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着写着要哭了,我们都是不想长大的小孩

Penny贝妮 2020-06-27 16:13:13

你们有没有见过小孩子发呆?

那多半发生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他会坐在椅子上,双手保持着写作业的姿势,头却并不垂着,只朝前茫然地瞪着一个点,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如果你已经在三十分钟内,看到几次这种情况,而他手下的作业却没写几个字,你一定忍不住内心的焦躁,只想劈头盖脸打断他,把他拉回作业奋战中来。

可是,如果假期还很长,而他只剩下最后一点作业,或是你一直让他自己把控作业进度,而他从未发生过来不及做作业的情况,我想,你多半不会去打断他的神思。

有时候你甚至会觉得发呆的小朋友,好可爱。

当你像欣赏风景一样去看他发呆的样子,会不会像我一样,忍不住开始好奇:他在想些什么?

我想起小时候,曾经对仙女的故事深信不疑,深信天上有仙境,那里住着无数美丽的仙女。而我说不定就像竹林公主一样,是一个小仙子,总有一天也会回到天上——尽管竹林公主对于要回天上闷闷不乐,可我是多么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是不是很傻?

但回想起来,我却觉得很庆幸,庆幸自己曾经相信过那样的童话,庆幸自己曾经想象过九霄云外的仙境,庆幸自己脑袋里装的也曾有过非现实的那一片天地。

而现在的孩子呢?我跟儿子说,天上住着仙子,他觉得我在开玩笑。我告诉他,这个世界上有个虚幻的小岛,每个小孩子做梦都会去那个地方。他只想打断我,妈妈,我们说点儿别的吧……

于是,我想,也许我看这本书看得有些晚了。大名鼎鼎的经典《彼得·潘》,我到这个年纪才第一次读它。

这个年纪,我既没了如此童真的想象力去充分感受它,又错过了儿子什么都不懂的年纪,没办法让他相信如此天马行空的故事。

可是,我仍然庆幸,幸亏我读了它。更庆幸,我读到的是如此精致的珍藏版——这样的书无疑是爱书之人的心头好。

每个人心中都有个长不大的孩子

彼得·潘,是一个会飞的长不大的男孩。但其实,他只是一个普通小孩。因为,所有小孩都会飞,只要他们是“快活的、天真的、没心没肺的。”

彼得·潘,带着一群不小心被家人遗忘的小孩,居住在永无岛上。永无岛是所有小孩都知道的梦中之岛。他们在梦中见到过的小仙子、美人鱼、海盗、怪兽……都在这个岛上。

虽然彼得·潘和这群小孩在岛上过得很快活——毕竟,他们不需要做功课、不会被大人唠叨、没有什么规矩可以束缚他们,可是他们也需要一个妈妈照顾他们。

于是,彼得·潘找到了达林家里的小姑娘温迪,引诱她去永无岛做他们的小妈妈。温迪一下就被吸引了,她还在彼得的指导下很快学会了飞,跟着飞向了那个他们经常在梦中见到的小岛。跟她同去岛上的,还有她的两个弟弟。

在岛上,他们尽管过得自由自在,却也着实遭遇了不少险境——遇上凶猛的野兽;跟海盗搏斗,险些丧命。好在他们都一一化解,脱离了险境。

就像我们小时候玩的过家家一样,我们好像瞬间就可以生活在另一片时空里,这里有一片树林,那里有个山洞,我是住在洞里的一只野兽,你是前往山洞征服野兽的勇士……

等我们长大之后,我们变得会嘲笑孩子们的傻劲,会不再幻想不着边际的东西,却也会一不小心被“联盟英雄”们拯救世界的童话感动得热泪盈眶。

彼得不想长大,我们又何尝想长大呢?长大的世界,比那些藏着怪兽、海盗的神秘森林,更加可怕。

而彼得,又何尝不是我们内心深处那个长不大的自己。

每个人都需要妈妈的照顾

在《彼得·潘》描绘的无忧无虑的永无岛上,男孩子们可以自由自在地玩耍,可以勇敢地与野兽搏斗,可他们还是需要一位妈妈的照顾。

做妈妈的,可以帮他们做春季大扫除,给他们缝衣补袜,还可以抚慰他们,做他们的精神领袖,让他们更加无所畏惧,不向邪恶势力屈服。

彼得更是需要妈妈,他在言语间,常常提到自己的妈妈,会夸耀她。但他永远不想飞离永无岛回到妈妈身边,因为他说自己曾在妈妈窗前飞过好几次,那扇窗却一直锁着,从未向他敞开,而原来他睡的床上,躺着另一个小男孩。他又爱妈妈,又恨妈妈抛弃自己,爱之深恨之切,他远比他自己知道的更需要妈妈。

温迪和她的弟弟们也在永无岛经历了一番历险之后,想起了妈妈,并且毫不迟疑地踏上了回家之路。虽然他们能自力更生处理事务,虽然温迪甚至自己都当起了小妈妈,可是,他们仍然想要有个妈妈,陪伴照顾他们。

即便是妈妈本人,又何尝不希望能得到自己妈妈的照顾呢?《女佣的故事》主人公也曾在自己书中哀叹,即便是当了妈妈,也多希望有妈妈可以在身边有个依靠呢!

为母则强,可别忘了,任何人都需要来自妈妈的照顾,因为那代表了自己被全然接受、被爱、被照顾。哪怕,那只是一个可以代替妈妈的角色。

每个人都必须长大、只能长大

可惜,再不想长大,我们都必须长大。温迪回到了家,一年又一年,长大成人,结婚成家。

彼得却还是那样小小的,在温迪成年之前想起来就把她带回永无岛过一阵。直到隔了很长时间没去找温迪,等他再次想起温迪、飞回温迪家时,却惊讶地发现,温迪已经长成了大人。

人长大就不能飞了。没有人能够回到童年。哪怕大人的世界里充满酸涩、压力、苦楚,谁都拉不住成长的火车,驶向轰轰烈烈的尘世。

温迪落寞地对彼得说:“啊,彼得,别在我身上浪费仙尘了。”

又说,“我老了,彼得。我已经二十好几了,早就长大成人了。”

彼得问,怎么回事?你答应过我不长大的!

温迪回答:“我没有办法不长大。”

……

长大,是一件多么令人骄傲,又多么令人心酸的事情。

詹姆斯·马修·巴里在《彼得·潘》里最想表达的,正是这一点。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