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观】比亚迪“天神之眼”,搅动车圈口水战

第三眼界 2025-02-16 17:54:31

比亚迪智驾掀桌子,友商跳脚骂娘

比亚迪一场智驾化战略发布会,刺痛了不少友商的神经。尤其是宣布开创全民智驾时代,并同步上市21款搭载“天神之眼”的新车的动作,更是惊诧整个行业。

连最便宜,售价仅7万的海鸥都配备了天神之眼C-高阶智驾三目版(DiPilot100),在同级几乎是碾压一般的存在,这还了得。于是,友商坐不住了,纷纷跳起来开怼。

先是华为余承东,其以一句“智能驾驶,凑合能用与好用并安全,是完全不同的境界”,对比亚迪此次动作进行了回应;

接着,长城高管团队下场,董事长魏建军打头阵,CGO(首席增长官)李瑞峰、哈弗&欧拉品牌总经理赵永坡紧随而至,纷纷开呛,且言辞一个比一个激烈。

除此之外,小鹏汽车CEO何小鹏、零跑汽车CEO朱江明、岚图 CEO卢放等,也对比亚迪本次发布会发表了看法,但都相对温和。

目前,其他车企还没表态,但相信不少车企大佬已经在准备草稿了。

比亚迪这次动作,动静和影响力不可谓不大。既然要做全民智驾普及,必然会动很多人的蛋糕,尤其是将产品重点布局在10-15万级区间的企业,比如吉利、长城、奇瑞,以及零跑、小鹏(主要是MONA)等。

“新能源上半场,智能化下半场”的口号喊了很久,新能源已经实现高、中、低全线普及,而智能化,尤其是高阶智驾尚需时日。智驾在高端车型上可以卖溢价,但真正考验一个车企实力和魄力的,还是能不能做到“智驾平权”,将高成本、高技术含量的智驾技术,下放到10万级,甚至是10万级以下的入门车型。

那么谁最有资格呢?

当然是谁的车型矩阵丰富、谁的产品梯度完善、谁的经济型产品多、谁的销量大,谁最有资格。由此来看,比亚迪承担起这个角色,也便顺理成章了。

但比亚迪够格吗?

这正是比亚迪争议最大的地方。

友商不满的,不是比亚迪的动作,而是比亚迪的智驾水平。但智驾水平到什么程度才算够格,其实没有统一的标准。而友商的不满,恐怕更多还是见不得比亚迪“打小抄”——作为行业公认的智驾“差生”,比亚迪竟然以“全民智驾开创者”的身份,站到聚光灯光下发言,这本就是对其他自认为成绩好的同学的莫大讽刺。不怀疑你“作弊”和“混淆视听”,是不可能的。

坦白说,有争议是好事,有争议才说明比亚迪做对或做错了什么。假如一片沉默,这既不是比亚迪想看到的,也未必是消费者想看到的。

售价10万出头的小鹏MONA03已经证明了入门级市场对高阶智驾的需求,而越来越多智驾产品的出现,也说了市场的巨大潜力。

在智能化发展和行业趋势的引导之下,消费者的购车逻辑也在发生深刻变化,高阶智驾也会从高端消费者的玩具,逐渐变为寻常百姓的实用助手,而这个趋势是不可逆的。

尽管不少人看衰,甚至反对智驾,认为技术不成熟、容易出事故,但在真正买车时,或许也会将其作为其中一项,进行综合评判。尤其是对那些更看重性价比的广大消费者来说,“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没有”已经越来越成为购车的潜在心理诉求。

由此,比亚迪此举的意义,便影响深远了。对消费者而言,几乎是增配不加价的智驾版本(部分车型部分配置有涨价),较同级竞品而言,除了比亚迪品牌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更多了一条购买理由。

结语:

比亚迪此次发布的“天神之眼”实力到底如何,ABC三个版本,差距到底有多大?同级相比,比亚迪智驾的优势是否明显等问题,接下来都会成为行业争议和消费者热议的焦点。而我们也期待,各车企能来一场真刀真枪的PK,而不是在社交平台上,你来我往,打口水仗。

在笔者看来,关于比亚迪智驾的口舌之争,输赢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看消费者如何用脚投票。殊不知,几年前的增程之争,不就是前车之鉴么。

0 阅读:8
第三眼界

第三眼界

分享商业洞察,开拓思想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