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玩也要讲方法,培养孩子艺术细胞秘诀三:多元接触艺术

Penny贝妮 2019-09-16 11:58:49

1

网上有句话说“寒门难再出贵子”。

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有钱人家有资本有资源提供给孩子多元化多方位的教育,这在穷人家里是办不到的。

那么,多元化教育真的好吗?真的能让孩子能力更强吗?

心理学早就通过各种研究得出结论: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与脑的可塑性密切相关。在关键期内,脑的结构和功能特别容易受到环境和经验的影响。这种关键期,可以说就是我们常听到的0-6岁敏感期。

婴儿在出生后几个月内,大脑皮层突触会迅速增加,4岁左右的儿童,其大脑皮层各区的突触密度会达到顶峰,约为成人的150%。且在儿童期内,突触密度都保持在远高于成人的水平上。

只有到了青春期,大脑才会启动某种尚不明确的机制,减少突触,去掉那些没有用的神经回路,让有用的神经回路变得更高效,大脑也就逐渐接近成人水平。

有个经典的医学案例证明了这个观点。有一名意大利婴儿因为眼部受到轻微感染,做治疗时用两层薄薄的绷带缠了一阵这只眼睛,后来这只眼睛就失明了。其眼睛的各种零件功能都是正常的,只是因为在视觉神经生长时,被剥夺了视觉刺激,就没有形成从眼睛到大脑的视觉神经通路,所以才会看不见。

所以,这个结论也让我们知道,在关键期处在丰富环境中、接受多元化教育的孩子,就可以形成更多更有效的神经通路。

他们在发散性思维和感受力的表现上通常都是超越同龄人的。这就是多元化教育给孩子带来的好处。

当然,孩子的能力不仅仅只有这一方面,孩子能力的高低,以及能否顺畅完整地展现其能力,还需要考量更多因素,其中心理因素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直接影响个人表现的方面。

但通常来说,能够给孩子提供多元化教育、给孩子更多陪伴的父母,也会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感情支撑,也就给孩子良好的心理成长提供了沃土。

至于发散性思维和感受力,在现代化的今天,以及科技更发达的明天,都是相当重要的能力。这是一种人类特有的区别于电脑的能力。当我们在做决策和解决问题之时,也往往需要依靠这种发散性思维和感受力,所以可见在关键期让孩子接触多元教育就有多重要了。

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这个多元教育,并不是简单地把孩子托给各种机构,而是要家长更多地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2

那具体怎么做呢?

让孩子接触艺术,对他进行艺术教育,本身就是多元教育的一个方式。

而艺术教育,同样需要多元。

前面我说了看绘本和鼓励创作,这次就说如何更多元地接触艺术。当然,看绘本和创作本身也是涵盖在多元之内的。

那么,如何更加多元地接触艺术呢?

简单说来就是尽可能多地参加各种艺术活动,比如给孩子报艺术相关的早教课,报儿童绘画兴趣班,带孩子去逛美术馆、博物馆、公园,外出写生,去听儿童剧、音乐剧等等。哪怕是带孩子去旅游,去看各地的建筑风景,这也是一种多元化的接触艺术方式。

这里面,很多是需要花钱的。但要花钱的不一定就是好的,不花冤枉钱,才是我们的宗旨。家长们在挑选机构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

很多机构为了给家长展现孩子学前和学后的差别,会教孩子大量技巧,也会让孩子按照大人的审美来构图绘画,或者每次在孩子画完画之后帮他修改到成人眼里的完美。

这样子,孩子就会渐渐失去创造力和想象力。画画就会变成一种固定的模式,被输入到孩子的大脑程序中。他们就会留下刻板印象,就像太阳就该那么红,水就是蓝色。

那么,这样子的教学,显然是起不到激发孩子创造力和发散性思维的作用的。

不过,话说回来,很多机构之所以这样做,也是为了迎合“势利”的家长们。

放眼望去,我们周围又有几个不“势利”的家长呢?谁不希望出了钱让孩子去学,就能学一身本事回来:学前啥都画不了,学完就能画只栩栩如生的鸟呢?

只有这样以肉眼看得见的效果和改变,家长才愿意掏钱啊。也只有为了以后高考能够加分,家长们才愿意送孩子去学美术啊。

如果说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进行技巧的学习还是有必要的,但当孩子还不足八九岁的时候,就不该让孩子去接触格式化的艺术教育。

这个阶段,对孩子真正有益的,恰恰是那些看不见的地方。

当孩子用双手按在颜料里,再一巴掌拍到纸上,他就会看到奇特的彩色手掌印;

当孩子在纸上胡乱涂上一堆颜色,再把纸张对折,他就会看到一幅对称的图案;

当孩子用一堆五颜六色的碎纸随意拼贴,他就会得到自己喜欢的画面……

真正的启发,就是在这种用各种颜色和素材,用不同的形式去创作的过程中。他们会发现平时接触不到的形式,体验在家难以碰触的颜料、材料的手感,让想象力任意飞逐,做出唯有他们自己才能看懂的作品。这种丰富的、不同的视觉、触觉方面的体验,就能促进神经回路的发展。

此外,在老师的带领下,和别的孩子们共同创作的过程中,他们可以体会到合作和分享,交流和沟通,这也是在家中没办法得到的成长。

所以,好的机构就不限制孩子必须要怎么画,而是让孩子接触足够多的艺术形式,并且在这种过程中顺便了解一些艺术作品(艺术大家的作品),让孩子们在自由创作的同时感受艺术的魅力。

看起来就像瞎玩一样,但就是不错的启发。

3

那么,如果不想花很多钱送孩子去机构怎么办?那就在家里给孩子创造这样的环境。

比如专门开辟一个画画的地方,给孩子买好围裙,就可以给孩子提供蜡笔、颜料、彩泥等等各种材料和工具。每次玩一个形式和主题,和孩子一起玩上半天。

长此以往,就不怕你的孩子没有艺术细胞。我就在家跟孩子一起做过剪纸、折纸、捏彩泥等等。

另外,机构里能够得到、但家里缺失的团队合作体验,也可以邀请孩子的好朋友,或者邻居的孩子一起到家里来,共同玩耍、创作。

当然,为了更好地给孩子提供这样的环境,父母自身也需要去学习。这种学习不用很难,只需跟孩子一起看一些艺术类的绘本,去了解那些我们看了根本无动于衷的名画到底有些什么魅力在里面。

慢慢的我们就会打开这方面的眼睛,会在普通平凡的生活中看到以往看不到的东西。这样也就能看到一草一木的美,并且传达给孩子。让他们在不用花钱的自然界就能获得艺术的滋养。

小时候,我曾在书上看过一段京剧大师梅来芳的轶事,让我印象十分深刻。

那段话说梅来芳大师为了锻炼自己如波秋水的眼睛,经常要眺望天空,盯着天空的飞鸟,让眼珠子跟随飞鸟而动。久而久之,他的眼神就越来越灵动。

现在回想起来,我就特别惊叹,这大自然真是太奇妙了!它提供了如此丰富的艺术素材,不仅能锻炼人的观察力、审美,还能造就一双灵动的眼睛。

怪不得我们总说一个人有艺术气质就是有灵气。这种灵气,似乎是一种更贴近大自然、跟宇宙相通的气息。

所以说,有心的父母带着孩子外出散步、去公园玩,就能启发孩子观察大自然,去观察树的纹理、长势,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观察花儿的姿态,甚至听听虫鸟的声音。

这就是一种很好的艺术教育。

我带儿子出去玩就有这样的习惯,我总会让他看周围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还有各种能找得到的虫子。(不过这样做也有麻烦的地方,现在他看到一个植物就问我这是什么,我回答不上来的实在太多了……)

毕竟,观察是艺术的核心能力啊。

就像我上大学时候听过的一节课上,有个老师讲过的一件事我铭刻在心。他说,久练书法的人,眼力就是超乎常人。在门框上贴横幅,别人都觉得是平的,人家愣是觉得斜了一点点,用尺量了一下果然是差了一点。这种眼力,说的就是观察力。

我孩子的观察力也给了我很多意外惊喜。比如,大概在他四五岁的时候,有一天他画了一些简笔人物画。我一看就很惊讶,因为他画的是前几天一直在看的动画片《美食大冒险》里的人物。

你想想,你能在前几天看过一部动画片之后,隔一天就想着那些形象把它们画出来吗?反正我是不能,我只会照着画。

虽然只是简单的线条,但是他把握住了每个人物的形象特征,还能区别表现出来,这就是观察力起到的作用。有了敏锐的观察力,他也就能记住那些形象,能够在默写的状态下画出来。

也就从这时起,我更加确定了他的天赋。

所以后来我给他报了一年的绘画课,让他跟专业的美术老师学了一年,没有学太多的技法,就是积累更多的素材、艺术形式。老师让他们接触了版画、拓印等等多种形式的艺术。

我也开始更加注意对孩子这方面的培养,比如带孩子去逛美术馆(北京的免费的)、带他去园林玩的时候,给他带好画本,提议他坐下来写生等等。

尽管美术馆确实对他这么大的孩子来说没什么吸引力,但是我们也无需特别郑重或者要求孩子看出什么得到什么。和孩子轻松地逛一逛,问问他最喜欢哪副画,觉得什么画比较有趣,随意聊聊这一类的话题,也就可以了(哪怕进去几分钟就出来)。所有他看过的东西,也许在未来的哪一天突然就被调动出来,给到他惊喜。就像之前,我儿子惊喜地在一本书上看到与另一本书的联结一样。

只不过,当孩子进入小学之后,人人都会面临文化课的压力,很多孩子在学前好不容易培养出的艺术灵性,也可能会慢慢被程式化的教学给磨灭掉,所以,未来如何守护,也许需要父母花更多的心思。

我们家也面临同样的难题。希望和大家一起努力吧。

参考资料:

1.《普通心理学》

2.《创造力》

3.《生命合伙人》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