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有些不起眼的公司,一直在闷声发大财。
比如说中远海控(601919.SH)。
2024年,中远海控营业收入2339亿元,同比增长33.29%;净利润491亿元,同比增长105.78%。
4月7日,中远海控发布了一季度业绩预增公告。根据公告显示,公司净利润116.9亿元,同比增长73.04%左右,继续保持高增长。
注意,以上数字还不足以反映中远海控的盈利能力。
2020年至2024年,中远海控经营现金流净额分别为450.31亿元、1710亿元、1967.99亿元、225.84亿元和693.13亿元;如果看自由现金流的话,2024年,中远海控自由现金流超过了430亿元,妥妥的现金奶牛企业。
一句话,彻底赚麻了!
关于业绩大涨的原因,公司在公告中特别提到:
“全球集装箱货量较上年同期仍保持一定的增长,一季度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综合指数均值也同比实现了提升。”
通俗一点说就是,集装箱的运价和运量均上涨。
中远海控的业务非常简单,核心业务是集装箱航运,占比超过了95%,另外再加一些码头业务。
因此,判断中远海控盈利能力的好坏,首先看集装箱运输价格,其次看运输量。
中远海控主要经营的是远洋集装箱业务,成本主要包括三块,即“运输成本”、“航程成本”和“船舶成本”。总体来说,成本是相对固定的,如果运价上涨,那么毛利率提升的幅度会更大。
这也是为什么,2021年和2022年,中远海控毛利率大幅提高近30个百分点的原因所在。
可能有人要说了,中远海控业绩大好的原因是,近些年集装箱航运价格维持在高位,一旦周期反转的话,盈利能力将迅速恶化。
如何看待这种说法?
我们认为,周期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切莫忽视了企业层面的努力。
2018年以来,中远海控做了几项工作。一方面,与客户签订“长协”以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尽可能的减少运价的波幅;另一方面,不断推动船舶大型化,大幅提升运力的同时,加大租赁的比例,加码区域化集中布局,以及“港口-航运一体化”等等办法,实现不断降本。
可能有人担心,中远海控闷声发大财,会不会吸引新进入者入局导致竞争恶化?
首先,集装箱业务属于是重资产行业,像中远海控每年的资本开支都是一两百亿,这很大程度上抵御了潜在的入侵者;其次,集运行业属于是寡头竞争行业,行业集中度高,并不是想进入就能够进入。
这么说吧,各巨头之间主要比拼的是单箱运输成本。
以2024年为例,中远海控的单箱运输成本在800美元/标准箱左右,跟行业平均水平低15%-20%左右,并且比马士基、达飞、赫伯罗特等巨头比也要低。
事实上,无论是毛利率还是净利润率,亦或者资产负债率,中远海控都要比其他巨头公司更加出色。
当然,不是说没有风险。
比如说,“红海局势”缓和,集运价格大跌;比如说,各巨头都在不断造船,可能导致运力出现过剩;再比如说,“对等关税”影响、全球经济衰退等等。
不过我们认为,尽管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也要看到一些积极因素。
从公司层面来说,目前中远海控账面货币资金达到了1850亿元,占总资产的比重接近40%,短期借款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且公司资产负债率连续6年下滑,比行业巨头低10个百分点以上。
从宏观层面来说,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进出口国的地位不会改变,跟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不断发展,具备足够的抗风险能力。
从历史上看,经过重组后的中远海控,尽管盈利能力有所波动,但净利润被不断抬高。2018年,净利润骤降53.79%,净利润为12.3亿元,但到了2023年,同样是大幅下滑,但净利润达到了238.6亿元,是上一轮谷底的十倍还要多。
别忘了,如今的中远海控,市盈率仅4倍左右,股息率高达12%,可谓是含金量满满。
adamn
回望2018年中美贸易战,新希望连涨了2年,继续重仓压进
氧气泡泡
股价涨不涨长,都无所畏,只要每年能分红两次,股息率在5%以上,那就很好了。
程锦
不要告诉别人啊!百分之十二的年股息是真的香!
太极非鱼
什么涨不涨的,本人入市六年,血亏50%,不知何时才能回本,[哭哭][哭哭][哭哭]
纤手破新橙
现在贸易战关税战 集装箱海运空间很大?
陈进库
关税大战你发这利好?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