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过千古名篇《唐多令》,最后三句冠古绝今,写出了中年人的悲哀

执笔读春秋 2023-12-29 19:59:56

南宋大词人刘过是辛弃疾“豪放词派”的重要成员,辛弃疾曾赞其思想与文笔,犹如“胸中九渊蛟龙蟠,笔底六月冰雹寒”,让七十岁见多识广的自己刮目相看。

辛弃疾又说刘过是“李广不行楚汉间,封侯万户宜其难”,把他比作西汉时期名将“飞将军”李广。龙川先生陈亮曾为之作《赠刘改之》,俨然已经把他比成了唐朝的诗仙李白:

刘郎饮酒如渴虹,一饮涧壑俱成空;胸中磊块浇不下,时吐劲气嘘青红。

刘郎吟诗如饮酒,淋漓醉墨龙蛇走;笑鞭列缺起丰隆,变化风雷一挥手。

……

黄金挥尽唯空囊,男儿虎变哪儿量!会须斫取契丹首,金印牙旗归故乡。

作为辛派的重要词人,刘过一生写了大量表达恢复之志的豪放诗词。不过刘过有时也会写一些比较伤感的词,比如《唐多令·芦叶满汀洲》就是这样一首词。

《唐多令》是南宋中期编的一首新曲子词,据说第一个填写唐多令的人是辛弃疾。但是他写的那一首不太出名,真正让这个词牌发扬光大的就是刘过这首《唐多令》。

一、《唐多令·芦叶满汀洲》赏析

《唐多令·芦叶满汀洲》——南宋·刘过

安远楼小集,侑觞歌板之姬黄其姓者,乞词于龙洲道人,为赋此《唐多令》。同柳阜之、刘去非、石民瞻、周嘉仲、陈孟参、孟容。时八月五日也。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曾到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序文中介绍,这一天刘过与友人相约到安远楼去聚会。宴会上有一个姓黄的歌姬,请刘过给自己填一首新词,于是刘过就以《唐多令》为词牌,填写了这首《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在这里,刘过本来是和好友同游欣赏美景,但是他却没有去描写安远楼前的自然风光,反倒用江中小岛上长芦叶的“满”和浅流中的寒沙,来烘托出一片凄凉的景色。

词人因何如此伤感呢?不要着急,他在下文中就有交代。原来刘过和友人们并不是第一次来到这座楼了。二十年前的秋天,刘过和某位好友也来过一次。

现在马上又要到秋天了,此时刘过是看到了楼中的景色,就想起了那位故人;再由此想到了物是人非,生命短暂,所以心生感伤。

“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三句,暗指刘过一生漂泊如风中摆柳,他经常在一个地方住几个月,又到另一个地方去游历。

在这里是指“二十年弹指一挥间”,仿佛他上一刻才刚刚乘船抵达武昌城,拴船的绳子都没有系牢,下一刻已经到了二十年之后的秋天了。

在下阕的开头,刘过望向黄鹤矶,喃喃自语地说着,不知道我那位朋友,有没有来过这个地方呢。

黄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带有修仙、飞升的意象,友人早就已经驾鹤西去了,刘过仍然在盼望他有时间能乘坐着黄鹤,在江岸边上驻留。

接着刘过说,如果他们有机会再见面,他想告诉这位友人,如今旧时的江湖,又平添了一份新愁。这里的“新愁”,是指当时即将开始的“开禧北伐”。

南宋宰相韩侂胄好大喜功,虽然他力主“北伐”,与刘过等主战派意见相一致,但是他急躁冒进,坚持在事情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出兵。

韩侂胄的这一冒进举动,为原本就乌云密布的南宋政坛,更添了几分战争失败的阴云。刘过预感到政局将会逐渐失控,原本打算买桂花酒和友人同乐的心情,自然也没有了。

而此时的刘过,已经五十多岁了。功名无望,仕途无期,外加上有志难伸。一想到这些,他就再也不可能像少年时代那样,满怀着冲动的激情。

二、壮志难酬

刘过活着的时候,在南宋文坛的名气就已经很大了。陆游、辛弃疾、陈亮,还有岳飞的儿子岳轲,都是他的好朋友。

在刘过去世之后,中国的诗坛、词坛的文人至少为他举行过三次大型的“诗祭”活动,可见其在词坛地位之高。

不过刘过一生都未当官,活着的时候生活极端贫困,仕路完全不通,死的时候买棺材的钱也没有。于是他临终前委托一个朋友帮自己办后事,结果这个朋友没过多久也病逝了。

直到七年之后,才由当地一个县主簿出钱给刘过修了坟。又过了几年,地方上有泼皮看中了那块坟地的风水,就想占据那块地。

幸好刘过身后有一些“粉丝”和好友帮忙,扯了很久的皮才保住了他的坟。那么,刘过生前有多“穷”呢?据说穷得家徒四壁,全家上下连一石米都搜不出来。

按理说,这么一位大词人,就算当不成官,光凭写词拿点“润笔”,也不至于这样穷啊,可是他为什么把自己弄到这步田地了呢?

原来,刘过的偶像是唐朝的李白,他活着的时候,他的朋友觉得他和诗仙一样豪爽,他自己也和李白一样,爱喝酒,爱乱花钱。

刘过出生的时候,正是南宋乱世。那个时候国家动荡,人民生活困苦,所以他很小就立下志向要抗金北伐。

少年时代的刘过,一边读书一边练剑,同时修习兵法。他和龙川先生陈亮一样,经常跑到宋金边境上去巡视,琢磨着怎么打过对岸,收复失地,并一直努力想通过科举跻身朝堂。

但是因为刘过性格比较豪放,写文章言辞激烈,南宋的考官很不欣赏,所以他考了四次都没有中举。于是他开始四处流浪,同时努力与诗坛、词坛的人物结交,希望得到举荐。

元代野史《江湖纪闻》中说刘过曾经在辛弃疾手下当过差,后来因为母亲患了重病,无奈只能辞职。于是辛弃疾专门买了一条船,在船上装了十万缗钱,作为他还乡的资金。

辛弃疾的本意是让他拿着这些钱回家,买几块田好好地生活。没想到刘过拿到这些钱后回到家中,很快就花在喝酒上,用了个精光。

刘过不会写讨好考官的文章,当不了官,就赚不到钱。偶然得到了一点钱,又被他用来喝酒大手大脚地花光了。本来以他当时的名气和才情来说,即便帮别人写一些诗文也能赚小钱。

无奈刘过生性高傲,不肯向权贵低头。有时候生活中遇到了困难,只要开一下口,朋友也可以帮忙,但是他又不好意思开口。

假如以现代的眼光来衡量刘过的一生,他所有的理想都没有被实现。活了五十二岁,连基本的养家糊口问题都没有解决,可以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不过,由于刘过在精神上的富足以及文学上的才华,却让他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词人。

《唐多令》有多个别名,比如刘过当初填词时,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把“唐多令”的“唐”写成了“糖”,所以它又叫《糖多令》。因为词中有“二十年重过南楼”一句,所以又叫《南楼令》。

刘过的《唐多令·芦叶满汀洲》一经问世,在当时就走红了。宋代有二十多位词人,用这个词牌填了五十多首词作。

这些词的创作主题基本是登临怀古、与友人送别,配合南宋末年国家动荡,文人心中的压抑情绪,就成了南宋时代沉郁伤感类曲子词的代表作。

结语

初读刘过的这首《唐多令·芦叶满汀洲》,让人觉得有点像同时代陈与义的《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词有云: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同样都是写登楼,同样都是“二十年后”故地重游。不一样的是,陈与义怀念的是一群人已逝的英豪,这些人或者是他的朋友,或者是陌生人,而刘过怀念的是一位特定的朋友。

陈与义词中写的是一场动荡之后对“劫后余生”的感慨,而刘过词中没有这种大起大落的惊心动魄感,主要是在感叹物是而人非,讲述一个人由少年时代到中年时代的心境变化。

从情感表达上来说,陈与义的词写得显露一些,刘过的词则写得相对隐晦。所以在意象的运用上,刘过的词更加“高级”。

尤其是“柳下系船犹未稳”和最末的“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二句,把人生的漂泊不定,以及个人面对时间流逝表现出来的无奈、伤感 ,展现得淋漓尽致。

青壮年时代以前的刘过,任侠放荡,即使去参加朝廷的科考,也是“未为暮年计”。当初辛弃弃夸他“笔底六月冰雹寒”,事实上也暴露出他为文上的一个问题。

那就是刘过的言辞太过犀利,不给人留面子。比如他曾经写过一首七律《登多景楼》。在这首诗中,他就嘲讽当时的朝廷用本该拿来运送军用物资的船,去运送讨好金人的贡品。

试想一下,刘过去参加科举考试,主考官是皇帝派来的。人家叫他写文章,结果他写出来的全是骂朝廷的文章,哪个敢录用他呢?

所以刘过少年时“未为暮年计”,他少年时期根本没有为自己的晚年做打算。然而,一个人的天性在少年时代就已经定下来了,他后来一生都是这个脾气。

尽管到了晚年,由于持续不断地挫折打击,刘过再也不可能像青年时代一样表现得豪情万丈了,但是他忧国忧民,矢志北伐的爱国主义理想,始终都没有动摇。

写到这里,忽然就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到底有什么办法,才能让人一辈子都保持“赤子之心”,永远都像少年时代那样踌躇满志,意气风发呢?

9 阅读:1519
评论列表
  • 2023-12-30 08:03

    唐多令 六一》 东坡荒草旧, 南路未铺张。 已又三年旧时光。 六一午时入食堂, 人嘈嘈, 喂肚囊。 月季花残去, 夏麦覆垄黄。 十九年前欲断肠。 再过几日又端阳, 思母时, 伴粽香。

  • 2023-12-30 12:19

    所以要想混的开,你尽管可以在心底,无下限鄙视老板,但是得给他留点面子[呲牙笑]

  • 2023-12-30 12:32

    唐多令(林黛玉)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球。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拾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执笔读春秋

简介: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