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12点多一点的高铁从苏州到扬州,理论上还有时间在苏州转一个地方,但是我们放弃了。
就像开始还商量去周庄还是同里,最后一个也没有去,前面的古镇古街转多了,消化不了;今天本来还可以去个耦园这类的小园林,最后也放弃了。
算算在杭州拙政园留园狮子林沧浪亭可园,这些转下来真是消化不良了。
上午干脆就在酒店休息,上了高铁一个半小时就到扬州,入住酒店吃个饭休息到三点出门转。
扬州八怪纪念馆去这个地方是因为住的近,几分钟的路程,其实我也知道这里没有什么可看的,但是今天大景点去不成,这里转转也行。
街心有个四望亭,进去就是骆驼巷,看到一棵唐槐,南柯一梦会不会是在这里呀。
门票20元,估计是看在这里曾经是古建筑的面子上。
西方寺大殿,这可是全国文保,一定有值得可观可说道的地方。
里面有板桥先生题写的“歌吹古扬州”,话说回来,他的字辨认度还是很高的,这几个字放在这里装饰性也挺强。
大厅里面陈列着一些文字和书画作品,不过作品都是仿制,随便看看就行了。
倒是这个大殿值得细看。
大殿是明代的,构架是楠木的,内彩绘系五彩遍装,构图鲜明,多用连枝图案,花纹轮廓简单,为明代早期彩绘之风格。
后面一角有个金农寄居室,有人说这就是当年的方丈室,当时的西方寺已经破败,金农住在这超佛教绘佛像,说自己是“如来最小弟子”。
这是有根据的,金农有很多作品就是以佛教为主题的。
后面还有一棵古老是银杏树,其他现代人的书画作品展出,除了里面很凉快,可以乘凉。
扬州八怪的名气太大了,所以这里很有噱头,但是如果不是有必要,实在不建议来这里。
朱自清故居从扬州八怪纪念馆出来,看看时间赶紧扫了辆小电车,前往皮市街朱自清故居。
扬州没有地铁,共享电单车倒是很多,大街小巷匆匆疾驰,没有一点儿“扬州慢”,倒是很方便。
出来就是四望亭,接着就是文昌阁,都在十字路口,地标性的建筑,很有味道。
从皮市街步行到朱自清故居,虽然在偏僻的街巷沿途有很多民国样式的摆设,还有一些老房子,这条小巷很没有太大的变动,很原始。
寻访的人还是不少的。走过长长悠长的巷道,这里竟然没有闭门,说是夏天延长一个小时。
朱自清故居不大,是扬州典型的民居"三合院"建筑,保存了一些遗物,正厅有朱先生的半身塑像,塑像背后是一幅“荷塘月色”图,图的上方有江题的“朱自清故居”匾额。
小学课文有《匆匆》,初中课文有《春》,高中课文有《荷塘月色》是,加上伟人题词,朱自清是国人皆知的文学家。
你说要是我写的字也能上语文课本,我现在住的地方有没有也弄个“故居”?呵呵。
知道这个空洞是用来做什么用的?
以前大户人家纸上写字只写一面,用完的纸就放到这里,穷人家从里面取出用另外一面。
另外,这个墙角也有说道,叫做“拐弯抹角”,你知道为什么吗。
从皮市街琼花观东关街皮市街是一条步行街,得名一是相传相传唐诗人皮日休造别墅于此,二说宋代专售各种皮货,反正都很久远。
这里现在是文青打卡的地方,各种花里胡哨的东西,蛮有趣。
皮市街的另一端就是著名的东关街,也是一条步行街。
我想到运河边上去,因为我们没有约上大运河博物馆的票,去那里沾沾大运河的运气,结果途中经过了一个著名的地方——琼花观。
这个琼花观里什么都没有,竟然还要收几元门票,这是让人啼笑皆非。因为隋炀帝的关系,琼花也是扬州的市花。
琼花观这个时间当然闭馆,但就是开发我也不会去,有些故事听听就好,时代太久远的东西什么都没有,连琼花观都不好意思搞什么陈列,这里现在是扬州美术馆。
古运河扬州段是整个运河中最古老的一段,与2000多年前的古邗沟路线大部分吻合,与隋炀帝开凿的运河则完全契合。
东关古渡为扬州古运河的一个景点,有意思的是这里竟然还有马可波罗的塑像,上一次我是在西湖边看到的。
其实我觉得这里应该立一个隋炀帝的塑像,隋炀帝可能是真正让扬州登上中国历史的大舞台的。
没有大运河的,哪有什么“扬一益二”?
这里还有东门的遗址,自唐宋以来,这个城门位置一直没有变。
进了城门就是东关街,是扬州城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
街道上店铺一家挨着一家,据说老字号商家就有四美酱园谢馥春香粉店潘广和五金店夏广盛豆腐店等等几十家,手工业店铺也很多。
至于古迹文物也有不少,有逸圃汪氏小苑个园广陵书院安定书院仪董学堂等等。
到了晚上灯光一上来,人潮涌动。晚霞和灯光辉映,我拍下一张美照,就想着离开。
导航从谢馥春香粉店绕到一条窄窄连三轮车都不能通过的的小巷子,要不是有导航,我都怀疑能否过去。
绕呀绕,看到一个标牌,说这家是“寻常人家”:两间房各宽八尺为一寻,相加十六尺为一常,寓意寻常百姓家。
看看,这就是文化。
明天才要逛扬州城最有名的地方,期待。
信步荒野,访路探幽,乡俗俚语,负暄问道。走向山林乡野,探索身边美景,感受民情风俗。欢迎关注,欢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