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吴起跪在妻子面前:夫人,借你人头一用,让鲁国国君封我为将

历来有些现实 2024-03-01 09:51:16

“大王,我把妻子给杀了。”

鲁元公十七年(前412年),一个叫吴起的小伙子来到鲁国。

他从背包中掏出一颗血淋淋的人头,呈现到鲁国国君鲁元公面前。

之后,他提出一个要求。

那么,吴起为何要杀妻?提出的要求又是什么?最后得到满足了没有?

当时齐宣公发兵攻打邻国鲁国 ,这下子鲁元公着急了。

鲁国太小,国力较弱,无法跟强大的齐国抗衡,而且鲁国没有军事人才,两国交战肯定会一败涂地。

鲁国上下,早已经失去抵抗意志。

富人带着珠宝和老婆,坐车跑路。

百姓收拾行囊,扶老携幼打算逃难。

谁都认为,鲁国这次在劫难逃,是四个兽医抬只羊--没治了。

面对这种局面,鲁元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这时候,有人推荐说:“大王,为什么不用卫国人吴起呢?他可是军事天才。”

“我也知道吴起有本事,会用兵。”鲁元公顾虑重重地说,“可是别忘了他妻子是齐国人,让他来为鲁国服务,人家会用心吗?”

别的大臣对此观点表示赞同:“是啊,大王担心得有道理,万一这小子临阵倒戈,鲁国岂不是死的更快?”

吴起听了毫不犹豫,回家跟妻子客气了一句,手起刀落就把妻子杀了。

不仅如此,还把头颅割下来,拿到了鲁元公面前。

他的要求很简单,那就是受到对方重用。

吴起夫妇平日里相互恩爱,生活美满,他深爱自己的妻子,但相较而言,他更渴望能够早日功成名就,顾不得那么多了。

正像刘玄德所说,妻子就是衣服,破了还可以拿钱买。

而扬名立万的机会千载难逢,过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

这段故事,见于司马迁老先生的《史记》,对故事的真实性,有人提出质疑。

不管怎么说,这说明吴起是个狠人,古人云“慈不掌兵”,心慈手软的人只适合在家抱孩子。

在战国时期,形势错综复杂,吴起不这样做,行事不果断,则难以取得鲁元公的信任。

这同时也说明,吴起军事才华过人。

吴起杀妻之后,被任命为鲁国军队主帅。

在他的指挥下,吴起指挥鲁国军队硬是打败了强大的齐军,完成了使命。

这时候的吴起心潮澎湃,激动得夜不能寐。

自己的理想终于实现,我小吴终于功成名就,妻子的血没有白流。

可是他高兴太早了,力挽狂澜的他并没有受到重用,反而坐上冷板凳。

这是因为,鲁国是孔夫子的故乡,太讲礼教。

遇到危难的时候,他们也就什么都不说了,但是危机一旦消除之后,就不然了。

鲁国朝中的大臣纷纷向新上任的鲁穆公上书,表示我们鲁国这样的礼仪之邦,不许吴起这样的小人存在。

斩杀乡邻,这行为属于不仁;杀妻求将,这行为属于不义;母丧不归,这行为属于不孝。

(吴起在家乡的时候曾经因为乡亲们说他的坏话,拿刀将他们杀掉;在外求学的时候,为了不耽误学业,母亲去世都没有回去。)

像吴起这样的不仁不义不孝之徒,我们鲁国怎么能用,岂不是要被天下人耻笑?

再说了,孔夫子在天有灵的话,他老人家也无法安息。

鲁穆公一听觉得有理,便过河拆桥,不再重用吴起。

吴起只好做出痛苦的决定,离开鲁国。

在如血的斜阳下,吴起迈着孤独的脚步,离开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到了国境线,他回过头来,挥一挥衣袖,轻轻地走了,没有带走一片云彩。

所有人都认为,吴起声名狼藉,再也不会有人用他。

可后来事情的发展让他们大跌眼镜,吴起又在魏国走红,成为魏文侯的座上客。

魏文侯是个野心勃勃的君主,做梦也想让魏国崛起。

既然要崛起,就要有军事人才。

想来想去,他想到了曾经带领鲁军打败齐军的吴起。

这时候,又有大臣出来阻止说:“大王,吴起这货不能用啊,他劣迹斑斑,品质太差。”

魏文侯说:“我们现在是选大将,又不是选道德模范,哪有那么多的讲究?”

他说得不错,如果论人品,吴起确实是个丧心病狂的榜样。

但是若说用兵打仗,人家确又是个军事奇才。

其实当时魏文侯心下纠结过,他曾经征求过李悝的意见。

李悝是吴起的同学,他们都在曾申门下学习过,当时是魏国的相国,他的话很有分量。

于是,魏文侯找来李悝,问:“先生您觉得吴起这个小伙子能不能用?”

李悝答道:“吴起人品确实不咋的,但是,如果说带兵打仗,就是田穰苴(齐国军事家)也不过如此。”

这一句话,让魏文侯坚定了用吴起的决心。

魏文侯任命吴起为将,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吴起初掌将印,秦国就来挑战了。

秦国军队彪悍善战,被称为虎狼之师,别的国家都不敢惹。

吴起可不信邪,他率军长驱直入,进行自卫反击。直打得秦国满地找牙,并且占领了其大片领土。

连战连胜,打得秦国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

秦国不甘心失败,连续发动战争,希望收复失地,找回面子。

可是打了三年,秦国都没有能挽回面子,反而损兵折将,将河西领土全部失去。

魏文侯大喜,对吴起说:“河西的土地是将军指挥下获得的,我打算置西河郡,让你出任西河郡守,如何?”

吴起他谦虚地说:“那都是大王的英明领导,我只是执行您的指令而已。”

昔日怀才不遇的小青年,终于成为风光一时的人物,吴起无限感慨。

然而,功成名就的吴起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未躺在功劳簿上陶醉。

他知道,秦国人是战斗民族,对领土的欲望永无止境。

如今失去领土,跟割他们的肉一样疼。

既然如此,他们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恶战无法避免,随时都会爆发。

吴起居安思危,决定继续努力,建立起一支快速反应部队。

于是,战国时一支邻国闻之胆寒的特种部队——魏武卒诞生了。

这支部队能征善战,士兵个个体魄强健,单兵素质超强。

无论是哪国军队,遇到他们之后,只有挨打的份,没有招架的功夫。

有了这样一支军队,再也没有人敢轻视魏国。

魏国不仅能够抵御外敌,还有了开疆扩土的实力。

在吴起的指挥下,这支特种部队打败了中山国,将其领土纳入魏国版图。

紧接着,这支劲旅又战胜了不可一世的韩赵联军。

这期间,秦国军队也没有闲着,他们一次次向魏国军队发起进攻,企图一雪前耻,收复失地。

但现实很残酷,他们一次次碰壁,碰得头破血流。

魏武卒,是一支无法战胜的军队,成为胜利的代名词。

打造这支战无不胜的军队,吴起呕心沥血,废寝忘食。

吴起吃住在军营,跟士兵同甘共苦,不分白天黑夜训练。

他绞尽脑汁,制定出士卒选拔标准:

必须能穿三层盔甲,拉动十二石的弩,背五十支箭矢,还要能荷戈带剑。

同时,身上还要带能吃三天的口粮。

在这样的状态下,半天能行军一百里者。

这样的标准,即使是美国海豹突击队和三角洲部队战士,也望尘莫及。

选拔标准如此苛刻,部队的战斗力自然无与伦比。

战士有这样的体魄和单兵素质,只是说明他们具备了哒胜仗的能力。究竟能不能打胜仗,还要看他们愿不愿意,有没有那样的动力。

吴起自然想到这一点,他做出很有吸引力的规定。

凡是这支部队的成员,政府不但免除其全家的徭赋和田宅租税,还奖励田宅。

如果能在军队中建有军功,还要按功行赏,赏赐他更高的爵位。

有了很强的战斗力,还要有严明的军纪。

这对吴起来说,都不是问题。

因为他身先士卒,跟普通士兵同吃同住同训练。

睡觉的时候他坚持不铺席,行军的时候他跟大家一样步行,还自己背干粮。

有一次,吴起听说一士兵脚底生疮,他当即到了军营。

在众目睽睽之下,吴起做出了惊人举动。

他坐在地上,双手捧起了士兵的脚,对着他的伤口用力吮吸起来。

随着时间推移,里面的脓血被吴起吸了个一干二净。

此情此景,让周围的士兵无不感动得热泪盈眶。

当然,很多人说吴起是在做秀,作为一个将军没有必要那样做,有的是办法。

但是你不能否认,吴起通过此举收买了人心,战士的斗志被激发出来。

据史料记载,魏武卒曾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回,取得了全胜六十四回,小胜一十二回的辉煌战绩,未尝一败。

在公元前389年的阴晋之战中,五万魏军硬刚五十万秦军,占据了黄河以西七百里之地。

此战之后,秦国国力大损,而魏国一跃成为战国初期强大的诸侯国。

《武经七书》中的《尉缭子·制谈第三》中赞:“有提七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吴起也!”

可惜,这样一位杰出的军事天才,下场却非常凄惨。

魏武侯即位后,吴起受到排斥,出走楚国,受到楚悼王重用,为了报答楚悼王的知遇之恩,吴起在楚国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楚军战斗力很快提高。

但是改革也触及到了楚国贵族的利益,他们对吴起恨之入骨,

楚悼王去世后,吴起惨遭杀害。

一代名将,就这样死于非命。

参考史料: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吴子兵法》

0 阅读:37
历来有些现实

历来有些现实

假装懂点历史,假装不懂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