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成就取决于何时觉醒,错过了自己又怎能错过孩子?

Penny贝妮 2020-01-12 16:32:45

前阵子,听闺蜜讲了个事儿。

她有天回家发现儿子在家大哭,五六年级的孩子这样大哭已经很少见了,于是她很奇怪,问是怎么了。

一问之下才知道她儿子的一张做了一半的试卷不见了。不见的话就没法交作业,所以才着急地大哭。她帮他又找了一遍,还是没找着。好在邻居家的孩子跟他一个班,她就去找人家把卷子借来,让儿子自己在纸上抄一遍重新做。

没想到,这样一来就发现邻居家孩子的那张卷子就是她儿子的,人家不知啥时候拿了他的卷子,还把名字改成了自己的,把后面一半完成了。虽然改得很小心,但还是能看出来。这下可好,邻居家妈妈一下子炸了,焦点瞬间就转移了过去。

闺蜜跟我们说的时候,还问我们,像这样的孩子该怎么教育?他类似的事情已经有过几次了,他妈妈都不知道该怎么教了。

我在群里没有说什么,只附和了一下真没见过这样的孩子。心里想的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孩子表现出什么问题,那多半是长时间教育的不当或是疏忽造成的。他们家平日的相处模式或是教育方法,肯定存在某些问题,但是因为我们没有参与其中,所以也没办法去找到原因,进而分析和解决。

当然,天下几乎没有不想孩子好的父母,我觉得他们家父母也是想要努力去教好孩子的,可就是不知怎么去做,或是不知不觉中疏忽了或做了错误的引导。

近来在群友推荐下正在读的书《人生转折处》在这里恰好可以派上用场。这本书的副标题是《迷茫少年蜕变记》。书中讲的是一个更大的孩子,十四五岁男孩“小松”的故事。这孩子身上原本有一堆坏毛病,成绩差、不爱学习,对什么都无动于衷,整天混在一群差生堆里,穿着奇装异服混日子。

他父母空有一堆财富,却也没办法教好他。后来,他父母找到了一位名叫曾赞军的老师,把孩子送到老师家里,接受全天候的教育。从此,他就改头换面,经历三年时间,蜕变成了一位既有志向又有行动力的卓尔不凡的少年。

这个故事,就是曾老师一手创办的博思园中实际发生的案例。曾老师把它经过一定的艺术加工写成了一个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曾老师如何点化少年,如何激励少年,如何培养他的好习惯,在书中都写下了具体的做法和与之对应的心理原理。

这本书据说曾经是在天涯论坛上连载的,当时引发了一场轰动,点击量超过了60万。人们感动于这位少年的蜕变,从中看到了自己,也赞叹曾老师的教育手法,感叹自己怎么没有早看到此书。曾老师也因此被誉为“人生规划师”。少年的改变,可说点醒了无数人,也激励了无数人。

由于我看了不少关于教育方面的书籍,所以这本书对我来讲,并没有初次相遇的震撼感,但它有些像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考试,让我检测、回顾了一下自己的知识面、教育理念,起到了一个巩固的作用。

一个人的觉悟点最好在什么时候?

《人生转折处》中说,一个人醒悟的时间点对生命的自我发展而言有不同的意义,如果在14岁之前则最好,出现在24岁之后则太迟,出现在30岁之后便基本只能唏嘘或是用来“关爱下一代”了。

用《终身成长》的观念来看这段话的话,你可能会不太同意,因为《终身成长》提倡一种成长型思维模式,强调不要固化阶段,要相信一辈子任何时刻都能获得成长。

我其实都同意这两种观念,《终身成长》说得没错,我们这一辈子在晶体智力这一块,只要刻意训练和发展,始终都能成长。但我也同意曾老师的说法,因为晶体智力的成长对于个体而言确实是可以一步步抬升的,可是人类始终要活在一个竞争与合作的现实世界中,你醒悟得晚了,在社会生存中就难免会处于劣势。

如果在14岁之前就想明白自己这辈子要干什么、能干什么,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可以说他已经拥有了最强大的安身立命之本;24岁差不多就是大学毕业之后,等进入社会之后再考虑这个问题确实太迟了,因为很多大学的生活基本已经确定了未来的工作方向。而到30岁之后再有觉悟,真的已经难以从现实的泥淖中抽身,唯有在子女身上下功夫了(但是自己觉悟和教育孩子又是两回事,做人太难啦……)。

我自己在这方面就有很大的感触,我是从30岁之后才开始觉悟的。可以说,我正式写文章的开始就是我觉悟的开始。在觉悟之前,我并不知道我的人生究竟要做什么,往哪里走,我的大学、工作都是随波逐流、浑浑噩噩;在觉悟之后,我开始为自己的梦想去努力,却也真正感受到实现梦想中间要跨越的鸿沟,也才深刻地感受到,如果我能早十年觉醒该有多好!

想到这里,这些年看过的那些知识、理念又一次在我脑袋里融会贯通,曾老师在书中说,成为智者,并不是不再吃苦,成为智者可能会比平庸的人吃更多的苦更痛的苦,没心没肺的开心确实快乐,但为梦想吃过苦之后获得真知的快乐才是真正高级的快乐,它会令你甘愿吃苦。

没有这种高级体验的人不会懂得,有过体验的人也从来不会想要用现在的一切去换回懵懂时候傻傻的快乐。这不就是孙悟空的感悟吗?还记得我先前写的那篇文章吗(《愿在尘世打怪升级的人们,尽早找到自己的快活和价值所在》)?

如何教育,如何培养优秀的孩子?

那么言归正传,我们继续讨论教育的问题,要如何做,才能培养一个正直善良、胸怀大志又有行动力的好孩子呢?

其实书中也给出了解决方案,它主要是从三方面展开的。

1、培养孩子的能力

培养孩子的能力无疑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在社会上生存就需要用能力说话。不论是学习也好,还是长大后的收入,这都是能力的一种体现。可现在的家长,容易只关注课堂学习、考试的能力,而忽视其它方面的能力。

实际上,培养综合能力才是更有助于孩子成长的方式。而且很多能力是互相关联的,比如动手能力好,一方面也能促进脑部发育,增进他学习上的智力;另一方面也给他增强自信,从而增强孩子的行动力。

还有运动能力,包括各种运动技能、体能等等,一方面涉及到孩子的健康,越健康身体素质越好,他的成长发育也会得到更多优势,这其实与我们印象中的“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是相反的。另一方面,运动能力也会带来其它好处,尤其在成年后,给他的交际会带来很多益处。更往后,身体素质好的作用也会越来越明显。

生活能力也至关重要,无论孩子将来做什么样的职业,能否生活得好主要还得取决于生活能力,能否过日子、并把日子过得有声有色,这差别太大了。还有之前我讲过的艺术能力,同样也是一种对人很有好处的能力。之前的文章(艺术系列)我也有讲过。

所以,曾老师在带小松的时候,除了教他文化知识外,还让他从打羽毛球开始到弹钢琴、修电灯,再到杀蛇煮蛇,下装修工地干活,培养了一系列的综合能力。

2、保护他的好奇心

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固然重要,但是你空有一颗这样的心也没用,因为你没方法一股脑地塞给他,人家不是一个桶,你想装啥就装啥。你也更加没办法永远在他身边培养他。

所以,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就非常重要了。拥有一颗旺盛的好奇心,孩子才会不知疲倦地去探索、求知。只有这样,他才能把父母老师的教导吸收进去,还能做到自己主动去吸收知识、技能。

这可谓教育中事半功倍的一招。

那曾老师是怎么做的呢?他每一步行动都是经过设计之后的布局,先投其所好,抛出诱饵和钩子,然后再一步步吸引孩子自发地去探索和研究,从而获得巨大收获,进入良性循环。

光投其所好这一点,其实就很有讲究,这很考验父母对孩子的了解程度以及父母自身价值观。

如果父母永远在忙、无暇照顾孩子,又怎么可能对孩子有足够的了解;如果父母价值观有问题,又怎么可能一直鼓励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比如玩泥巴,如果父母觉得玩泥巴是又脏又没有价值的事情,随便一阻止,就在一定程度上扑灭了孩子的好奇心。当然,一件事可能起不到那么大的作用,但如果他们的价值观有问题,就很有可能在很多事情上发生类似的阻止,孩子的好奇心也就不断遭受挫折了。

3、滋养孩子的理想

理想是什么,就是你觉醒之后所要为之奋斗的东西。在这之前,你不会有真正想做的事情,有的不过是些不切实际的、零碎的梦。

只有当你明确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要做什么样的事,理想才成为了理想。

而孩子的理想,是棵嫩芽,甚至有时候还未萌出土壤,它能否长高长大,还完全是未知数,需要家长的呵护和滋养。

这种滋养,我认为需要两方面的努力,一方面是要提供适合孩子的方案,让他有意识地去充分认识和评估那样的未来和可能,所谓开拓视野就是其中一种方式;另一方面,是要帮助孩子培养能够为理想奋斗的能力,这也回到第一点上去了。

曾老师在这方面,就是用音乐、电影、书籍来慢慢激发、滋养小松的理想的。

在教育孩子的这条路上,心理学真是非常重要、又非常实用的一门学问。这也是我近年来特别感兴趣,也希望能够好好深入学习的一门领域。曾老师在《人生转折处》这本书中,也同样把手法和背后的心理学原理详细地讲述了出来。真正做到了理论结合实际。

所以,这本书真的很适合家长和老师去读一读,尤其是对那些从小没有接受过良好教育,养成了不少坏习惯的孩子,老师和家长不知道怎么去教育的话,参考一下这本书应该会有很大启发。

另外,这书也适合青少年去读,因为它全篇是由第一人称来写,以小松的自述来展开的,作为大孩子,读起来应该会有很多共鸣(不过成长背景不同也许也会不同)。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理解,任何改变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许觉醒只需要一秒,但改变却需要付出几年。可你不去开始,就永远没法改变。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