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篇文章,我有些不知怎么开头。
有一次,我们在群里聊到孩子不敢一个人睡的问题,有个妈妈跟我一样,烦恼孩子一直害怕一个人睡。
我们各自说了自己抚慰孩子的过程,陪孩子入睡,亲吻他,或是问孩子究竟怕什么,等等,但好像都不太奏效。
然后心理咨询师老师就出来说,你有没有想过问孩子如何跟恐惧相处?
那位妈妈听了一下子明白过来,她原来一直做的只是让孩子去对抗那些恐惧,殊不知,恐惧也就像是给弹簧施力一样,越往下压,反弹越大。而且越是想要替孩子消除恐惧,就越是会把自己对孩子害怕的这种担忧传递给孩子,也就越消除不了孩子的恐惧。
但换一种思路,如果恐惧始终存在,没办法消除,我们只能始终与恐惧共存的话,那我们是否只能换另一种策略,与它和平共处?一旦和平共处之后,恐惧本身也就不再令人恐惧了。
这话很绕,但正是这个道理。就像有人会把恐惧具象,变成一些艺术作品表达出来,绘画或是雕塑之类,这就是一种跟恐惧相处的方式。
那位妈妈恍然大悟,并且同时联想到别的,感叹自己之前一直纠结女儿的敏感、难带,还总觉得是自己跟她性格不符,其实她才发现,原来女儿和小时候的自己一模一样,而她可能有点害怕面对小时候的自己,或者说不知道该如何和儿时的自己相处。
她这样说的时候,我想到自己却是常常从孩子身上看到儿时的自己。
儿子怕黑、怕一个人睡,我小时候也是如此。
儿子怕痒怕疼,我同样夸张得一塌糊涂。
儿子喜欢被抱,比较粘人,我也同样如此。
于是,我疼他爱他,除了疼他爱他本人之外,有时候我都觉得是在疼爱过去的自己。
因为,我俩最大的区别是,我理解他和他的需求,而我小时候并没有被父母理解。
我父母无疑是爱我的,可他们的爱往往是从他们的角度出发,而不怎么是从我的需求出发。
比如,当我睡着咳嗽了一声,母亲就会惊醒,马上隔着一个房间喊一声:怎么又咳嗽了?冷不冷?被子盖盖好。或是直接过来给我盖被子。而我只想不被打扰地睡一觉,也不想睡着的时候说话。
但不论如何,我从母亲那里还是能感受到浓浓爱意的,尽管有时候也会变成一种压力。
可对于父亲,就像我和老公谈恋爱时我总是在反复论证试探他究竟爱不爱我一样,我有很长一段时间怀疑过父亲是否爱我。
他会在我犯错后狠狠批评我,哪怕是不小心摔了一只碗勺;会因为我跟他争看电视而打我屁股;会要求我尽早独立,当母亲不在家的时候就让我做饭……在我成年以前,我不敢问他要钱,他总共也没买过几样东西给我。
可是,他也确实是爱我的,尽管很别扭,但慢慢的,我也感受到了。当我成年后,他更是对我越来越好,甚至对我表达过悔意,说后悔在我小时候凶过我。
在后来我的育儿过程中,听到了母亲一些关于育儿的“高见”,比如疼孩子要疼在心里,回忆起儿时的一些细节,我就拼凑出父母的育儿观,他们还是比较秉持古老的“棍棒出孝子”这样的育儿观的,对我的教育相当严格。
这样的教育,对于比较顽皮的孩子来说,可能是有用的。但是对于我这样天性敏感、胆小,又自尊心很强的娃来说,真的是灾难,很多不好的印象、感受,至今都在影响我的思维和行动,要克服这些东西,绝非易事。
而我的孩子,我自然不想让他重复我的经历。尤其是他也有着和我差不多的敏感天性。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常常对别人这样说,有没有试着问自己有没有对孩子这样做呢?
我尽管会保持警惕,让自己不要重复父母和我的相处模式按到儿子身上,可有时候还是会发现,有些地方我还是在重复,比如母亲对我身体健康的焦虑,也反映到了我对儿子健康的态度上,习惯的力量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强大。
不过,好在,我还是有这样的意识,知道要去改变去调整,而我知道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会重复小时候经历过的人际相处模式,尤其是亲密关系模式。
所以,今天写这篇简短的感想,意在分享我的一些育儿心得,希望能够提醒看到这篇文章的父母们,去注意自己是否处在某种固定的不良模式中而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