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周盘:方寸之间,乾坤尽显

建义看文化生活 2025-04-08 02:29:11

梅花周盘壶的起源可追溯至清代文人陈曼生与制壶名家杨彭年的合作。陈曼生以“曼生十八式”闻名,周盘壶最初的设计灵感源于古代“周盘”器物,象征“圆融通达”的处世哲学。而后,紫砂名家俞国良将周盘壶发展为筋纹器,赋予其更鲜明的结构美感。

真正让梅花周盘壶成为经典的是近代制壶大师王寅春。他在俞国良的基础上,将壶身设计为六瓣梅花状,壶钮、盖面、壶肩均以梅花为元素,形成“俯视如梅花朵朵,侧观似筋骨分明”的独特风格。这一演变不仅延续了传统文脉,更融入了自然意象,使梅花周盘壶成为文人雅士的案头珍品。

梅花周盘壶的造型堪称“以器载道”的典范:

1. 六瓣梅花,筋骨分明

壶身以六片筋纹从壶钮延伸至壶底,线条挺拔流畅,筋囊工整匀称,如梅花瓣般饱满丰腴,既显刚劲又含柔美。

2. 三弯流与圈把的呼应

壶嘴采用三弯流设计,出水流畅;壶把呈六瓣菱纹,与壶身筋纹呼应。两者衔接处以六瓣梅花贴饰,细节精巧,气韵贯通。

3. 嵌入式壶盖与圆融壶体

壶盖采用嵌入式设计,与壶身严丝合缝,壶钮形似花蕊,盖面、盖圈均以梅花装饰,整体圆润中见棱角,兼具实用与审美。

梅花周盘壶的制作需兼顾筋纹器的工整性与自然意象的灵动感,对匠人功力要求极高 :六瓣筋纹需手工精准分割,每一瓣的弧度、厚度须均匀一致,稍有不慎便会破坏整体协调。

壶嘴与壶身连接处需“无脂泥涂抹痕迹”,外缘处理光洁利落;壶钮与盖面需刮净明亮,体现匠人“不拖泥带水”的功力。

梅花周盘壶,是紫砂艺术中“技”与“艺”的完美结合,更是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精神的缩影。从陈曼生的文人雅趣,到王寅春的匠心独运,再到当代匠人的守正创新,这把壶承载的不仅是茶香,更是千年文脉的流转。

0 阅读:0
建义看文化生活

建义看文化生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