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课文《棉花姑娘》作者之谜,让我们追寻课文的来龙去脉

文学私秘 2023-12-14 22:49:57

《棉花姑娘》是目前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融知识性与文学性于一体,在极精短的空间里,介绍了足够丰满的科普知识,同时,也刻画了文中涉及的几个生物的个性形象,是一篇很适合小学生一年级学习与效仿的叙事文本。

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它的构思来自于何处?

目前课本中,这样在脚注里标明了课文的来源:“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是2001年首版的人教社版教科书,属于人教社第十套语文教材,那么,意味着,这篇课文的出处,只能从之前的文本中寻找。

但是,我们在署名吕敬先所著的《小学生语文能力整体发展的实验报告》中,却可以看到,早在这篇文章发表的1985年,这位老师就已经在教学中,使用了《棉花姑娘》的文本。

从介绍中得知,吕敬先是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北京教育学院小学语文研究员。他主攻的教学课题——“小学生语文能力整体发展”,是中国教育学会直接关心、指导下的一项重要科研课题,作者就是这一课题的主持人。1962年至1966年,1976年至1985年,改革实验前后坚持了13年,取得了令人眠目的成绩。他的实验报告,就是《小学生语文能力整体发展的实验报告》,在1985年11月份中国教育学会第二次全国学术讨论上荣获论文一等奖。

在这篇论文中,吕敬先提到,“1982年我们在总结过去低年级实验成果的基础上,编写出《识字课本》《教儿童观察、说话、写话》《课外读物》3套试用教材”,在部分学校进行试用。

这些教材里,就已经出现了《棉花姑娘》。

论文中提到:

——一年级下学期听科学童话故事“棉花姑娘”,为了使儿童学会边听边想象,第一遍是一边看图片,一边听故事,例如,第一幅图:棉花姑娘生病了。第三幅图:棉花姑娘请啄木鸟给他治病。第四幅图:七星狐虫飞来给棉花姑娘治病。

这些画面的内容是儿童不熟悉的,所以要借助形象的画面,通过视听结合,使儿童获得鲜明的形象。其中第二幅图:棉花姑娘请青蛙治病。第五幅图棉花姑娘的病好啦。不让儿童看画面,要求一边听一边想象出形象来,这是因为这两幅画面有其它画面做基础,而且青蛙也是儿童所熟悉的。第二遍听故事去掉全部画面,让儿童边听边想象出画面。……——

也就是说,在1982年的时候,《棉花姑娘》就已经被老师作为语文教学的试验文本,用在了语文教学中。

显而易见的是,《棉花姑娘》出现的时间,最早能够上溯到1982年。

这样,我们只要在1982年之前的儿童读物里寻找课文的出处,搜索范围已经缩小了许多了。

正是在这样的逻辑支撑下,我们在《看图说话》1981年第11期找到了《棉花姑娘》的母本。

《看图说话》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低幼读物,这本刊物,目前仍继续出刊。该刊创刊于1975年10月,一直不定期出版,到了1979年6月,它改成了月刊,定期出版。

出现在《看图说话》中的《棉花姑娘》标明的作者信息是:李春明写,严定宪画。

那么,《棉花姑娘》的作者,可以确定是李春明。

因为《看图说话》中的《棉花姑娘》是彩图连环画附配的文字,所以,文字极其简洁,改写成课文之后,教材编写者在原文的基础上作了添加与润色。

比如课本里在描写棉花姑娘病好之后“长出了碧绿碧绿的叶子,吐出了雪白雪白的棉花”这一句,在原文中并不存在,完全是教材编写者添枝加叶而最终形成的结果。

下面,我们将《看图说话》中的《棉花姑娘》中的原文,与教材里的课文进行比对,可以看出两者的差异,也能帮助我们解决课文研讨中一些走火入魔的教学误区。

棉花姑娘

棉花姑娘生病了。看,她的叶子上都是可恶的蚜虫。

(课文版:棉花姑娘生病了,叶子上有许多可恶的蚜虫。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

燕子飞来了。棉花姑娘说:“请你帮我捉害虫吧!”燕子说:“我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你请别人帮忙吧!”

(课文版:燕子飞来了。棉花姑娘说:“请你帮我捉害虫吧!”燕子说:“对不起,我只会捉空中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啄木鸟飞来了。棉花姑娘说:“请你帮我捉害虫吧!”啄木鸟说:“对不起,我只会捉树干里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

(课文版:啄木鸟飞来了。棉花姑娘说:“请你帮我捉害虫吧!”啄木鸟说:“对不起,我只会捉树干里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

青蛙跳了过来,棉花姑娘高兴地说:“请你帮我捉害虫吧!”青蛙说:“我只会捉稻田里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

(课文版:青蛙跳来了。棉花姑娘高兴地说:“请你帮我捉害虫吧!”青蛙说“对不起,我只会捉田里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

忽然,两只圆圆的小虫飞来,大口大口地把蚜虫一只只吃掉了。棉花姑娘高兴地说:“你们是谁呀?”小虫说:“我们身上有七个小黑点,像七颗星星,大家叫我们七星瓢虫。”

(课文版:忽然,一群圆圆的小虫子飞来了,很快就把蚜虫吃光了。棉花姑娘惊奇地问:“你们是谁呀?”小虫子说:“我们身上有七个斑点,就像七颗星星,大家叫我们七星瓢虫。”)

棉花姑娘的病好了,长得又高又大,她咧开嘴笑了。

(课文版:不久,棉花姑娘的病好了,长出了碧绿碧绿的叶子,吐出了雪白雪白的棉花。她咧开嘴笑啦!)

从原文的情节走向来看,它只是负责介绍一个科普常识,并没有包含着更多的社会学意义。但是现在课本的研讨者,却在课文的基础上,叠床架屋,生出了许多无关文章本体内涵的附生的价值内容。

比如,有的语文研究者,去探讨“棉花姑娘”是否礼貌的问题,导致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对原作内容与原作形式缺失而盲人摸象产生的结果,因此,找到课文的原本,并非毫无意义,读原著、读原本,一个最简单的好处,是能够正本清源。

我们现在看一看画蛇添足的语文研讨者,是如何在《棉花姑娘》的教学中,走上旁枝邪出的歪路的。

下面摘自林高明著的《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福建闽教图书有限公司,2018年6月版):

——一位教师上《棉花姑娘》(一年级下册)一课,其课堂上的有些东西非常值得我们推敲,特别是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领悟棉花姑娘很有礼貌,并且要读出请求的语气来。但是,文本中的棉花姑娘真的是很有礼貌吗?有位小朋友就看出了其中的问题。棉花姑娘生病了,叶子上有许多可恶的呀虫。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燕子、啄木鸟、青蛙来了,棉花姑娘说:“请你帮我捉害虫吧!”这里的“请”确实表现出她有礼貌。可是,当他们说“对不起,我只会…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之后,棉花姑娘一句话也没说。这太没礼貌了!至少也要说声“谢谢你”。最后七星瓢虫把蚜虫吃光了,棉花姑娘惊奇地问:“你们是谁呀?”可是一句道谢的话也没有。这岂不是太奇怪了?这怎么叫有礼貌呢?小朋友在大家都认为棉花姑娘有礼貌的前提下,依据课文进行分析发现问题,提出质疑,进行批判性学习。——

其实,我们看看原文,那是配图的文字,一幅图,就表达了一个场景,连环画是跳跃的,而所配的文字,也必然是跳跃的,这便形成了抽离了连环画的文字,根本不愿意去全程地表现涉及各方的内心动态,因此,也就不存在上面教案中深文周纳的“推敲”之处。

把一个非常简单的儿童连环画的配图文字,加载了许多原文中不存在的内涵进行解析,正说明了“偏题式”语文研究带来的“无中生有、离题万里”的弊端。

找到了《看图说话》,似乎就查到了出处,但是,《棉花姑娘》这个创意究竟来自于何处?

我们再向前寻找,就找到了科普作家朱志尧出版于1973年的科学童话集《猫头鹰和蝙蝠的对话》(辽宁人民出版社)。

书中也有一篇《棉花姑娘》,介绍了七星瓢虫帮助棉花姑娘消灭了蚜虫的情节。

但在朱志尧的这个故事中,并没有燕子、啄木鸟、青蛙角色,但主角“棉花姑娘”与“七星瓢虫”都已经存在,我们很难说,课本里的《棉花姑娘》没有受到朱志尧的那篇童话的启发与影响。

但尽管如此,标明李春明的刊于《看图说话》上的《棉花姑娘》,以与目前课文极其雷同的构思创意与叙述语言,证明它正是现在课文的出处。

那么,李春明是谁?

我们查一下,发现在八十年代,他是一个比较活跃的儿童文学作者,但并没有找到他的个人信息。

他的作品,我们可以在《中国幼儿文学集成 故事编 1919-1989》(鲁兵主编;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幼儿读物研究会编,重庆出版社1991年6月出版)中看到收有《一本书变成了橄榄核》《好“狮子”和好“老虎”》。

《好“狮子”和好“老虎”》也收在《中国新时期幼儿文学大系 故事卷》(张美妮、巢扬主编,1998年4月版)中。

李春明的作品不是太过知名,而且儿童文学在中国的地位向来也不是太高,所以作者的个人信息一直比较模糊不清,这也导致了语文教科书中的作者来历,也变得扑朔迷离。

好在现在教科书正在力所能及地将所有的作者标明明确的身份,这也是对那些为儿童文学作出显性与隐性贡献的作者的一个正名与尊重。

0 阅读:43

文学私秘

简介:文学是人学,关注人类的所有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