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大授衔,主席将他从上将名单中勾掉,圈注:他骄傲自满,授中将。

家琦说科 2024-09-23 14:13:50

1955 年初,评衔委员会将拟定好的大将、上将名单呈递给毛主席审阅。毛主席的目光在名单上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上缓缓移动:宋任穷、萧克…… 突然,主席的视线定在了一个名字上,久久没有移开,眉头也渐渐皱了起来。

最终,毛主席拿起笔,从上将名单中勾掉了那个名字 —— 王建安,并在旁边做了圈注:他骄傲自满,授中将。

为什么毛主席会留下如此注明?王建安又真的如同毛主席说的那般骄傲自满吗?

1954 年底,我国首次评衔的准备工作已进入尾声。评衔委员会进行了大量工作,对拟授衔的名单进行了详细的资格审查、评比等,从众多人员中筛选出符合各级军衔的名单,经过反复研究讨论后,呈交毛主席审阅。

然而,当评衔委员会收到毛主席审阅后的名单时,却发现上将名单中有一名叫王建安的指挥员的名字被主席勾掉了,旁边还有主席的圈注:他骄傲自满,授中将。

评衔委员会的成员们面面相觑,这份名单可是他们逐一审查过的,名单上的人员绝对是各项条件都符合授上将衔标准的。被主席勾掉的王建安从资历、战功来讲,都是够得上授上将资格的。

在评衔委员会进行背景调查时,也没有听到有人反应王建安 “骄傲自满” 啊。而且,王建安早在解放战争时期就是正兵团级干部,这位被称为 “军政双全” 的指挥员,凭他的资历、战功,授个中将确实有些不公平,因为在当时评定的上将中,还有部分人员仅是副兵团级,资历等也比王建安稍逊一筹。

为了搞清楚主席为何有此圈注,同时也为了不让一个为革命作出卓越贡献的指战员伤心,评衔委员会决定暂时压下主席给王建安授中将的批示。

于是,在 1955 年 9 月 27 日,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紫光阁为将官们授衔时,王建安的名字既没出现在上将名单中,也没出现在中将名单中。而此时的王建安正在青岛养病,对此事还一无所知。

评衔委员会本着对同志负责的原则,对王建安展开了深入调查,终于从王建安的老友那里了解到了事情的原委。毛主席对王建安留有骄傲自满的印象,源自于王建安与陈毅之间的一次争吵。

那是在 1942 年,上级安排陈毅到山东担任山东军区司令员,王建安时任山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当时,日寇正对我山东抗日根据地实施疯狂扫荡,在陈毅等将领的带领下,八路军部队积极迎战,进行着粉碎日寇扫荡的战斗。

那天,陈毅和王建安等指战员开会激烈地讨论着如何开展针对日寇下一次的反扫荡行动。会议期间一切正常,关于作战计划的讨论也很顺利。然而,就在会议即将结束时,一个关于战斗结束后如何收尾的问题引发了陈毅和王建安两位军队正副职的争吵。

因为作战势必会造成老百姓农田和房屋被损坏,对于如何处理这些被损坏的物资,陈毅和王建安意见截然相反。

陈毅认为不能因小失大,不能让部队因为打扫战场和收集可利用物资而耽搁时间,从而影响作战进度。他的意见是给受到损失的百姓一定的赔偿,让百姓自己去处理被损坏的房屋等,而部队立即去搜寻逃敌的踪迹,并对之进行歼灭。

而王建安认为八路军现在本来就物资极度缺乏,应该对可利用物资重视,就应该及时打扫战场,收集所有可用物资后,再去搜寻并歼灭逃跑之散敌。结果两人说着说着声音越来越大,王建安是个暴脾气,陈老总也是个直脾气,谁也说服不了谁。

王建安情急之下站起来拍着桌子和陈毅吵了起来,最后还摔门而去。虽然最终还是以陈老总的意见为准来执行,但因为与会的都是高级将领,王建安的举动不免给人落下口舌。

等王建安和上级陈毅吵架的事情传到延安毛主席那里,经过口口相传,事情已经有些走样了,王建安 “骄傲自满” 的名声也在主席那里挂了号。

所以,当主席在 1955 年看到上将名单中王建安的名字时,就想起了王建安和陈老总吵架的事情,觉得应该给这个骄傲自满的王建安一个教训,压压他的性子,于是就发生了主席从上将名单中勾掉王建安,并改授中将的事情。

评衔委员会为了了解事情的原委,期间还走访了王建安的老战友们。当陈毅元帅和王建安的老战友们听说了这件事后,都纷纷为王建安说情。就连陈毅元帅都跟负责评衔工作的彭老总和罗荣桓元帅说:“谁还没个脾气,王建安是个好同志,不能让他因为这事受委屈,一定要妥善处理。”

许世友也站出来为王建安抱不平了,许世友之前和王建安矛盾可是不小啊,他说:“王建安是个急脾气,跟我有一拼,但他绝对不会不服从领导,更干不出背后拆台的事情。”

评衔委员会找了个合适的机会,把了解到的王建安的情况逐一汇报给主席,尤其是把陈毅元帅和许世友上将对王建安的看法说给了主席听。主席听了沉默了半晌说:“是我太片面了,差点让一个有功之臣受委屈,给王建安同志补授上将。”

1956 年初,病愈回京的王建安同志被补授了上将军衔,并补办了授衔仪式。

王建安出生于贫苦农民之家,从小生活的艰辛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他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其实这也是当初他跟陈毅争吵的关键,他是真不舍得浪费那些物资。

建国后,他在工作中的清廉正直更是出了名的,在军中有了 “铁面将军” 的美誉。记得那是六十年代初,王建安将军去上海出差,当时军方人员出差都会被安排住在上海的延安饭店。

在那个时代,这个饭店是接待国家及军队重要领导人的地方,而且饭店对军队师级以上干部有特殊规定,师级以上干部可以在饭店十一楼的小餐厅用餐,但是仅限于干部自己用餐。

但是,有些干部却不把规定看在眼里,每回到十一楼用餐时,不仅带着自己的随行人员,甚至还把家属也带上去用餐。而饭店的管理人员对此事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那天,王建安将军按规定独自上十一楼用餐,一进餐厅,正好看到几桌热热闹闹的家庭聚餐,有穿军装的,有穿便装的,还有妇女和孩子。王建安将军一下子怒了,他把饭店管理人员叫过来,问道:“这些都是师级以上干部吗?符合规定吗?”

管理人员一脸无奈,又不敢说什么。王建安忍无可忍,他大声说:“不符合规定的人员立刻离开这里,谁带的人费用自理。” 立刻,刚还热闹的十一楼瞬间就清净了。

后来,这件事情都传到了叶剑英元帅耳中,叶帅见了王建安,乐呵呵地说:“建安,又有人告你的状了,你个铁面将军,出个差也不消停。” 王建安也笑呵呵地回答道:“唉,管不住自己呀,一看见那种占国家便宜的人,火就不打一处来。”

除了清廉,王建安将军还特别关注基层,他经常深入基层搞调查研究,而且他下基层从来不要当地领导的陪同。他认为有领导的陪同下基层就没有意义了。

一次,王建安去一个连队视察,到那里时正好赶上了午饭时间。面对连队领导早已准备好的饭菜,他推辞了。他坚持到战士们用餐的餐厅,与战士们一起用餐。

因为王建安知道,只有在这里他才能真正达到他视察的目的,了解到基层战士们的真实情况。

果不其然,在这里,王建安听到了战士们最真实的声音。战士们对连队的伙食颇有意见,究其原因是因为连队的炊事员经常是由新兵来担任,新兵们自己还是个孩子,他们哪里会做饭,更不会关心人,能把饭菜弄熟了就不错了。

王建安看着饭盘中夹生的米饭,毫无味道的大熬菜,深以为然。民以食为天,战士们吃不好饭,哪里会有好的精神面貌去训练?无法好好训练,一旦发生战争,这些战士又怎能拉上战场呢?

饭后,王建安将军把他了解到的情况同军区的其他领导们交换了意见,并将这个情况如实写进了他的调查报告当中。

王建安任中央军委顾问、中央纪委常委期间,每年都会有将近半数以上的时间都在下基层搞调研,光调研报告他就写了十多份。在这些报告中都是王建安将军据实而写,这些报告都真实地反映了基层官兵的呼声和部队的真实情况,对改善及加强基层建设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他不仅对别人要求严格,对自己及家人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王建安将军的妻子牛玉清在 1955 年时响应国家号召复员了,后来国家有政策,妻子完全符合政策可以重新回到她心爱的部队穿上她心爱的军装,但是王建安却坚决不同意妻子重新办理回部队的手续。

在王建安认为,即使他妻子符合回部队的政策,但只要有人回不去,对于不知情的人来说他妻子可能就是组织上照顾才回去的,所以他宁可不让妻子回部队,也不想有人因此产生误会。

后来,组织上考虑到王建安年龄越来越大,身体又不好,身边只有老伴儿照顾他,就想给予王建安将军特殊照顾,让他把远在外地的子女调一、两个到北京,以便能在身边照顾日渐衰老的他。

妻子也劝他:“我们都老了,让孩子们哪怕回来一个呢,咱们身边也有个人能照顾一下。” 但王建安将军依然断然地拒绝了,他说:“我的权利是国家给的,是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我绝不能用这个权利为自己谋福利,更不会用这个权利让孩子们享特权。”

1980 年 7 月 25 日,王建安上将在北京逝世,享年七十二岁,去世时只有妻子一人在场。而他的死讯在一个月后才被亲朋好友们知晓,因为将军留有遗言:“不惊动亲朋好友,不准开追悼会;骨灰洒在家乡农田。不要死后还浪费国家的钱和资源。”

这位廉洁一生的铁面将军就连死后都不愿意浪费国家的财物,他这种深入骨髓的艰苦朴素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并传承下去。

0 阅读: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