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出血,是一种极为凶险的脑血管疾病,犹如一颗隐藏在身体里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威胁生命健康。它指的是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简单来说,就是大脑内部的血管突然破裂,血液涌入周围脑组织,导致一系列严重后果。
一、脑出血的成因
1、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使得脑动脉壁受到过高压力,导致血管壁逐渐变薄、硬化,弹性降低,就像老化的水管,变得脆弱易破。当血压突然升高时,这些薄弱的血管就容易破裂出血,这是脑出血最常见的原因。
2、脑血管畸形:常见于年轻人,在脑血管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增生或扩张,形成异常的血管网络。这些血管管壁先天薄弱,难以承受正常的血流压力,容易破裂引发脑出血。
3、动脉瘤:脑动脉瘤是脑血管壁上的异常突起,随着年龄增长,动脉瘤逐渐增大,壁越来越薄,如同吹得过大的气球,随时有破裂的危险。一旦破裂,血液会迅速涌入蛛网膜下腔,引发严重的蛛网膜下腔出血。
4、其他因素:脑血管淀粉样变性,多见于老年人,脑血管壁中淀粉样物质沉积,致使血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而容易破裂;某些血液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会导致凝血功能障碍或血管脆性增加;长期吸烟、酗酒,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加速血管老化,增加血管脆性,同时酗酒还会引发高血脂、高血压等疾病,刺激脑血管,使其痉挛或扩张,从而增加脑出血风险 。此外,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等也可能成为脑出血的诱发因素。
二、脑出血的症状
1、突发剧烈头痛:患者会突然感到一种与平常完全不同的剧烈头痛,程度远超一般头痛,让人难以忍受。
2、 恶心呕吐:由于颅内压力升高,刺激了呕吐中枢,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 。
3、意识障碍:随着出血量的增加,大脑功能受到严重影响,患者可能会出现意识模糊、嗜睡,甚至陷入昏迷状态 。
4、语言和运动障碍:如果出血发生在大脑的语言中枢或运动中枢相关区域,患者可能会言语不清,表达困难,或者一侧肢体感到乏力、麻木,严重时甚至瘫痪 。
5、视觉障碍和眼球异常:患者可能出现看东西重影、视野缺损或视力下降等问题 。当颅内压明显升高时,眼球可能受压外突,若发生脑疝,还会出现瞳孔散大或对光反射消失等异常表现。
6、其他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眩晕、平衡失调、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

三、脑出血的诊断与治疗
1、诊断方法
(1)、头颅CT:是诊断脑出血的首选方法,能快速、准确地确定是否出血,并清晰显示出血的部位和出血量 ,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关键依据。
(2)、头颅增强CT:在注射造影剂后进行检查,可针对性地查看颅内血管情况,帮助诊断是否存在脑动脉瘤破裂、脑血管畸形等脑血管疾病 。
(3)、头颅MRI:对于脑干或小脑出血的诊断更具优势,还能分辨病程4 - 5周后CT难以辨认的脑出血 ,并根据血肿信号的动态变化判断出血时间。不过,由于检查时间长,需要患者配合,急诊时通常首选头颅CT 。
(4)、脑血管造影(DSA):是诊断颅内血管病变的金标准 ,对于怀疑颅内血管畸形、动脉瘤等疾病的患者,能提供最准确的诊断信息。
2、治疗方式
(1)、内科治疗:主要是控制血压在平稳水平,防止血压突然波动升高 ;根据脑出血情况,决定是否进行降颅压治疗;密切监测患者的神志、血压、心跳、呼吸、氧饱和度等基本生命体征 ,必要时将患者送入重症监护室进行严密监护和治疗。同时,积极治疗脑出血患者可能出现的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 。
(2)、外科治疗:根据患者的出血部位、出血量等因素,决定是否采取手术治疗以及选择何种手术方式 。常见的手术方式有神经内镜下小骨窗脑出血清除术、大骨瓣开颅脑出血清除术以及去骨瓣减压术等 ,目的是及时清除血肿,缓解脑疝,挽救患者生命,尽可能降低血肿压迫对神经功能造成的损伤 。

四、脑出血的预防措施
1、稳定血压:定期监测血压,严格按照医嘱按时按量服用降压药物,不可自行停药或随意调整剂量 。若血压控制不理想,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2、保持乐观情绪:学会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避免情绪大起大落 。可通过深呼吸、瑜伽、冥想等方式放松身心,缓解压力,降低脑出血的风险。
3、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适度参加体育活动 ,如每周进行15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像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同时结合力量训练 。合理安排工作,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4、合理饮食: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盐、高糖食物的摄取。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搭配适量的瘦肉、鱼、蛋等,少吃动物脑、内脏等。
5、防治便秘: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晨起可进行腹部按摩,促进肠道蠕动 。若有便秘问题,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通便药物,如口服麻仁丸、蜂蜜,外用开塞露、甘油等 。
6、注意气候变化:寒冷天气要注意保暖,适当进行活动锻炼,促进血液循环 ,如散步、做广播体操等,以适应气温变化。
7、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全面身体检查,包括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的检测 ,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以便早期发现高血压、脑血管疾病等脑出血风险因素 ,并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

脑出血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但只要我们充分了解它的成因、症状、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积极做好预防工作,就能有效降低发病风险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关注身体变化,定期体检,是预防脑出血的关键。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