过分刚愎自用,听不得人劝,他能在16岁时斗倒魏忠贤,却无容人之量,错杀袁崇焕,一步步把明朝推向末路,最终在煤山自缢,过往的荣辱兴衰最终归于尘土。

参考资料:

1.《魏忠贤》百度百科

2.《小人的“情感经济学”》  《党政论坛》 2013年第20期43-43,共1页

3.《成功的副作用》《党政论坛》 2013年第18期55-55,共1页

4.《魏忠贤和他的阉党集团》  《群文天地》 2011年第11期76-78,共3页

5.《朱由校》百度百科

0 阅读:231
评论列表
  • 2024-08-17 19:27

    九千岁是自封的虚的,权利再大也只是皇帝一个利用阉割家奴而已。随时被明朝皇帝收拾除掉。太监真正掌权是鲜卑族建立北魏王朝和唐朝。几乎达到废立皇帝权利和挟天子以令诸侯权臣很相似。而且公开有几位太监吧封亲王及官职实打实丞相位置。比如宗爱被太师大将军大司马李辅国被封尚书令太傅被皇帝尊为尚父。

世界名迹

简介:看世界名迹,品时代风云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