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相关机构官宣:2019年农产品价格将蓄势待发

小梗百科 2019-01-17 15:06:31

就在16日,农村农业单位对2018年整个粮食行情做了一个总结与发布,相关人表示,近年来玉米临储库存消化速度逐步提升,但是从去年数据来看整个玉米库存量还是再高点位置,整个市场需求端的库存量多,成为了最近新玉米价格处于低位的原因之一,也压制了新玉米市场地位,目前正在解决这种局面的尴尬,让大家过个好年。预计在年后将会持续上升的态势。

同时表示,在2019年的最新数据来看,在去年农产品市场供应量还是很庞大的,规律变化稳中有升,按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豆油,以及猪肉方面来讲可以按照如下总结:

稻谷、小麦:临储收购制度的效果显著增加,让稻谷和小麦的市场价格稳定下来起了关键作用,其次,2018年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格的下调,说明政策干预效果起到了重要效果,陆续对市场起到提升的积极作用。

大豆、豆油、豆粕市场:全年比较稳定,在美豆进口关税拉升以及进量缩减后,上级及时应对,做出积极方案,转向了对巴西进行进口的策略,灵活的解决了国内进口需求,并且对饲料配方和蛋白粕的拓展方式优化市场,减少不必要的需求,让大豆市场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态势。

猪肉畜牧产业:今年比较特殊和突然,总体价格保持相对低迷,把病害影响控制在最低影响层面,价格处于前跌后升的稳定局面,通过年前的调整,让各需求端都有安全有效的生产。

玉米市场:在2018年度,玉米去库存力度的空前强化是大家没有想到的,市场价格在11月份突飞猛进提振了市场信心,由于下游的需求爆发以及产量缩减的因素下,扩大了玉米市场的需求空间,临储玉米下放的同时,对价格方面也未造成特别的影响,说明下游端的消化速度以及需求是可观的。去库存消化整体节奏加快,临储拍卖累计成交1亿吨的量,在11月份和新玉米一起拉升全国各地市场,山东和河北等地均价超过1元/斤成为现实。不过最近的行情冷却下来,也是市场自行调整的过程,毕竟11月份到现在的时间,玉米市场还未消化巨大收购量,很多库存积压,导致加工厂到年底前采购意愿不强。基层手里有粮卖不出去,这一现象在年后会得到改善。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