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生孩子?
因为年龄到了。
因为大家都要生孩子。
因为父母要我们生孩子。
因为一不小心怀上了没办法。
……
没错,传宗接代就是这么自然而然的事情。它根本不需要我们思考,它已经刻进了我们的基因。就像我父亲常说的那样,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延续。
但是,当父亲以父亲的身份,对作为子女的我,说出“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这句话时,我内心仍然涌出强烈的抗拒:我是独立的个体,凭什么给你的生命做延续?
他使我思考,“我们为什么要生孩子”这个命题。
但我发现,自己真的从小就母爱泛滥,喜欢所有婴孩,喜欢他们肉乎乎的样子,喜欢他们一举一动的可爱模样,我对孩子的成长变化充满了兴趣。
尽管我尊重那些选择不生孩子的丁克族,敬佩他们发挥充分的主观能动性,认真选择并掌控自己的人生,能够以极大的勇气在主流中逆向行走、走出自己独有的道路;但经过一番认真的思考之后,我觉得自己还是要生一个孩子。
这是我从初中就开始断续思考,直到大学得出结论的一个心理过程(嗯,在还没有定下孩子他爸之前,我已经定下了孩子)。
没错,也许我已经被基因打败了。而且,当我生了孩子之后,又经历了失去亲人的痛苦之后,我深刻地意识到“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延续”这句话。我们对死亡有着本能的恐惧,当我稍微想象一下总有一天自己也会年老力衰时,就立刻涌起对世间强烈的留恋,就会觉得还好有孩子在,他们能替我看着这个世界。
当然,这句话可不能对孩子说,因为这太容易造成误解,父亲犯过的错,我可不能对孩子再犯。
总之,我带着认真的思考,和不断总结自己成长得失的准备后,迎来了母亲这个角色。
但是,你们知道的,做再多的准备都避免不了翻车,更何况,在当母亲前的准备再周全,也不可能及得上真正做母亲之后需要面对的十分之一。
于是,谁不是在做母亲之后一边学习一边教育。
从我读《孩子:挑战》、《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孩子的宇宙》……,到《人生转轨处》,再到最近读的《给孩子恰到好处的爱》,我一直对如何跟孩子相处、如何帮助孩子养成更好的生存能力等等充满了兴趣。
带领着孩子成长,就好像自己再活一遍一样,既有种体验新生命成长的欣喜,又有种人类观察实验的好奇、兴致和成就,再时不时参考别人对这一过程的心得总结(就是那些书),其中滋味,其乐无穷。
所以,很多时候,我对儿子咆哮了一会之后,就开始觉得好笑;尽管也常常被儿子折磨到抓狂,但还是觉得大部分都尽在掌握,我对自己和孩子的大部分表现都较为满意。
《给孩子恰到好处的爱》这本书对我来讲,与其说是让我用来参考学习的,不如说是用来再次检验自己教育行为是否得当的书籍。
《给孩子恰到好处的爱》副标题是“做不焦虑的父母”,是美国作者丽莎·舒格曼写的,她是一名拥有十几年儿童教育经验的作家,还养有两个女儿(都已长大)。
在这本书中,她提出了养育孩子的18个误区,比如家长觉得孩子离了父母不行、如果惩罚孩子会让他恨自己、孩子还小不能早早开始干家务等等,是一些我们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又容易处理不当的事情。
有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卡皮察,在1978年接受记者采访时被问到:“您这一生中,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
卡皮察给出了特别经典的回答:不是在大学,也不是在实验室,而是在幼儿园里。
在幼儿园里,我们学会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
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
东西要放整齐;
做了错事要表示道歉;
答应别人的事要做到;
学习要多思考,要多观察大自然;
……
诚如物理学家卡皮察回答的那样,就是这些最初的人生习惯,奠定了一个人人生的基色。
那么,在《给孩子恰到好处的爱》里也表达了类似观点,这也是很多教育、育儿类书籍里面提倡的,很多习惯要在最初的生命里帮助孩子养成。
这也是我的切身体会。
比如,孩子2岁左右可以逐渐开始培养独立吃饭的习惯,但同时2岁左右的孩子会有自己的小脾气,如果这时候被他的这种小脾气给打败,放任他随心所欲,那么,到后面上幼儿园之后,父母本可以集中精力应付别的问题时,还得抽出精力去为调整孩子的饮食习惯而发愁。这样一来,孩子在别的习惯的建立上,很可能也得不到足够的培养,就这样一环扣一环地影响下去。
相反,我家儿子尽管我没有那么鸡娃,但是在这些习惯的培养上,我心里还是有谱的。在他2岁左右的时候,我就为吃饭的问题,在家里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改革运动。孩子的外婆和奶奶自然很容易就顺着孩子脾气走,但我坚持不可动摇。在饭点上,孩子自己不吃就不吃,其它时候不给吃,反复几次,孩子就适应了这样的习惯,并且不再需要别人喂。
所以,在幼儿园小班的时候,至少吃饭这一点不让阿姨老师操心,就已经是个优势了。
就像《给孩子恰到好处的爱》说的那样,孩子总会使尽浑身解数,去挑战父母权威,去试探父母底线,用一切创意去确认规则在哪里。而父母,就是要给孩子制定这样的规则,让他们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只有这样,才是对孩子真正的负责。
书中做了一个很好的比喻,如果你收养了一条狗放在后院,又不给它设立什么栅栏,那很有可能你就再也见不到这条狗了。因为你别指望一条狗能给自己设定活动范围。狗狗做不到。孩子也做不到。
还有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案例,还是作者丽莎·舒格曼自己女儿的一件事儿。有一次他们夫妻答应带女儿去一个地方玩,那是孩子特别期待的一个地方。等了好久他们终于成行了,女儿却在去的途中,在车上乱发脾气。他们做过一切努力之后,孩子仍然没有好转迹象,因此他们做出了返回的决定。孩子立刻崩溃,更加大哭大闹,但是他们还是回了家。
从此以后,他们女儿对这件事就有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只要在她再次乱发脾气无法控制自己的时候,提醒她曾经发生过的这件事,对她造成了多大损失,她就能努力控制自己,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发生。
就是这样,在一次又一次父母与孩子的斗智斗勇中,我们学会了如何养育孩子,孩子学会了如何为人处世。
若非如此,孩子又怎么能了解复杂人类社会的生存法则呢?
我们对孩子的爱,一定是以各种各样的面貌出现的,既可能温柔慈爱,也可能面目狰狞、气急败坏,但它们的宗旨,都只有一条,那就是“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