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部!锂电池海运安全技术行业标准发布

静柏评国际 2025-04-06 11:07:12

4月2日,交通运输行业标准《船舶载运锂电池安全技术要求》(JT/T 1543—2025)在厦门正式发布。这是我国交通运输行业首部关于锂电池海上安全运输技术要求的推荐性标准,将于2025年5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我国锂电池海运安全管理迈入规范化、国际化新篇章。

当天,由厦门海事局、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管理委员会、厦门港口管理局共同承办的《船舶载运锂电池安全技术要求》发布活动在厦门举行。厦门海事局党组书记、局长吴蔚在致辞中表示,此次《标准》的出台实现了从经验监管向规则引领的跨越,完成了从局部试点到全国推广的升级。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发挥厦门“多区叠加”区位优势,合力打造“全球锂电池海运枢纽”,以安全高效的海运体系为国家绿色转型添势赋能。

交通运输行业标准《船舶载运锂电池安全技术要求》由交通运输部指导、部海事局专业处室和航海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统筹协调,辽宁海事局牵头联合14家单位共同编制,是我国交通运输行业首部关于锂电池海上安全运输技术要求的推荐性标准,标志着我国锂电池海运安全管理迈入规范化、国际化新篇章。

当前,全球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锂电池作为核心动力源,其海运安全成为国际供应链的关键议题。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锂电池生产国和出口国,亟须完善海运锂电池安全技术标准,以保障运输安全、提升国际竞争力。

此次发布的《标准》结合国际规则与国内实践,首次在交通运输行业标准中详细规定了船舶载运锂电池的分类和编号,锂电池的要求,以及锂电池的包装和货物运输组件、托运、装卸、承运和应急等安全技术要求,为行业提供科学、便利、统一的安全管理依据,不仅填补了国内锂电池海运安全标准的空白,更与国际海事组织(IMO)相关国际公约高度衔接,为锂电池海运安全出口提供专业指导。

2023年,交通运输部将《船舶载运锂电池安全技术要求》纳入第二批交通运输标准化计划。在交通运输部指导下,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专业处室和航海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统筹协调,多地海事部门、科研院所、企业等牵头起草、深度参与《标准》的研究制定。

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福建省锂电池出口额连续两年破千亿,连续20个月稳居全国第一。福建九成以上锂电产品经厦门港走向世界。《标准》的发布,将为我国锂电池产品海上安全出运、降低物流成本、提升运输效率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对助力锂电池生产制造技术创新、推动锂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危管防污处处长白宇明表示,《标准》的发布标志着我国锂电池海运安全治理迈入了新阶段,海事管理机构将毫不动摇落实“双碳”目标任务,持续完善安全监管举措,与各相关单位携手,全力构建锂电池海运安全服务保障的“中国方案”,共同服务保障包括锂电池产品在内的新质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管理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何东宁指出,厦门自贸片区作为全国重要的锂电池出口港,将以此次《标准》发布为契机,持续探索绿色、低碳、智慧转型发展新路径;活跃跨境贸易,打造链通全球、安全便捷的海运网络,降低贸易合规成本,更好服务“中国智造”高效“出海”;优化规则环境,努力为高标准运输自由便利探索“中国方案”、贡献“厦门智慧”。

厦门港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纪华平表示,厦门港始终坚持对标国际一流港口、与企业携手共进,立足时代机遇,全力服务锂电池等新能源产品出口。将以此为契机,与各方携手,强化《标准》落地、深化服务升级、推动开放协作,共筑安全高效的海运生态。

厦门海事局党组书记、局长吴蔚称,厦门正加力打造新能源产业创新之城,不断探索试验、探路先行,全国首创“锂电池储能系统安全保障机制”,发布全国首个针对储能集装箱的海上安全运输指南,以破冰勇气打通行业堵点。此次《标准》的出台实现了从经验监管向规则引领的跨越,完成了从局部试点到全国推广的升级。未来,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发挥厦门“多区叠加”区位优势,合力打造“全球锂电池海运枢纽”,为国家绿色转型添势赋能。

0 阅读:0
静柏评国际

静柏评国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